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诗词。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 文学体裁:词
- 作者:辛弃疾
作品正文
水调歌头
元日投宿博山寺①,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②,贵贱贤愚等耳③,造物也儿童④。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⑤,行答飒⑥,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濛鸿⑦。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⑧,拄杖倚墙东。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坐堆豗⑤,行答飒⑥,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濛鸿⑦。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⑧,拄杖倚墙东。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作品注释
①博山寺:《广丰县誌》:“博山寺在广丰县西南,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嘉靖《永丰县誌》卷四《人物》:“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
②臭腐神奇:《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
③贵贱句:白居易《浩歌行》:“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苏轼《任师中輓词》:“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
④造物句:《新唐书·杜审言传》:“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⑤堆豗:豗音灰。欧阳修《清明前一日韩子华以靖节斜川诗见招游李园既归遂苦风雨三日不能出穷坐一室家人辈倒残壶得酒数杯泥深道无人行去市又远索于筐筥得枯鱼乾虾数种强饮疾醉昏然便寐既觉索然因书所见奉呈圣俞》:“三日不出门,堆豗类寒鸦。”
⑥答飒:《南史·郑鲜之传》:“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
⑦有时二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濛鸿:即鸿蒙。《庄子·在宥》:“适遭鸿蒙”司马彪注:“自然元气也。”
⑧一百八盘:黄庭坚《竹枝词》:“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任渊注:“一百八盘及四十八渡,皆自峡州往黔中路名。”陆游《入蜀记》:“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临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按此处乃泛指,以喻世路及人生活历程之艰险,非实有所指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採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