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花地杨梅
穗花地杨梅,多年生草本,高7—32厘米;根状茎粗壮,鬚根褐色。茎直立,丛生,圆柱形,直径0.8—1.2毫米,具纵沟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穗花地杨梅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目:罂粟目Papaverales
- 亚目:灯心草亚目
- 科:灯心草科Juncaceae
- 属:地杨梅属
- 亚属:地杨梅亚属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7-32厘米;根状茎粗壮,鬚根褐色。
茎直立,丛生,圆柱形,直径0.8-1.2毫米,具纵沟纹。
叶基生和茎生;基生叶数片;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扁平,长3-9厘米,宽1-3(-4)毫米,顶端增厚成胼胀状,边缘有时具丝状长毛;茎生叶1-2枚,较短;叶鞘闭合成筒状包茎,鞘口部簇生丝状长毛。
花序由多花密集成穗状花序,有时间断,或分裂成2-3个穗状花序,花序呈长圆形至卵形,常下垂;叶状总苞片线形,短或长于花序;花梗短,有苞片;每朵花下有2枚膜质小苞片,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上部撕裂状;花被片披针形,长2.7-3.2毫米,宽0.9-1.1毫米,外轮者稍长于内轮,顶端具刚毛状尖头,边缘膜质,红褐色或栗色;雄蕊6枚;花葯长圆形,黄色,与花丝等长或稍短;子房卵形;花柱稍短于子房;柱头3分叉,长约1.8毫米。
蒴果三棱状卵形至宽椭圆形,长2.2-3毫米,栗褐色至黑褐色。
种子椭圆形,长约1.2毫米,红褐色或褐黄色;种阜黄白色,长约0.2毫米,基部具丝状附属物。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于海拔2 400-3 4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林下、河堤旁沟边、村旁湿草地。
分布範围
产自新疆、四川、云南等省区。
印度、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欧洲、北美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与台湾地杨梅 L. taiwaniana Satake 相近,但本种花被片顶端具刚毛状尖头,外轮花被片长于内轮;花序常下垂;种阜基部具丝状附属物,可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