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花捲瓣兰
穗花捲瓣兰,假鳞茎聚生,长卵状圆锥形,叶狭长圆形,革质,花葶从假鳞茎基部侧旁长出,长约12厘米,纤细; 总状花序伸长,疏生约10朵花;花序柄具2 4枚鞘状苞片,花黄绿色带淡红色斑点,花瓣卵形,长 2——4毫米,宽1.5––2毫米,边缘密生睫毛,花期7—9月,产台湾(台中、南投、嘉义、台东、屏东、花莲等地)。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 山地林中树干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穗花捲瓣兰
- 学名:Bulbophyllum insulsoides Seidenf.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目:微子目 Microspermae
- 科:兰科 Orchidaceae
- 亚科:兰亚科 Subfam. Orchidoideae
- 族:树兰族 Trib. Epidendreae
- 亚族:石豆兰亚族 Subtrib. Bulbophyllinae
- 属:石豆兰属 Bulbophyllum
- 组:单叶卷瓣兰组 Sect. Cirrhopetalum
- 种:穗花捲瓣兰
- 分布区域:中国台湾
形态特徵
茎
假鳞茎聚生,长卵状圆锥形,长2.5-3厘米,粗8-15毫米,绿色转变为黑褐色,具1枚叶。
叶
叶狭长圆形,革质,长10-17厘米,宽1.3-3厘米,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先端近锐尖,基部收狭为柄。
花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侧旁长出,长约12厘米,纤细;总状花序伸长,疏生约10朵花;花序柄具2-4枚鞘状苞片;花苞片披针形,比花梗连同子房长,长6-9毫米;花黄绿色带淡红色斑点;中萼片卵状披针形,凹,长6-8毫米,宽2.5毫米,先端渐尖而向下弯曲,边缘密生睫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长7-11,宽2-3毫米,向先端收狭为长尾状,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
花瓣卵形,长2-4毫米,宽1.5-2毫米,边缘密生睫毛;唇瓣舌状,以1个活动关节连线于蕊柱足末端,长约2.5毫米,宽1.5毫米,上面具3条脊突,其中央1条黄色,侧生的黄白色;蕊柱白色,长约2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蕊柱足,蕊柱齿纤细。
花期
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
分布範围
产台湾(台中、南投、嘉义、台东、屏东、花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