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光夏
雷光夏,1968年8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中国台湾女歌手、音乐製作人、电台DJ,毕业于台湾交大传播科技研究所硕士班。
1995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我是雷光夏》,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99年,凭藉专辑《脸颊贴紧月球》获得“第10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2003年,推出第四张个人音乐专辑《时间的密语》。2006年,推出第五张个人音乐专辑《黑暗之光》。2007年,获得“第七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最佳国语女歌手奖。2010年,凭藉歌曲《第36个故事》获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2011年,凭藉《她的改变》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流行类颁奖礼”演奏类最佳专辑製作人奖。2012年,雷光夏与她的乐队“BIT Sound”参加“《觉》音乐+艺术节”。2015年,推出第七张个人音乐专辑《不想忘记的声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雷光夏
- 外文名:Summer Lei
- 别名:雷姐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星座:狮子座
- 血型:B型
- 出生地:台湾省
- 出生日期:1968年8月15日
- 职业:爱乐电台DJ、音乐製作人、歌手
- 毕业院校:台湾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硕士)
- 代表作品:脸颊贴紧月球、2003 逝、时间的密语
- 主要成就:2007年“第七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最佳国语女歌手奖
演艺经历
1988年,凭藉《作家身影》记录片配乐作品获得台湾金钟奖。
1995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我是雷光夏》,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1996年,为侯孝贤指导的电影《南国再见南国》创作主题曲《小镇的海》、《老夏天》,併入围“第7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1998年,为侯孝贤指导的电影《海上花》创作同名主题曲,併入围“第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1999年,推出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脸颊贴紧月球》,收录了包括《海上花》、《老夏天》等在内的11首歌曲;同年,凭藉专辑《脸颊贴紧月球》获得“第10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最佳编曲、最佳MTV、最佳专辑四项提名,并获得最佳作词人奖。
2000年,夏光雷担任台北爱乐电台的DJ,期间主持了《粉红色森林》、《声音纺织机》等节目。
2001年,担任几米音乐专辑《地下铁的二十个音乐场景》的旁白。
2003年,推出第三张个人音乐专辑《2003 逝》;同年12月,推出第四张个人音乐专辑《时间的密语》,收录了包括《你静静听》、《脸颊贴紧月球》等在内的11首歌曲。
2004年,担任诚品戏剧节《电诗小王子》的编导。
2006年,与飞人集社偶剧团在南海艺廊参与演出;同年12月,推出第五张个人音乐专辑《黑暗之光》,收录了包括《我的80年代》、《别人的天使》等在内的10首歌曲。
2007年6月30日,获得“第七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同年9月9日,在澳门举行了“Summer Lei Summer Live! 仲夏灵光-雷光夏澳门音乐会”;同年11月,其专辑《黑暗之光》在中国发行。
2008年4月25日,与微光乐团在北京参加“看不见的城市”主题演出。
2010年5月,推出第六张个人音乐专辑《她的改变》,收录了包括《第36个故事》、《她的改变》等在内的6首歌曲及8首纯音乐;同年11月20日,凭藉歌曲《第36个故事》获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
2011年6月18日,凭藉《她的改变》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流行类颁奖礼”演奏类最佳专辑製作人奖;同年,为董洁微电影《Self之赴》中的歌曲《Self之返》作曲;同年11月,受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立邦(Nippon Paint)“为爱上色,爱&旅程音乐会”。
2012年3月,雷光夏与她的乐队“BIT Sound”参加“《觉》音乐+艺术节”;同年,雷光夏暂时辞掉了台北爱乐电台DJ的工作。
2013年7月7日,雷光夏主持的台北爱乐电台节目《声音纺织机》重新开播。
2015年,推出第七张个人音乐专辑《不想忘记的声音》,收录了包括《那些时代的风景》、《远方的鼓声》等在内的12首歌曲。
个人生活
雷光夏的父亲是台湾作家、画家雷骧。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 音乐专辑共7张
- 不想忘记的声音国语 歌曲12首发布于 2015-08-21音乐线上收听
- 她的改变国语 歌曲13首发布于 2010-05-14
- 黑暗之光国语 歌曲10首发布于 2006-12-01音乐线上收听
- 2003逝国语 歌曲10首发布于 2003-12-02音乐线上收听
- 时间的密语国语 歌曲11首发布于 2003-12-02音乐线上收听
- 脸颊贴紧月球国语 歌曲11首发布于 1999-10-01音乐线上收听
- 我是雷光夏国语 歌曲13首发布于 1995-06-01
- 单曲共1首
- 小镇的海1996
以上音频资源来自千千音乐
主持节目
年份 | 栏目 | 频道 |
---|---|---|
2000 | 粉红色森林 | 台北爱乐电台 |
2000 | 声音纺织机 | 台北爱乐电台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06-18 | 第22届 | “台湾金曲奖流行类颁奖礼”演奏类最佳专辑製作人奖 | 她的改变 | 获奖 |
2007-06-30 | 第七届 | “华语音乐传媒大赏”最佳国语女歌手奖 | ---- | 获奖 |
1999 | 第10届 | “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 ---- | 获奖 |
1998 | 第9届 | “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 ---- | 提名 |
1997 | 第7届 | “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 ----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8-07-14 | 第20届 | 台北电影节最佳配乐奖 | 范保德 | 获奖 |
2016-01-21 | 第五届 | 阿比鹿音乐奖年度唱片 | 《不想忘记的声音》 | 获奖 |
2010-11-20 | 第47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电影歌曲 | 第36个故事 | 获奖 |
人物评价
雷光夏的作品以文艺、文学气息见长(新浪评)。雷光夏的声音低沉而富磁性,令人感觉温润回甘。她因为爱电影的关係,令其音乐创作往往带着高质感的氛围,展示一种在知性间透露着反叛的音乐风格,在古典乐风与实验形态间徐徐疾游。雷光夏的嗓音柔和舒服且富有磁性,她没有陈绮贞的小资、没有陈珊妮的冷艳,但她更多的情感是关于温暖和内敛的。相对于陈绮贞的小女人的小情绪,雷光夏的音乐里更多了一种文学气息和平静抚慰的大气的东西。雷光夏被定位为实验民谣唱作人,由于低调生活,被称为非职业歌手及隐形歌手。正是这种低调,反而让雷光夏有一种神秘的文艺气氛(网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