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凉水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

凉水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

凉水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

凉水镇为一地名,在我国四川省和吉林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凉水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 面积:75.57平方公里
  • 人口:7626人(2009年)
  • 火车站:广元站
  • 车牌代码:川H

基本概况

凉水镇位于青川县南部,青竹江流域腹心地带,东接茶坝乡、楼子乡,西连茅坝乡、苏河乡,南邻七佛乡,北靠大院回族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113米,最低海拔480米。幅员面积75.57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居委会,68个农业合作社,2042户,7626人,其中农业户1864户6965人,人口密度101人/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11669亩,其中水田709亩,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682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有林地34375.5亩,其中人工商品林15909亩,杂灌用材林8116.5亩,木耳经济林4230亩,薪炭残次林6120亩;有荒山、荒坡、荒滩29489.1亩;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阔叶林和人工造针叶林分布较广。
年均降雨量850毫米,年均气温13.5℃,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均日照1337.6小时。辖区内水泥矿、沙金等储量大,品位高。粮食作物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及小杂粮。林产品以木耳、香菇、天麻、乾果为主。凉水酒厂生产纯玉米酒,闻名青川。剑青公路穿腹而过,县道转凉公路贯穿全境。交通方便,市场繁荣,是凉水片区及相邻乡镇的物资集散中心和视窗。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

建制沿革

1950年12月建凉水乡;
1958年10月改为凉水公社,同年由昭化县划归青川县管辖;
1980年10月成立凉水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1月恢复为凉水乡;
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建立凉水镇至今。

基础设施

(一)人畜饮水
场镇建供水站1个,水池蓄积量为20吨,场镇用水得到了保障;农村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80%以上人口吃上了清洁自来水。
(二)农电
架设10KV线路34.5桿公里,设定变压器3台,500KVA,95%的农户照上优质电,人均用电量200千瓦时。
(三)电视、通信
开通程控电话258门,镇周边几个村1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建立了移动基站和联通基站,改造了场镇有线电视网路设备,由原来的5套节目增加到10套节目,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资源分布

(一)人力资源
现有高中以上学历915人,其中专科76人,本科12人,在校学生1284人。全镇现有劳动力3800人,劳务输出年均1200余人次,劳务收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15%。
(二)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水泥矿、石灰石、沙金等,其中水泥矿储量达64亿吨,黄金0.5吨左右,是青川一座黄金宝库。
(三)物资资源
1.林业资源丰富:有人工商品林15909亩,树龄在15—20年之间,已进入採伐期;有各类乾果35万株,挂果树10万株,年产乾果80余吨;有茶园1000亩,年产茶叶100多担,退耕还林2800亩,还茶750亩,还草500亩;封山育林12000亩;有亟待开发的荒山荒坡20000余亩。
2.农业资源:畜牧业中生猪存栏5000头,出栏25000头,出售商品猪2200头;长毛兔存栏20000余只,年产毛量10吨;土鸡出栏年3.5万只;种草养畜面达40%。现有桑树65万株,投产桑20万株,年均养蚕300张。大力推广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油菜良种良法,粮食单产1990年的150公斤增加到230公斤,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改造,土地综合利用率达87%,小杂粮以荞、豌、爬小豆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率占6.8%。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7554
4032
3522
家庭户户数
2056
家庭户总人口(总)
7541
家庭户男
4021
家庭户女
3520
0-14岁(总)
1803
0-14岁男
953
0-14岁女
850
15-64岁(总)
5275
15-64岁男
2832
15-64岁女
2443
65岁及以上(总)
476
65岁及以上男
247
65岁及以上女
22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376

社会经济

(一)经济现状
1.2001年农业总产值846.4万元,畜牧业产值345.6万元;人均纯收入1274元,比1990年增长318.5%。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6.3:13.9:29.8。
2.粮食总产量2925吨,人均粮食425公斤,比1990年增加125公斤。
3.财政总收入51.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25万元。
4.农村购买力持续增长,彩电入户率达30%,洗衣机入户率20%,机车入户率1.5%,各型机动车50余辆,农业加工机械入户率85%,。
(二)社会状况
1.教育:单设初级中学一所,教学班10个,教职工38人,在校学生565人,入学率达100%。有镇中心国小一所,村小五所,教学班31个,教职工42人,在校学生76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2.卫生:镇中心卫生院一所,共有职工11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医士5人;村卫生站7个,乡村医生12人。
3.精神文明建设:已命市级文明单位2个,县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6个,文明户932户,双文明户562户。
4.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连续几年无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5.计画生育:镇计生服务站一所,设病床6个,主治医师1人,妇产科医士2人;全镇计画生育100%,节育率90%,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下,“三结合”成效显着。

发展展望

(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长抓茶林、中抓蚕桑、短攻禽兔,农民增收,科技致富”思路和目标来统揽全局,逐步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趋于合理。
(二)建设高起点的文明新村,全面改变农村面貌,向小康迈进,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100—150元的速度递增。
(三)财政收入每年以5—10万元速度增加,逐步达到自给有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