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型性格学说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气质体液说(认为人体内部具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它们相互混合的程度决定气质,因此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开朗)、黄胆汁质(性急)、黑胆汁质(抑郁)、粘液质(迟钝)。在20世纪初期,体液说早就被现代医学所抛弃。血液有多种。也有很多稀有血型。
它和星座性格说有着相似的概念。不同的血型来表示某些差异性的性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血型性格学说
- 外文名:blood type personality theory
- 提出者:古川竹二
- 提出时间:1927年
- 类别:学说
什幺是血型
血型是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卡尔潆德斯泰纳 (Karl Landsteiner)于1902年发现的。他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后来,他和他的学生髮现了四种血型:A型、B型、O型和AB型。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后来还被滥用作为支持种族主义的理由。
“血型性格学说”的发展历史
后来,一位名叫古川竹二的日本人,在东京大学获得哲学学位,毕业后到东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现御茶之水女子大学)担任讲师。在此期间,他对1245名对象进行调查,于1927年在《心理学研究》杂誌上发表题为《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的系列论文。
随着日本的战败,这股血型狂热也渐渐平息。50和60年代是血型说相对安静的时期,当时的主要鼓吹者是日本现代心理研究会会长目黑宏次和目黑澄子夫妇,他们组织了一些人专门从事这项研究。
1971年,一位名叫能见正比古的记者写了《以血型了解缘分》的书,再次掀起了血型热潮(此书到现在已印刷200多次,发行几百万册)。能见正比古本人并非医学出身,他的书更像是奇闻异事,他所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他也因此受到了日本心理学界的抨击。
A型 | 优点 | 具有创造性、理智 |
缺点 | 过分认真 | |
B型 | 优点 | 积极,实干家 |
缺点 | 自私,不负责任 | |
O型 | 优点 | 善交际,乐观 |
缺点 | 自负,粗鲁 | |
AB型 | 优点 | 冷酷、克制的、理性的 |
缺点 | 举棋不定、批判性的 |
关于血型的科学研究
1964年12月,着名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等人在着名学术刊物《美国人类遗传学杂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发表题为《血液群体与性格性状》的论文。他们对568名义大利人或义大利裔美国人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进行测试,发现其中有一项(温顺-坚强)与ABO血型“显着”相关:B型要比A型和O型的温顺(这个结果与血型学所说的恰好相反)。[4] 时隔16年(1980年),斯万(D.A. Swan)等人在一本人类学杂誌《人类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相同的心理测验对美国密西西比州白人学校的547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在15项卡特尔指标中,也只发现有一项与血型有关,然而这却是另外一项(“放鬆-紧张”):O型比A或B型紧张,AB型最紧张。 1973年,另一份着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发表了一篇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写的小论文,根据他们对牛津周围乡村的534 人调查的结果,发现智商与ABO血型有关,A2型平均智商(111.16)略高于O型(109.75),后者高于A1(106.95)。1975年,另两名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去信指出,这是分层取样导致的假象,在进行了校正之后,并不存在显着差异。1983年,英国斯旺西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在《自然》发表论文,他们研究了英国输血中心登记的献血者血型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关係,得出结论说:A型有更多的几率(约15%)出现在第一、二等的社会等级(英国政府将社会职业分成五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1977年,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B型血的人跟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行为(emotional behaviour),AB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更加内向。1982,他回顾了过去的研究者在20多个国家所做的一些研究,发现焦虑和神经质的水平和那个国家B型血的人所占的比例比较一致,内向的水平则和那个国家AB型血的人所占的比例比较一致。
1990年,英国和爱尔兰的三名研究人员对爱尔兰的血库情况做了调查,未能发现ABO血型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他们认为,斯旺西大学的研究者之所以发现相关,可能是因为150 年来,到英国的移民(一般来说从事的是地位较低的工作)都来自A型频率较低的地区。可以说,那也是统计假象。由于爱尔兰人口的民族组成要比英国更均一,因此结果更可信。
2002 、2003、2005年,在着名的心理学期刊《人格与个性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发表的3篇论文,採用大五人格测试(NEO-PI),均未发现血型与性格相关。大五人格理论(Five Factor Model)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承认的人格理论,而且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研究结果归纳
A型
性格特徵 | 研究者 |
被动性(eg.保守、防御性、负面性) | (Furukawa, 1927) |
害羞,温顺,容易忧虑 | (Furukawa, 1930) |
理性化(tender-minded) | (Cattell et al., 1964) |
内向 | (D'Adamo & Whitney, 2001; Lester & Gatto, 1987) |
情感脆弱 | (Maurer-Groeli, 1974) |
焦虑,低自我知觉的整合 | (Cattell et al., 1980) |
外向(只适用于男性) | (de Mikusinski & Omar de Urteager, 1983) |
神经质 | (Gupta,1990; Marutham and Prakash, 1990) |
B型
性格特徵 | 研究者 |
主动(eg.进攻性,进取性,积极的) | (Furukawa, 1927) |
开朗,善交际的,坦率的,无忧无虑,细心,反应快 | (Furukawa, 1930) |
独立 | (D'Adamo & Whitney, 2001) |
内向 | (Lester & Gatto, 1987) |
焦虑,神经质 | (Maurer-Groeli, 1974) |
外向(只适用于男性) | (Eysenck, 1982) |
神经质 | (Angst & Maurer-Groeli, 1974; Jogawar, 1984; Marutham & Indira, 1990) |
O型
性格特徵 | 研究者 |
主动(eg.进攻性,进取性,积极的) | (Furukawa, 1927) |
乐观,善交际 | (Furukawa, 1930) |
非焦虑型(non-anxious) | (Cattell et al., 1980) |
外向 | (D'Adamo & Whitney, 2001) |
外向(男性),内向(女性) | (de Mikusinski & Omar de Urteager, 1983) |
AB型
性格特徵 | 研究者 |
被动性(eg.保守、防御性、负面性) | (Furukawa, 1927) |
矛盾的个性 | (Furukawa, 1930) |
内向 | (Angst & Maurer-Groeli, 1974;) |
外向 | (Lester & Gatto, 1987) |
进取,开放,外向 | (Maurer-Groeli, 1974) |
直觉的 | (D'Adamo & Whitney, 2001) |
自负 | (Cattell et al., 1980) |
比A型和O型跟不外向 | (Gupta,1990) |
综合结论
研究者 | |
A、B、O型与外向不相关 | (Marutham and Prakash, 1990) |
血型与神经质不相关 | (Cattell et al., 1964;Rinieris et al.,1980) |
血型与外向不相关 | (Cattell et al., 1964) |
以上研究中,用过的人格测试包括大五人格测试NEO-PI、卡特尔16PF、艾森克的E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High Schoo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HSPQ)、Maudsley Personality Inventory (MPI), and Type A Self-Rating Inventory (TARI)。
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 (Rogers & Glendon, 2003)、 加拿大 (Cramer &Imaike, 2002)、希腊 (Rinieris, Christodoulou, & Stefanis, 1980)、印度 (Gupta, 1990; Jogawar,1983; Marutham & Prakash, 1990)、义大利(Cattell, Boutourline, & Hundleby, 1964)、日本(Furukawa, 1930)、美国 (Lester &Gatto, 1987),中国台湾(Kunher Wua, Kristian Lindsted and Jerry Lee, 2005)。
血型学说在日本
就像西方人对星座的崇拜,在日本,从谈恋爱到找工作,日本人都把一切问题归因于同一因素——血型。
根据日本最大经销公司东贩集团统计,2008年末前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中,就有四本谈的是血型如何决定个性。出版这四本书的「文艺社」表示,四种血型各出一本书,每套都已卖出超过五百万本。大多数日本人根据血型择偶、交友。许多日本公司,包括国际性大公司,都根据血型招人、用人,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只有哪种血型的人才能应聘。
日本的动漫游戏,拳皇、最终幻想、合金装备,也会介绍动漫人物的血型。
即便日本总理麻生太郎也知道血型的重要性,在自己的官网公布他的血型是A型,而他的对手,在野党主席小泽一郎则是B型。而血型风潮也吹进任天堂DS游戏,并成为专为血型设计的女性饰品「幸运包」上的主要角色。某家电视台也将播出女生以血型找丈夫为主题的喜剧。
听起来最扯的是,婚友公司提供血型相配度测验,部分公司指派工作时也看员工的血型。有些幼稚园甚至按照血型来分班,日本女子垒球队也利用血型理论来为选手量身打造训练计画。
血型性格学说在韩国同样受欢迎。韩剧B型男友就是一个好例子。
一个名叫RealCrazyman的韩国人在自己的网站贴出了“血型漫画”作品,短短几日,就被网友Bunny翻译并放到了中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