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武当壬九门

武当壬九门

武当壬九门

武当壬九门创办于明朝成化年,是由“圣手仇”仇泽、全真龙门派道长龙门真人、武当山道长紫霄真人与少林寺罗汉堂高僧共同创立,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为武当二十九家门派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当壬九门武学包含壬九门三功、四技、五劲、六法、二十字义、八十四字和几十种拳械功等,在中国武术界可谓独树一帜,尤其在明、清时期,壬九门人才辈出,武术界一直流传着“壬九武功传明授清,府内高手出自壬九”等名言格句。武当壬九门文化已被各类媒体报导,其中,《中国武当》杂誌社曾出版《武当壬九门武功专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仇保平 
武当壬九门武学在中国武术界可谓独树一帜,尤其在明清时期,壬九门人才辈出,有古拳谱及诗为证,“壬九武功传明授清,府内高手出自壬九”。
壬九门武术由“二道一仇一高僧”共同创立,属于武当派武术。武当壬九门武术起源于河南开封,1954年壬九门武术第二十二代掌门人仇恆亮支援洛阳建设,把这一古老武术带到了洛阳。
壬九门武术始创于明朝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由其先祖仇泽与“二道一僧”共同创立。
相传,“二道一仇一高僧”四人为了把共同创立的武术传于后世,经数日推敲、商榷,遂将其定名为“壬九武功”。仇保平认为,之所以叫“壬九”,是因为“二道一僧”三位出家人都没有后人,遂以仇姓命名。“仇”字拆开,单人旁谐音为“壬”,“壬”字天干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两个“九”意指“九九重阳”,又谓“天九地九”,合为“壬九”。
武当壬九门武术吸取武当派内家精华,採纳少林派之外家真谛,其拳法、器械和功法刚柔并济,具有内外功兼修的特点。
武当壬九门武术在明、清、民国时期武术界独树一帜。古谱有言:“壬九武功传明授清,府内高手出自壬九。”壬九门武术至今已传承500余年,得以系统保留。新中国成立后,武当山的道人还曾来洛阳找仇恆亮习武,由此可见壬九门武术对道教文化和道家武学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武当壬九门武术已成为养生、攻防兼备的一种练功方法。记者在採访仇保平时,他现场演示了榔梅剑和八门鞭两种器械的招式。其中,榔梅剑的招式舒展、大方,动作飘逸,具有攻防兼备的特点。经典招式有“太公钓鱼”“金鸡点头”等。
壬九门武学是养生攻防二者兼备的一种练功方法。它来自武当,扎根于道教文化土壤,从道中来,到道中去,顺从自然,体现道教文化哲学理论思想,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是道教传承的武学健身养生攻防的健身法。
武当壬九门武学在明、清、民国武术界独树一帜。有古谱为证:“壬九武功传明授清,府内高手出自壬九”之说。壬九门武学自明中时期到今已传承500多年,它完整系统正宗的保留下来,在建国后武当山的道人,还要来洛阳找壬九门传人仇恆亮学练武功,它对道教文化和道家武学都具有重要文化理论和研究价值。
武当壬九门武术拳法名录
1、 武当拳
9、 朱雀拳
17、逍遥掌
25、道门太极拳
33、沾衣十八法
41、七十二卸骨法
2、 四祖拳
10、玄武拳
18、阴阳翻
26、龙虎斗法拳
34、分筋错骨手
42、七星连环法
3、 三丰拳
11、青龙拳
19、榔梅拳
27、九宫神行拳
35、绝命招魂手
43、二十四手功力拳
4、 天罡拳
12、白虎拳
20、龙行拳
28、擒龙缚虎拳
36、金刚霸王肘
44、八手鬼见愁
5、 地煞拳
13、玉虚拳
21、母子拳
29、开山风耳拳
37、阎罗通天膝
45、打穴十八法
6、 太虚拳
14、太和拳
22、镇山拳
30、黑虎扑羊掌
38、穿心追魂脚
46、八式拳
7、 太乙拳
15、清虚拳
23、闭血掌
31、九宫八门拳
39、勾魂夺命掌
47、二十八法
8、 遇真拳
16、九宫拳
24、霹雷掌
32、九宫八门五行拳
40、三十六手大擒拿
48、肘膝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