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蜂毒
胡蜂毒为胡蜂科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雌蜂尾端有长而粗的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射入皮肤内,但螫针并不留在皮内。 胡蜂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呈硷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低剂量的胡蜂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强大而良好的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蜂毒
- 产地:胡蜂科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毒液
- 作用:抗炎镇痛
- 成分:透明质酸酶磷脂酶丝氨酸蛋白酶
组成成分
1、透明质酸酶
为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透明质酸为组织基质中具有限制水分及其它细胞外物质扩散作用的成分),用于人体时能暂时降低细胞间质的粘性,从而提高组织中液体渗透能力。同时,透明质酸酶也是蜂毒的一个主要过敏原,属糖蛋白,有促使蜂毒在局部组织间渗透和扩散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2、磷脂酶A2(PAL2)
是蜂毒的主要过敏原。它是一种水解天然磷脂的催化酶,具有很强的溶血活性。
3、丝氨酸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胺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字的由来)。在哺乳类动物里面,丝氨酸蛋白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消化,凝血和补体系统方面。它们可以通过水解凝血因子发挥抗凝血作用。
4、蜂毒明肽
由18个胺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5、肥大细胞脱粒肽(MCDP)
由22个胺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能使肥大细胞脱粒释放组胺,其抗炎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强100倍。对中枢神经也有活性。
6、镇静肽
由25个胺基酸残基组成呈强硷性,具有镇静作用。
7、舒缓激肽(降压因子)
由9个胺基酸残基组成,能引起血管扩张并改变血管渗透性,起到降压作用。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物质,它可以缩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
8、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胺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硷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
9、组织氨
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内,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黏膜组织内。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胃酸分泌等,也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会造成人体想睡觉等效果。
10、五一羟色胺
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作为人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与人体很多生理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在脑内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的调节,如睡眠、摄食、体温、精神情感性疾病的调节。来的一些研究又表明,其在脑中含量的变化,可以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11、蜂毒过敏原抗原5
蜂毒含有大量的多肽和酶类,所以具有抗炎、抑菌、止痛、抗辐射的功能,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但与此同时,蜂毒内含有过敏原酶类、胺类物质,这些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容易出现过敏、红肿、疼痛甚至引起休克等过敏反应,从而限制了蜂毒疗法的推广。蜂毒过敏原抗原5(allergenantigen5,Ag5)是胡蜂蜂毒的主要过敏原之一,在蜂毒的过敏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的套用价值.
12、凝血酶抑制剂
凝血酶是一种由凝血酶前体(血浆中的必要成分)形成的蛋白质水解酶,能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而凝血酶抑制剂可以作用于凝血酶从而阻断或延缓血液凝块的形成。
中毒表现
雌蜂尾端有长而粗的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射入皮肤内,但螫针并不留在皮内。被胡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应急措施
马蜂将毒刺刺入人的皮肤后,受损部位会肿胀得很厉害。给马蜂蛰咬的当时,应该用酸性高锰酸钾水涂抹。试用洋葱涂抹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如果没有呼吸困难、头晕、胸闷、手足麻木等全身性症状,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或者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也可以到医院使用肌注或者静脉注射的方法用药。大量喝水以及补液是促进机体排除毒素的方法之一。
紧急处理原则:
1.当被马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一定要取出来。
2.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3.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民、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4.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药用价值
胡蜂毒被称为 “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好的天然药物”。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胡蜂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强大而良好的作用。药理学作用表现为具有极好的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同时临床医学证明胡蜂毒有抑制肿瘤细胞和抗辐射的作用。
胡蜂毒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老寒腿及其运动损伤等疾病有着一定的疗效。
治疗原理
1、抗炎镇痛
胡蜂毒及其组分具强大的抗炎镇痛作用,尤其对慢性疼痛更为有效。胡蜂毒中的MCD多肽抗关节炎的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100倍;蜂毒肽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是吲哚美辛的70倍,镇痛强度为吗啡的40%,是安替比林的68倍,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亦较长。溶血毒多肽能抑制白细胞的移行,从而有效抑制了局部炎症反应。
2、免疫调节
胡蜂毒具有很好的免疫抑制作用,实验表明蜂毒及其组分蜂毒肽、蜂毒明肽和MCD肽通过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加分泌皮质激素,使血液中激素水平提高, 因此胡蜂毒有类激素样的作用但无激素的不良反应。
3、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
胡蜂毒有降低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预防血栓形成和活血化淤功能。有关研究证明:蜂毒还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在微循环紊乱之后,蜂毒有效成分使得微血管灌流通畅,团块状的血栓边缘鬆散,变为泥沙样至颗线流、线流。蜂毒有效成分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善微循环障碍和溶栓的作用。
4、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蜂毒多肽能修复损伤神经,终止神经水肿和纤维脱髓鞘作用促进纤维内冲动传导,对骨关节病所致神经损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对骨关节腔膜区、鞘膜区、滑膜区滞留的“骨桥蛋白”有特殊降解作用,抑制骨质增生。同时通过改善病患部位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使得患处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养分供养,达到组织修复的作用,从而极大改善关节病患,恢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