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广西鹅掌柴

广西鹅掌柴

广西鹅掌柴

灌木,高2米,有时攀援状;小枝干时有纵皱纹,无毛;节间短,长1-1.5厘米。叶有小叶5-7;叶柄长4-8厘米,幼时密生短柔毛,很快变无毛;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状长圆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反卷,中脉仅下面隆起,侧脉5-6对,和稠密的网脉在两面甚明显而隆起;小叶柄纤细,长0.5-2.5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被毛和叶柄一样。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广西鹅掌柴
  • 拉丁学名: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 ex Li
  • 别称:广西鸭脚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川续断目
  • :五加科Araliaceae
  • :鹅掌柴属 Schefflera

形态特徵

灌木,高2米,有时攀援状;小枝干时有纵皱纹,无毛;节间短,长1-1.5厘米。叶有小叶5-7;叶柄长4-8厘米,幼时密生短柔毛,很快变无毛;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状长圆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反卷,中脉仅下面隆起,侧脉5-6对,和稠密的网脉在两面甚明显而隆起;小叶柄纤细,长0.5-2.5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被毛和叶柄一样。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2厘米;分枝很少,多少呈伞房状,幼时被绒毛,老时变稀至无毛;伞形花序直径约1厘米,总状排列在长约7厘米的分枝上;总花梗长1-1.5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均疏生星状绒毛;萼长1毫米,被毛或无毛,边缘近全缘;花瓣5,长约2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3.5毫米;子房5室;无花柱,柱头5;花盘稍隆起。果实卵形,有5稜,黄红色,无毛,连隆起的花盘长6-7毫米,直径5毫米;花盘五角形,长为果实的1/3。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或石山上。

分布範围

产广西(武鸣)、广东(广州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西扶绥。

主要价值

【药 名】:广西鹅掌柴
【拼 音】:GUANGXIERZHANGCHA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的根、茎叶。
【功 效】:温经止痛,活血消肿。
【主 治】:用于风湿痛、经前腹痛、神经痛等。用于水肿,骨折等可有活血消肿之功。
【性味归经】:甘,温。肝、肾、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别 名】:广西鸭脚木(《广西植物名录》)、七叶莲(广西)、七加风(广西三江侗语)、计进占(广西防城京语)、苗留堆(广西环门毛难语)、勾虽(广西都瑶语)、肥达汗、费丁必、棵肥档、七多(广西壮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武鸣),广东(广州栽培)。
【拉丁名】: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ensis Merr ex Li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药用价值】本种广西民间称为七叶莲,供药用,治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头痛等症。

物种对比

本种习性和云南鹅掌柴Schefflera yunnanensis Li相似,但本种果实卵球形,较大,可以区别。

相关的种

鹅掌藤 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
福建鹅掌柴 Schefflera fukienensis Merr.
球序鹅掌柴 Schefflera glomerulata Li
扁盘鹅掌柴 Schefflera khasiana (C. B. Clarke) Vig.
细序鹅掌柴 Schefflera tenuis Li
密脉鹅掌柴 Schefflera venulosa (Wight et Arn.) Harms
云南鹅掌柴 Schefflera yunnanensis Li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