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昆古尼亚热
奇昆古尼亚病毒(chikungunya virus),即基孔肯雅病毒,可以引起基孔肯雅热。它近来变得猖獗,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疾病暴发,感染了将近100万人,而这场疾病发作仍然在继续。这一病毒会导致发热和关节痛,但是通常并不致命。它已经感染了留尼旺万人口中的1/3,自从2005年12月以来,它感染了印度南部的18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奇昆古尼亚热
- 外文名:chikungunya virus
- 感染:100万人
- 导致:发热和关节痛
研究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誌上的这项研究是由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Sylvain Brisse领导的。他们用来自留尼旺舌尔的6位患者的病毒样本,测出了奇昆古尼亚病毒的全部遗传序列。
他们还从来自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马约特岛、留尼旺塞席尔的另外127名患者的样本中测出了一个称作E1的奇昆古尼亚病毒基因。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奇昆古尼亚热的爆发始于一种与东非的奇昆古尼亚病毒亲缘较近的毒株,它随后演化成了几个不同的变种。
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毒株与引起早期疾病爆发的几种毒株在遗传上是不同的,这些科学家说,这可以解释为什幺奇昆古尼亚病毒已经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
特别地,他们说E1(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上的两处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更容易在蚊子吸食了被感染者的血液之后,进入蚊子的细胞,并进行複製。
关于奇昆古尼亚病毒的最早记载是在1952年的坦尚尼亚,它的名字来自于一个斯瓦希里语的单词,意思是“弯曲”——意指奇昆古尼亚病毒感染者的关节肿胀,身体弯曲。
从那以后,亚非地区周期性地爆发奇昆古尼亚热。这种病毒通常不会致命,但是当前这场疾病爆发已经有死亡报导。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这种病毒的遗传突变也已经让它变得更加致命。
科学家现在正在进行实验,试图弄清楚哪些突变导致了奇昆古尼亚病毒感染人类以及致病能力明显增加。
传播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誌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奇昆古尼亚病毒已经发生了突变,使其更容易感染蚊子。而蚊子会把这种病毒传给人。
去年,奇昆古尼亚病毒开始感染生活在印度洋葛摩群岛上的居民,随后病毒扩散到了邻近的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马约特岛、留尼旺url]以及塞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