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始学读书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近日始学读书
- 作者:袁宏道
- 时期:明代
- 出处:《答王以明》
原文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⑤”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答王以明》作者袁宏道)
译文
近日才开始用心读书,专心的阅读了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等人的文集。每读一篇,都震惊的心跳,合不上嘴,竟以为自己还不识字。但是我性格耐不住寂寞,一卷书还没读完,就呼喊让人备马,催促年少的朋友们去出游,有时遇到好的山水,就整天游赏。
回来后就自己责备自己竟然如此顽劣愚钝,将来有什幺成就?于是就让一个丫环监督自己。我读书稍微感到睏倦的时候,将让她斥责我,有时扯我的耳朵、有时敲我的头、有时刮我的鼻子,直到叫醒我为止。丫环没有按我的命令做,就惩罚她。时间长了,渐渐习惯了苦读,古人精妙的思想,有时有一二处看明白了,就号叫跳跃,就像口渴的鹿奔向泉水!曹操曾说:“老了还依然好学,只有我和袁遗(字伯业)。”应当知道读书也是件难事。
注释
】①口呿(qù):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
②帙:卷。
③累马:牵马,备马。
④婢:使女,女僕。
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
袁宏道(1568~1610)少敏慧,善诗文,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讚叹说:“二百年来,
袁宏道

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着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万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勛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流传至今的作品集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捲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敝箧集二卷》,《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袁中郎文钞一卷》等等。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三袁像

中文名: | 袁宏道 |
国籍: | 中国(明代)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荆州公安县 |
出生日期: | 1568 |
逝世日期: | 1610 |
职业: | 文学家 |
主要成就: | “公安三袁”之一 |
代表作品: | 《山阴道》、《答李子髯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