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是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是中国政府对外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内容。

援助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开发中国家自力更生地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主要集中在: 基本建设工程;发展农业;花费少、见效快的工业项目;社会公共设施; 医疗卫生; 临时援助。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的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

①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相结合。

②政府援助与开展承包劳务合作相结合,帮助受援国家实施发展项目。

③由中国援建的成套项目,建成后将过去单纯的技术合作发展为管理合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对外援助
  • 外文名:CHINA AID
  • 类型:国际
  • 援助国家:朝鲜、蒙古、阿尔巴尼亚等

基本情况

为彰显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形象,进一步扩大对外援助效果,商务部曾于2007年3月14日发布了《中国政府援外建筑物标识徵集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徵集援外建筑物标识设计方案。
对外援助徽章图案对外援助徽章图案
经按相关程式评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政府援外建筑物标识中选方案最终确定。该方案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备案。今后,商务部将在中国政府援建的各类建筑物上及相关工作中使用这一标识。
援外建筑物标识作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标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外代表中国政府形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均不得擅自使用中国政府援外建筑物标识。
中国对外援助的宗旨是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对外援助是开发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遵循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文教卫生、民生服务等领域,儘量满足受援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援助方式主要包括成套项目建设、提供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援助资金主要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
截至2011年底,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200多个与当地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改善了受援国基础设施状况,增加了税收和就业,繁荣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受援国要求,中国还派遣技术人员赴当地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实施项目建成后的技术援助和单项技术援助。中国还向受援国提供了大批物资和少量现汇援助。
中国政府为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援外培训工作,近年来更加大了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已有14万多名官员及管理和技术人员来华参加了培训和研修。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环保等20多个领域。
 为减轻受援国负担,推动国际社会履行减免开发中国家债务的承诺,中国政府在提供对外援助的同时,还减免了重债穷国和最不已开发国家的对华到期政府债务。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已开发国家到期债务391笔。
中国还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及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参加了印度洋海啸、马达加斯加飓风、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非洲之角饑荒等重大国际救灾行动。近5年来,中国对外共提供近200次的人道主义救灾援助。
自1963年以来,中国先后向69个开发中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派出医务人员约21,000人次。目前共有60支医疗队约1300多名医务人员在57个开发中国家工作。
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对外派遣青年志愿者工作。迄今,已向泰国、衣索比亚、寮国、缅甸、辛巴威、塞席尔等19个开发中国家派遣了470多名援外青年志愿者,开展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深了双边友好关係,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範。
徽章图案徽章图案
对外援助标识(以下简称援外标识)图案和製作说明如下:
一、援外标识上方为中国结形象,下方是“中国援助”汉字和外文译文。
二、援外标识中国结和中、外文字的标準颜色为中国红,色值为:四色:C0,M100,Y100,K0;PANTONG1797C;图形为正方形结构,横竖比例为1:1。
三、援外标识中的中文字型是黑体,英文字型是FRANKLINGOTHICDEMI体,其他外文字型选用相似字型。
四、“中国援助”的常用外文译文如下:
(一)英文:CHINAAID
(二)法文:AIDEDELACHINE
(三)阿拉伯文:مساعدةالصين
(四)西班牙文:ASISTENCIADECHINA
(五)葡萄牙文:ASSISTÊNCIADACHINA
(六)俄文:ПОМОЩЬКИТАЯ
其他外文译文须经商务部审定。

白皮书


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对外援助政策 二、对外援助资金 三、对外援助方式 四、对外援助分布 五、对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国际合作 结束语

援助国家

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周恩来建议朝鲜先上既快又短的项目,并同意分4年贷款4.2亿卢布。 至于偿还期限,能还就还,不能还也可以延期,推迟10年甚至20年也未尝不可,等后代还也可以。 1962年,为满足朝方急需,中国将自己建成尚未使用的邯郸第三、第五纺织厂的设备全套拆往朝鲜。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箇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採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樑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乾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硷、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胶、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总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开发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