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瑟琳·毕格罗
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1951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演员、导演、编剧、製作人。
1978年,凯瑟琳·毕格罗首次执导了一部17分钟的短片《搏命者》。1983年,出演科幻喜剧片《火焰中诞生》。1990年,拍摄动作惊悚片《霹雳蓝天使》。1996年,自编自导科幻惊悚片《末世纪暴潮》。
2001年,执导惊悚片《魔鬼游戏》。2007年,拍摄商业片《归零》。2008年,凭藉剧情片《拆弹部队》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2011年,执导科幻剧《奇蹟之年》。2012年,凭藉历史惊悚片《刺杀宾·拉登》获得第6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奖最佳导演提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凯瑟琳·毕格罗
- 外文名:Kathryn Bigelow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出生日期:1951年11月27日
- 职业:演员、导演、编剧、製作人
-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
- 代表作品:拆弹部队、刺杀宾·拉登
- 主要成就: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前夫:詹姆斯·卡梅隆
早年经历
1951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凯瑟琳·毕格罗,从小就热爱绘画和骑马。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就有相当的绘画天赋,此前还曾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两年,后来她决定要成为一名电影製作人。
演艺经历
1978年,凯瑟琳·毕格罗首次执导了一部17分钟的短片《搏命者》,该片描写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战斗。
1982年,与蒙蒂·蒙特格美里联合执导长片处女作——剧情片《无情》。1983年,出演了科幻喜剧片《火焰中诞生》。1987年,拍摄吸血鬼色情片《血尸夜》。
1990年,拍摄了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惊悚片《霹雳蓝天使》,该片讲述一位停职并调查的女警官逐步被一位男杀手诱惑的离奇事件。
1996年,在编剧杰伊·考克斯的加盟下,凯瑟琳·毕格罗将剧本写完并独自完成了科幻惊悚片《末世纪暴潮》的拍摄。
2001年,执导惊悚片《魔鬼游戏》。2002年,拍摄历史惊悚片《K-19:寡妇製造者》,该片是根据一位原苏联潜艇指挥官如何制止一场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核爆炸事故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
2007年,拍摄由乌玛·瑟曼主演的商业片《归零》。
2008年,执导剧情片《拆弹部队》,该片根据编剧兼製片人马克·鲍尔在伊拉克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在凯瑟琳·毕格罗的坚持下剧组搬到了中东地区实景拍摄。由于这类战争题材较偏冷门,凯瑟琳·毕格罗只能从国外寻求投资资金,终于一家法国公司同意投资拍摄,后获得洛杉矶、波士顿、纽约三大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及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在内的6项大奖。
2011年,执导由埃迪·雷德梅恩、李·佩斯合作主演的科幻剧《奇蹟之年》。
2012年,执导由杰西卡·查斯坦、杰森·克拉克、凯尔·钱德勒联袂主演的历史惊悚片《刺杀宾·拉登》,获得第6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奖最佳导演提名,该片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个人生活
1989年8月17日,凯瑟琳·毕格罗与詹姆斯·卡梅隆结婚,并于1991年离婚。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1995美国电影院
- 1995马丁斯科塞斯美国电影之旅
- 1991Charlie Rose
- 1983火焰中诞生
导演电影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2年 | 《刺杀宾·拉登》 | 电影 |
2011年 | 《奇蹟之年》 | 电视剧 |
2008年 | 《拆弹部队》 | 电影 |
2007年 | 《归零》 | 电影 |
2002年 | 《K-19:寡妇製造者》 | 电影 |
2001年 | 《魔鬼游戏》 | 电影 |
1995年 | 《末世纪暴潮》 | 电影 |
1993年 | 《野棕榈》 | 电影 |
1991年 | 《惊爆点》 | 电影 |
1990年 | 《霹雳蓝天使》 | 电影 |
1987年 | 《血尸夜》 | 电影 |
1982年 | 《无情》 | 电影 |
1978年 | 《搏命者》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7年 | 《Undertow》 | 电影 |
1990年 | 《霹雳蓝天使》 | 电影 |
1987年 | 《血尸夜》 | 电影 |
製作影片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5年 | 《毒枭帝国》 | 电影 |
2012年 | 《猎杀宾拉登》 | 电影 |
2011年 | 《奇蹟之年》 | 电影 |
2008年 | 《拆弹部队》 | 电影 |
2002年 | 《K-19:寡妇製造者》 | 电影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刺杀宾·拉登 | 提名 |
2010 |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10 |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天主教文化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瑟吉奥·特拉萨蒂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拆弹部队 | 提名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人权电影网路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7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猎杀宾·拉登 | 提名 |
2010 | 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6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 | 猎杀宾·拉登 | 提名 |
2013 | 第6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 猎杀宾·拉登 | 提名 |
2010 | 第6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10 | 第6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0 | 第36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提名 |
1996 | 第22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 末世纪暴潮 | 获奖 |
1988 | 第15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 血尸夜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 | 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 拆弹部队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11届 |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11届 | 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33届 |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47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25届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1届 | 波士顿线上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13届 | 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2 | 第78届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刺杀宾·拉登 | 获奖 |
2010 | 第62届 | 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0届 | 纽约线上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75届 |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5届 | 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22届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5届 | 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9届 | 独立电影哥谭奖最佳影片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2届 | 美国线上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4届 | 金卫星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8届 | 东南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8届 |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43届 | 堪萨斯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8届 | 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 | 美国国家评论奖年度十佳影片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4届 | 俄克拉荷马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 | 美国电影协会(AFI)年度十佳影片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35届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44届 |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30届 |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2009 | 第13届 | 好莱坞电影奖年度导演奖 | 拆弹部队 | 获奖 |
人物评价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最擅长执导的却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动作电影,喜欢荷枪实弹的火爆场面和赤手空拳的格斗,而不是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新浪娱乐评)。
凯瑟琳·毕格罗身上的每一张标籤都那幺古怪:超过1.8米的身高和俊美的外表,足以让她成为一个好模特或者好演员,但她却选择了导演这条道路。她是个标準的长腿高个美女,其性格更显示出坚韧的一面。另一方面,她是个自我控制力极强的人,对人总是显得很平和亲切,更倾向于用第二人称来与人交谈,宁愿用“你”而不是“我”,然而不管怎样让观众依然能感受到在她心底潜藏着一股强烈的暗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