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近(唐代王铚诗作)
《春近》是唐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春近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 作者:王铚
诗歌正文
春近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讯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释:索莫:孤独沮丧 的样子。
背景
诗意
首联
“山雪银屏晓,溪梅 玉镜春”:天亮了,积雪 覆盖的山峦,起伏绵延, 像那银白色的屏风;清澄 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 溪边的寒梅,已经迎寒张开笑脸,对水弄姿,报告 着春天的讯息。此联写 “雪”和“溪”时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描绘了山峦绵延和溪水 清澈的情状,把读者视野 引向了苍凉的山野,仿佛 看到了诗人的身影
“晓”字不仅表现了银装素裹的山脉在晨曦 中发出的晶莹光芒,而且 写出了山色由暗转亮的过 程; 还是春天, 梅花的开放却让诗人错以 为春天已至,着一“春” 字突出了溪边怒放的寒梅 花满枝头的景象,给人生 机勃勃的感觉
颔联
“东风露讯息,万物 有精神”:儘管白雪皑皑, 但东风里依然透露出春之 将至的讯息,万物正在萌 动、抖擞精神以迎接春天 的到来。诗人以若有若无春之讯息,唤醒了寒冬里 世人盼春望春的情绪。看 似对春饱含憧憬,实则为 下文抒情作反衬,匠心独 运,意味隽永。
颈联
“索莫贫游世,龙钟 老迫身”:带着孤独沮丧 心情,贫穷落拓地徘徊在 在世上,更有龙钟老态人 之晚景就要降临。触景生 情,由物及人,感慨自身 遭遇,诗人深感郁闷沉重。 让人不禁联想其受邪恶势 力迫害之遭遇,凝思其感慨人生晚景将至的原因。
尾联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我想从险象环生的宦海中引退避世,可风高浪险,哪里能找到安全的渡口?此联抒发了作者想从宦海中引退避世,但找不到出路的矛盾苦闷之情。
赏析
诗歌前四句描写山色、 溪梅、东风等景物,表现 了春天将近时生机蓬勃的景色尾联“欲浮沧海去,风浪 阔无津”:我想从险象环 生的宦海中引退避世,可 风高浪险,哪里能找到安 全的渡口?此联抒发了作 者想从宦海中引退避世, 但找不到出路的矛盾苦闷 之情。 后四句抒 发了诗人贫穷落拓 (1, 豪 放,放蕩不羁。 2, 穷困 潦倒,寂寞冷落。)而又 老之将至的抑郁和想隐退 避世却找不着出路的苦 闷;诗歌以乐景 衬哀情,借自然景物的生 机勃勃充满希望反衬诗人 贫穷落拓与进退无着,突出了精神的极度抑郁。
作者简介
王铚,世称雪溪先生,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高宗建炎四年(1130),权枢密院编修官,纂集太宗以来兵制。 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迫害,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