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腹水
常见疾病有结核性腹膜炎。常见疾病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多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发生。
基本介绍
- 别称:渗出性腹水
- 常见病因:结核性腹膜炎
- 常见症状:低热、盗汗、纳差
- 传染性:否
结核性腹水
常见疾病有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表现
1.症状:低热、盗汗、纳差、消瘦、腹痛、腹泻等,少数可有高热。
2.体徵:腹壁柔韧感,少数有腹部肿块、压痛、反跳痛。
诊断
1.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病史或证据。
2.原因不明发热达2周以上,伴有上述临床表现。
3.腹水性质为渗出性。
4.腹水腺苷脱氨酶明显升高。
5.腹水结核桿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阳性。
6.结核菌素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
7.胸片和(或)胃肠钡餐检查可见结核病灶。
8.腹腔镜活检有确诊价值。
9.必要时剖腹探查以确诊。
治疗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
3.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醯胺三药联合,也可加用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四药联合治疗2个月,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至少7个月。
4.对耐药者,根据其用药史和药敏试验调整治疗方案。
5.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血症状者,在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可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6.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
二、细菌性感染
常见疾病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多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发生。
临床表现
1.有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
2.起病急者腹痛、腹水迅速增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起病慢者多有低热,腹胀或腹水持续不减。
3.体徵: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诊断
1.有上述临床表现。
2.腹水性质为渗出性。
3.腹水常规检验白细胞数增加,常大于3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腹水培养常有细菌生长。
治疗
1.加强支持治疗,早期、足量、联合套用抗生素。
2.一经诊断立即治疗,不能等腹水或血液细菌培养报告后再进行治疗。
3.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桿菌併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环丙氟哌酸等,选择2~3种联合套用。
4.根据治疗的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考虑调整抗生素。
5.开始几天剂量宜大,疗程不得小于2周。
6.还可配合放腹水、腹腔沖洗、腹腔注射抗生素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