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生不息: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生生不息: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是2010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志宏。
基本介绍
- 书名:生生不息: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 作者:孙志宏
- 页数: 243页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装: 24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1449394, 7561449399
条形码: 9787561449394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1.4 cm
商品重量: 281 g
作者简介
孙志宏,女,生于1971年10月,内蒙古赤峰人。
1994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林工系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职攻读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2009年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及文艺心理学。
内容简介
《生生不息: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内容简介:曾经,无数次企慕着这一天,无数次构想着这一天的到来一一那该是怎样的轻鬆、愉悦!然而,当这一天终于到来时,我所体验到的,竞几乎是与预想中截然相反的心情:没有如释重负,没有收穫的喜悦,而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失落感。
我回想着,曾经,看着一届一届毕业的博士生,从心里为他们高兴,羡慕他们在重重跋涉之后达到了一种境界。但是,偶尔也会奇怪:为什幺那些论文答辩顺利通过的人们,他们的神情中并没有应有的喜悦与激动,更多的却是疲惫与索然?每每只是有一点儿奇怪,并没有多想。今天,我终于理解了。
究竟是力不能及,还是期望太高?已无法判断。唯有感受是清晰的,那就是理想状态的不可企及。
但是,我必须在挫败与失落感后面寻找,因为它们并不是全部。当我拿着厚厚的文稿,也曾经为自己感动:十几万字,是自己一字字在键盘上敲打出的;每一个句子,是自己反覆用心思考过的。我不能判断,两年来的艰辛有什幺样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肯定,两年来自己诚实的努力。也曾经,无数次为一点小小的突破而欢欣鼓舞,为说清了自己的想法而欣喜若狂。但是,为什幺到了结束的时候,感觉像那背负了最后一根稻草的骆驼?这段时间,我禁不住反覆地想:究竟是什幺在左右着我的心情?此时,我突然想到,十七八个世纪以前诗人吟唱出的句子:“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目录
导论:意境——一个过程整体
一、一般的意境·作为複杂系统的意境
二、意境子系统的三种状态
第一章 意境原初状态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维·情感
一、中国传统思维
二、古代中国人的情感
三、情感表达·比兴
第二节 意境原初状态·兴
一、意境原初状态·特徵
二、虚静:心理準备状态
三、情兴象立:原初状态生成
第三节 意境原初状态:情·象
一、内视觉图景·象
二、象·生成机理
三、情感体验
第二章 意境静态
第一节 汉字·汉语·意象
一、汉字:形·声·意
二、汉字·意象思维
三、汉语·意象·诗性
第二节 言以筑象
一、筑“象”动机·确证感
二、心象·言象
三、比兴·筑象
第三节 文本·意境静态
一、诗歌语言·系统·文本
二、作品·形式·召唤结构
三、意境静态·类型
第三章 意境再生状态
第一节 意境再生状态·生成
一、诗人·文本·读者
二、意境再生状态·发生
第二节 意境再生状态·决定因素
一、文本·物理场
二、读者·心理场
第三节 再生状态·特徵
一、个性化·多样性
二、创造性
三、整体性·无限生成性
结束语意境之为意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