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灯花
纹瓣悬铃花一般指本词条
吊灯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Hook.f.的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具有消食行滞之功效。常用于食积。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吊灯花
- 别称:裂瓣朱槿、裂瓣槿、风铃佛桑花、五凤花、吐丝红、红花、南洋红花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锦葵目
- 科:锦葵科
- 属:木槿属
- 种:吊灯扶桑
- 分布区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採收时间:秋后或冬季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辛,性凉。
功效
消食行滞。
主治
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採集加工
秋后或冬季採挖,洗去泥沙,切片,晒乾。
形态特徵
吊灯扶桑,又名假西藏红花、灯笼花。常绿直立灌木,高达3m。小枝细瘦,常下垂,平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长约2mm,常早落;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宽楔形,边缘具齿缺,两面均无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细瘦,下垂,长8-14cm,平滑无毛或具纤毛,中部具节;小苞片5,极小,披针形,长1-2mm,被纤毛;花萼管状,长约1.5cm,疏被细毛,具5浅齿裂,常一边开裂;花瓣5,红色,长约5cm,深细裂作流苏状,向上反曲;雄蕊柱长而突出,下垂,长9-10cm,无毛;花柱枝5,无毛。蒴果长圆柱形,长约4cm,直径约1cm。花期全年。
生长环境
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东非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