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师範大学管理学院
淮北师範大学管理学院是因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学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需要而成立的新兴学院。学院现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学研究能力强、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淮北师範大学管理学院
- 简称:淮北师範大学
- 创办时间:1974年
- 所属地区:安徽省淮北市
- 主要院系:管理学院
- 主要奖项: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套用型优秀物流专业院校”。
师资力量
据学院资料显示,该院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93%。教师队伍中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学校优秀主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30余项;在国家和省级重点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着8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
办学条件
学院办学条件好,据学院资料显示,该院拥有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及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电子商务),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精品课程3门(管理学、会计学、电子商务)。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套用型优秀物流专业院校”。
对外交流
学院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学院与2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管理实践大讲堂”定期聘请知名学者、企业家来校讲学、交流。学院还结合各个专业特点,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活动,2012年有三位同学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大赛一等奖,另外有9位同学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另外有1位同学在安徽省首届“富垠黄金杯”大学生“黄金模拟交易竞赛”荣获了个人赛二等奖;同时,学院还为学生考研考证同学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管理和物流信息化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套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行销学、统计学、会计学、运筹学、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分析、採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物流成本管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劳动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知识面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政治经济学、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社会学、财政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保险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共政策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较好掌握自然科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融会贯通,具有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策划、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与维护管理、电子商务运作、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机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商务概论、基础会计、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行销学、金融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网路行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支付与网路银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程式设计基础、计算机通信与网路、资料库原理及套用、网路资料库技术、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商务英语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外语与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市场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素质、多层次的套用型管理人才。 课程设定:政治经济学、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概论、管理沟通与公共关係、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人才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VF程式设计、社会保障学、劳动关係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规、政策,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行政管理套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定:
管理学原理、领导学、政治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概论、劳动法、比较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区管理、公共政策、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写作、办公软体套用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师资队伍
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2人;行政工作人员4人。年龄上:30岁以下7人,占教职工总数26.9%,30~45岁15人,占教职工总数57.7%,45岁以上4人,占教职工总数15.4%;学历上:博士生8人,占教职工总数30.8%;硕士16人,占教职工总数61.5%;学士2人;占教职工总数7.7%。职称上: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占教师总数比例为30.8%;讲师11人,占教师总数比例为42.3%;助教5人,占教师总数比例为19.2%;其它2人,占教师总数比例为7.7%。
教授
王建刚 | 2013-6-30 |
谢阳群 | 2013-6-30 |
卓翔芝 | 2013-6-30 |
副教授
当前栏目:副教授 |
赵恆 2013-9-16 刘咏梅 2013-7-2 孙富安 2013-7-2 黄海平 2013-7-2 庄道元 2013-6-30 张文健 2013-6-30 赵卫东 2013-5-30 |
讲师
仇多利 | 2013-11-14 |
陈浩 | 2013-7-2 |
郭宝 | 2013-7-2 |
宫兵 | 2013-7-2 |
汪正宏 | 2013-7-2 |
凌莉 | 2013-7-2 |
郭艳艳 | 2013-7-2 |
科研项目
序 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批准经费 | 项目起止时间 |
1 | 差错文化、归因倾向和差错报告:作用机制和情景因素 | 谢阳群 | 国家自科 | 71273109 | 58万 | 2012-2016 |
2 | 基于信息工厂理论的供应链信息模型和信息共享效应研究 | 谢阳群 | 科技部 | 2010GXQ5D338 | 2万 | 2010 -2013 |
3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 | 黄海平 | 国家社科 | 13CGL090 | 18万 | 2013-2016 |
4 |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动态定量评估方法与套用 | 卓翔之 | 教育部 | 10YJC630427 | 7万 | 2010-2013 |
5 |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研究 | 庄道元 | 教育部 | 10YJC790419 | 3万 | 2010-2013 |
6 | 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 | 张文健 | 省社科 | AHSK11-12D277 | 1万 | 2012-2014 |
7 | 皖北地区农民工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 孙富安 | 科技厅 | 11020503013 | 7万 | 2011-2012 |
8 | 皖北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 张文健 | 科技厅 | 11020503083 | 4万 | 2011-2012 |
9 | 安徽自主创新路径及对策研究 | 卓翔之 | 科技厅 | 10030503021 | 4万 | 2010-2012 |
10 | 基于耦合关係的安徽物流空间网路最佳化与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研究 | 卓翔之 | 教育厅 | 2010sk236 | 0.3万 | 2010-2012 |
11 | 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模式研究 | 卓翔之 | 教育厅 | 2012jyxm254 | 2万 | 2012-2014 |
12 | 皖北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措施研究 | 郭宝 | 教育厅 | Sk2013A172 | 1万 | 2012-2014 |
13 | 基于物联网和三层架构的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 仇多利 | 教育厅 | 0.8万 | 2012-2014 | |
13 | 互动创新视角下的企业整合消费者创新研究 | 凌莉 | 教育厅 | Sk2013B440 | 0.3万 | 2012-2014 |
14 | 淮北市民众安全感及公安工作满意度调查 | 卓翔之 | 市公安局 | 4万*3 | 2011-2013 |
淮北师範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