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淮北

淮北

淮北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亳州,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河南商丘。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2016年总人口216.5万人。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3个市辖区和濉溪县1个县。市政府驻相山区。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口子窖名酒出产于此,口感“香气馥郁,窖香优雅”,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淮北是“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智慧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淮北市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增长4%,财政收入12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944元、12598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淮北
  • 外文名称:Huaibei
  • 别名:相城、中国碳谷
  •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安徽省
  • 下辖地区:3区1县 
  • 政府驻地: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民路208号
  • 电话区号:0561
  • 邮政区码:2350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北部、淮河北岸
  • 面积:2732平方公里
  • 人口:222.8万人(2017年)
  • 方言:中原官话-徐淮片-徐州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相山公园、南湖、龙脊山、临涣古镇、华家湖、双堆烈士陵园等
  • 机场:距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约90公里
  • 火车站:淮北站、淮北北站、青龙山站
  • 车牌代码:皖F
  • 市花:梅花、月季
  • 市树:银杏、国槐
  • 行政区划代码:340600
  • 历史名人:华元、蹇叔、桓谭、嵇康、刘开渠
  • 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2018年)
  • 高等院校:淮北师範大学
  • 书记:黄晓武 
  • 市长:戴启远 

历史沿革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现淮北市域属徐州。
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作为别都,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商沿夏制,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以纣王兄微子启代殷,立国号宋,相属宋。
公元前588年至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曾将国都由睢阳(今商丘)迁至相城。战国时期,齐、楚、魏灭宋,相归楚国。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在相城和临涣镇分设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元狩六年(前117年),在今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闸闸河西设梧县,属沛郡。地节元年(前69年),梧县改属彭城郡,后改属楚国。王莽篡汉后,尽易天下郡县名,改相县为吾符亭,沛郡改为吾符郡,梧县为吾治。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在相城。梧县先后改属楚国、彭城郡国。
三国时,相城属魏,相县和铚县先后属魏陪都谯郡(今亳州谯城区)西晋属谯国(今亳州谯城区),归豫州。梧县仍属彭城郡国。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相县先后归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梧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的彭城郡。太元八年(384年),梧县未再恢复。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
梁普通六年(525年)置临涣郡,治所在今临涣集。梁大通元年(527年)梁伐魏,攻克竹邑城。梁将陈庆元从铚县率兵数千人追击魏军至洛阳。北魏永安二年(529年)6月北魏军数千人夜袭临涣郡,城内梁军无备,死伤惨重,仓皇出逃。此地复为北魏所辖。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涣北县,治所分别在今魏集乡和宋庙乡境内。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临涣郡,新置临涣县;废涣北县,复置竹邑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竹邑县废,併入符离县。开皇九年(589年)符离县属彭城郡。大业元年(605年)春炀帝徵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夫百余万人,开掘通济渠。渠经今铁佛、百善、四铺3个区,过境长42.8公里,渠面宽40米,堤上广植柳树。是年废白掸县,併入临涣县。本地分属彭城郡萧县、符离县、蕲县和谯郡临涣县。
唐初,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符离县、蕲县和亳州之临涣县。武德四年(621年)析符离县置诸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诸阳县复入符离县。元和四年(809年)以徐州之符离县、蕲县、泗州之虹县置宿州。元和九年(814年)析亳州之临涣县属宿州。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相地渐趋衰落,成为边远闲塞之地相城孜。唐鹹通十年(869年)4月,庞勛率桂林戍卒起义军与唐军7万战于柳孜镇。义军败,转战临涣、亳州一带,庞勛战死。
五代时,隶属与唐代略同。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宿州升为防御。开宝元年(968年)为保静军节度,属淮南路。宋天圣十年(1032年)柳孜镇天王院修砖塔1座,高80尺,临涣县令、县尉、主簿,柳孜镇巡检、盐酒税等人主修。时柳孜镇有大小庙宇99座。熙宁五年(1072年),分属淮南东路。元丰五年(1082年)徐州分属京东西路。本地分属淮南东路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京东西路徐州之萧县。南宋时,长江淮河以北沦为金地,本地分属南京路宿州防御之符离、临涣、蕲县,山东西路徐州武宁军之萧县。宋绍兴十年(1140年)8月宋将杨存中引兵500骑夜袭柳孜镇,遭金兵伏击,大败,退至泗水一带。金人占据宿州。金天兴元年(1232年)元兵3000骑猛攻临涣城,县令张若愚率全城民众死守。后因城内粮尽和外无援兵城破,张若愚自杀。临涣城被元兵洗劫一空。
元初,本地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临涣、蕲县,併入宿州,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和宿州管辖。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本地分属临濠府宿州和临濠府徐州之萧县。洪武七年(1374年),临濠府改称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徐州直隶京师。本地分属凤阳府之宿州和直隶徐州之萧县。
清顺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布政使司,本地分属江南省直隶徐州之萧县和凤阳府之宿州。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分设左右布政使司,本地分属左布政使司凤阳府之宿州和直隶徐州之萧县。康熙六年(1667年)改设江苏省、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本地分属江苏省徐州府之萧县和安徽省凤阳府之宿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建制,本地分属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民国三年(1914年)置道,本地分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之宿县和江苏省徐海道之萧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本地复归安徽省之宿县和江苏省之萧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成立行政督察区,本地分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后改第四区)之宿县和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之萧县。
1949年6月,本地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的宿县和萧县。1950年7月,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属宿县专区管辖。1956年2月,宿县专区、滁县专区合併为蚌埠专区。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蚌埠专区的濉溪县和萧县部分地区组建濉溪市,市名借用濉溪县县名。市人民委员会与濉溪县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时将萧县杜集、高岳、朔里公社全部和永堌公社、闸河以西4个大队、吴庄公社闸河以西7个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1年1月13日,濉溪市正式成立,将濉溪县北端的方顶大队和渠沟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同年3月,安徽省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同年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区,辖相山、杜集、高岳3个公社。1963年12月16日,宿东办事处成立,辖宿县专区宿县东部部分区域,所辖区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4年4月27日,市郊区撤销。1965年,濉溪县的任圩公社和烈山公社之二郎庙、杨庄、洪庄、烈山、黄桥、吴山口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
1971年1月,恢复市郊区,同时成立相山区;同年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1976年,将萧县郭庄公社的官庄、任庄、任土楼、李洼、孙庄6个大队90个生产队划归淮北市管辖。1977年2月22日,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1980年3月29日,设立杜集区、烈山区。1984年3月27日,郊区撤销,将其所属相山、蔬菜、任圩3个乡划归相山区;烈山乡和新增设的青龙山镇划归烈山区;杜集乡和原矿务局代管的高岳、朔里、毛庄、窦庄、北山、牛眠、坡里、钱楼、孟庄9个乡划归杜集区。时濉溪县辖9个区、4个镇、65个乡,遂形成市辖三区一县的区划格局。1985年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2012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濉溪县四铺乡,设立四铺镇,面积、人口和隶属关係不变。四铺镇成为淮北市第18个建制镇,标誌着淮北市乡的历史结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淮北市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3个市辖区、1个县。共有18个镇、17个街道办事处。

辖区

行政区划详情
区划面积(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万人)邮政编码政府驻地
相山区
134.9
40.76
235000
相山西街道
杜集区
238
34.1
234047
高岳街道
烈山区
338
37
235025
杨庄街道
濉溪县
1987.5
111
235100
濉溪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24′~ 117°03′、北纬33°16′~34°10′。地处皖、苏、豫3省交界处,北接萧县,“飞地”段园镇与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接壤;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和河南省永城市。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08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濉溪县面积1987.5平方公里,市区行政区域面积753.5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相山区人民路208号。
淮北

地形地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老龙脊(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沖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徵,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濉、龙、岱、闸、沱、浍诸河贯穿而过,採煤塌陷而成的矿山湖点缀着市区。
淮北淮北

气候

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徵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着,夏雨集中。
相王雕像相王雕像
春季(3至5月)温暖,平均气温为14.7℃,平均降水量为160.7毫米,天气多变,多吹东南风或东风,有利于春播和越冬作物生长。
夏季(6至9月)炎热多雨,多吹东南风或东风,降水集中且强度大,日照充足。夏季平均气温为26.5℃,最高气温达41.1℃。降水量历年平均475.3毫米,超过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为喜温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秋季(9至11月)凉爽,降温快,日差大,多吹东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5.6℃,降水量为168.1毫米,有利于秋季作物成熟。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寒冷乾燥,雨雪皆少,偏北风。季平均气温为1.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3.7℃,最低气温达-21.3℃。季平均降水量为50.7毫米,占全年5.8%,有利于越冬作物安全过冬。

水文

地表水
降水形成坡面径流,汇集进入沟渠、河道或人工村塘、塌陷洼地,形成地表水。市境内偏旱年和乾旱年由于降水量减少,河道径流量大为减少,体现出境内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其资源枯丰完全依赖于降水补给的多寡。
濉河公园濉河公园
地下水
淮北市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由第四系潜水和裂隙岩溶承压水构成,共分为相山、青龙山至王场和符离集3个水系。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队勘探结果,辖区内地下水开採模数累计为4.16~5.04万吨/小时,其中第四系浅层地下水开採模数为15~25万吨/年·平方公里,市区北部偏大,浅层水资源为2.6~3.4万吨/小时。浅层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沿裸露基岩山区和基岩浅埋区上复鬆散层,以及平原区陆面入渗蓄存和向下越层补给形成的。这部分水资源属面上分布,难以集中开採,其水质主要受土壤和地表水质影响。岩溶承压水开採模数为1.56~1.64万吨/小时,它是全市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水源,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出露组成的萧相背斜和闸河向斜共同组成淮北深层承压水含水构造体系。深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靠萧相背斜裸露基岩接受降水入渗,以及第四系潜水的影响。这部分水的功能主要是全市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开採量大。
南湖公园南湖公园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淮北市河道节制闸14座,蓄水总库容47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610万立方米。全市现有大沟140余条,长1539公里,中沟2190条,长3615公里,大、中沟上建有涵闸251处,蓄水总库容25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780万立方米。淮北市有山丘区中型水库—化(华)家湖水库,库容13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3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3座,总库容15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7.6万立方米。东北山丘区较大的塘坝有4处,库容1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3万立方米。但是山丘区水库、塘坝位于岩溶发育地带,渗漏较为严重,偏旱—乾旱年份,基本乾枯见底。
淮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4亿立方米, 可利用总量为4.0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1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18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4.14亿立方米、岩溶裂隙水1.04亿立方米,可开採量为3.71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量398立方米/年。2012年,淮北地下水资源量3.9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少27.1%。水资源总量5.4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少35.2%。人均水资源量约250立方米(不包含中深层孔隙水和岩溶水的静储量)。

土地资源

淮北市土地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988公顷,林地面积23266.67公顷,水域面积10000公顷,养殖水面8333公顷,荒沙、荒漠1466.67公顷。再生土地资源优势独特。综合复垦治理后的採煤塌陷区土地已成为该市独特的资源优势,自1958年以来,全市累计塌陷土地24万亩,截止2003年,全市复垦利用塌陷土地11.9万亩。
淮北市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原生植被已不存在,人工植被主要是农作物和各种树木。淮北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和砂礓黑土两大类。潮土类主要分布在黄泛平原地区,面积约为108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1.1%;砂礓黑土是淮北地区的古老耕作土壤,分布面积最大,约为144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4.8%。此外,境内石灰岩残丘地带有面积较小的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和棕壤分布。

矿产资源

淮北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已发现矿产56种,矿产地488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0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点455处。在查明储量的16种矿产中,煤、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储量分别居全省第2、4、6、2、6、1位。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淮北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矿床规模较大、综合效益凸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

植物资源

淮北植物主要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只有现存的少数石灰岩残丘上分布有次生林,主要森林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全市有野生植物800多种,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77种,竹类9种,藤木148种,植物类药材有571种。多数野生植物分布在相山、蔡里、龙脊山、北山等山区,如银杏、杨柳、紫穗槐、罗布麻 、黑三棱、菟丝子、盖草、半夏、芦苇、香蒲、白茅、眼子菜、菹草、白萍、黑藻、柴胡、玄胡、狼毒、酸枣、百合、枸杞、银花、甘草、车前草、盖母草、薄荷、小蓟、野菊花等。

动物资源

淮北市野生动物区系古北界华北区,陆栖脊椎野生动物种类贫乏。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兽类有20余种,优势种为草兔、北方刺猬、尖嘴老鼠、大仓鼠、小伏翼、地老鼠、貉、黄鼬、狗獾、猪獾、豹猫等。鸟类有50多种,优势种为猫头鹰、鹰、白鹭、麻雀、山雀、斑鸠、家燕、斑鸠嘴鸭、绿翅鸭、白骨顶、赤颈鸭、苍鹭、白尾雁、白尾鹞、杜鹃、啄木鸟、太平鸟、灰喜鹊、大嘴乌鸦、鹞子等。两栖爬行类有20余种,优势种为青蛙、花背蟾蜍、泥蛇、黑斑蛙、蝎子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6种,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0余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淮北市户籍人口216.5万人,比2015年增加411人;常住人口220.8万人,比2015年增加2.9万人,增长1.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0.1%,比2015年提高2.0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1%,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2.83‰,比2015年上升0.5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4‰,比2015年下降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9‰,比2015年上升0.81个千分点。

民族

淮北市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数非常小。建市之初,全市有回族、满族、侗族、蒙古族、畲族、苗族6个少数民族,人口394人,占总人口的0.5%。其中回族37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32个,未识别民族7个。人口3079人,其中回族2419人。截至2012年底,淮北市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34个少数民族,人口4723人,其中回族352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经济

综述

2016年,淮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87.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7:56.3:36.0,与2015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6427元,比2015年增加13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8%;按年均汇率折算为5484美元。
2016年,淮北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一降”。其中食品菸酒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医疗保健类上涨4.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9%;居住类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3.6%。
2016年,淮北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707个,742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4.1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18.5万人,比2015年增加2.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1万人,比2015年减少0.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7.0万人,比2015年减少0.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3.4万人,比2015年增加2.8万人。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较早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年新增私营企业4141户,新增注册资金275.7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2713户,新增个体从业人员28346人。年末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99248户,个体从业人员30.7万人;实有私营企业18475家,注册资金966.4亿元。
2016年,淮北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3.3亿元,比2015年增长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2亿元,比2015年减收1.1亿元,下降1.8%;上划中央收入32.5亿元,比2015年增收1.3亿元,增长4.2%;出口货物退增值税1.5亿元,下降17.0%。分级次看,市级财政收入63.0亿元,下降2.7%;濉溪县财政收入30.3亿元,增长6.4%。全市完成财政支出142.7亿元,增长8.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亿元,增长16.9%;教育支出25.7亿元,增长15.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亿元,增长4.3%;节能环保支出6.7亿元,增长183.2%;农林水事务支出12.6亿元,增长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亿元,下降4.1%; 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12.6亿元,下降7.0%;交通运输支出11.6亿元,下降3.0%。

第一产业

全年2016年,淮北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3.6%。其中农业总产值56.2亿元,增长2.7%;林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13.5%;牧业总产值38.8亿元,增长3.7%;渔业总产值4.8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2亿元,增长7.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4.8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6.9万吨,其中夏粮94.8万吨,下降0.1%,秋粮32.1万吨,下降8.0%;小麦单产稳定在千斤以上,每亩产量达到500.2公斤。油料产量4366吨,下降8.6%;棉花产量681吨,下降19.3%;水果产量15.0万吨,增长6.4%,蔬菜产量48.8万吨,下降5.2%。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939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1791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99.3万株;年末林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7%。全年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69.0万头、1.2万头、43.0万只和2100.5万只,分别增长0.2%、8.6%、3.0%和9.3%;肉类总产量9.8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6.1万吨,增长2.0%;奶类产量3.0万吨,增长28.8%。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长2.6%。年末全市生猪存栏46.9万头、牛存栏1.7万头、羊存栏21.2万只、家禽存栏919.6万只。
2016年,淮北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96.1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3.0%;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万台,与2015年基本持平;农用拖拉机11.9万台,下降0.6%;农用运输车1.8万辆,增长3.3%。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90.4千公顷,机播面积232.7千公顷,机收面积221.7千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3257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10.6万吨,农村用电量32309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

2016年,淮北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11.2亿元,比2015年增长3.3%,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1.5%,对全市经济成长的贡献为35%,拉动全市GDP增长1.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家,总数达到83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36个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电力行业增长36.2%,机械製造、食品、纺织服装和建材业分别增长6.2%、5.4%、0.4%和6.4%;煤炭和炼焦行业分别下降3.9%和1.5%,非煤工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1.7%,比2015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2.5亿元,增长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4.0亿元,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6%。在重点统计的13种工业产品中,有7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发电量197.1亿千瓦时,增长28.4%;白酒40145千升,增长12.7%;服装6218.7万件,增长1.7%;焦炭253.8万吨,增长11.0%;水泥985.1万吨,增长4.0%。全年原煤产量4500.3万吨,下降13.6%;洗精煤1434.7万吨,下降7.4%;纱5.9万吨,布10335.1万米,分别下降1.5%和3.2%。
2016年,淮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6.5亿元,比2015年增长2.3%;实现利税150.6亿元,增长45.8%,其中利润73.8亿元,增长12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1.9%,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03%,比2015年下降0.55个百分点。
2016年,淮北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7家,从业人员21743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0亿元,下降23%;竣工产值24.9亿元,增长3.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5.6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4.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5.1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6年,淮北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8.9亿元,增长3.6%。其中,项目投资866.8亿元,增长11.5%;房地产投资92.1亿元,下降37.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8亿元,下降29.1%;第二产业投资540.1亿元,下降6.1%;第三产业投资397.0亿元,增长24.3%。从工业投资看,全市工业完成投资486.9亿元,下降13.7%。其中,採矿业投资9.9亿元,下降73.1%;製造业投资447.6亿元,下降5.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29.5亿元,下降46.2%。
2016年,淮北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2.1亿元,比2015年下降37.7%,其中住宅投资60.8亿元,下降33.9%。房屋施工面积1427.2万平方米,下降1.4%;房屋竣工面积176.4万平方米,增长9.1%;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19.1万平方米,下降5.9%,其中住宅销售建筑面积112.1万平方米,下降2.6%。
2016年,淮北市安排重点项目498个,完成投资443.0亿元。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一期超临界燃煤机组併网发电,煤化工基地焦化二期、卓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传化物流项目公路港主体功能区投入运营。S101合相路一期建成通车,S203煤化工快速通道全线贯通,梧桐中路、符夹线扩能改造配套道口、中湖治理、烈山卧牛山山体修复及景观建设、金龙机电二期触摸模组及安徽理士电子等项目已开工正在加快建设。
2016年,淮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9亿元,比2015年增长1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1亿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2.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01.7亿元,增长11.3%;餐饮收入14.1亿元,增长15.9%。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全市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25.5亿元,增长10.2%;饮料类商品零售额4.4亿元,增长8.4%;菸酒类商品零售额8.8亿元,增长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8.2亿元,下降3.1%;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7.0亿元,增长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4.8%;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2.1亿元,增长7.3%;石油及製品类商品零售额14.0亿元,下降2.0%;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7.7亿元,增长20.3%。全市纳入统计的10家开展网路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7亿元,增长146.5%。
2016年,淮北市进出口总额61320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6.3%,其中出口57038万美元,增长4.5%。从贸易结构看,一般贸易出口54385万美元,增长7.4%,加工贸易出口2646万美元,下降33.0%;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15601万美元,下降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152万美元,增长15.3%,纺织服装出口9826万美元,下降19.3%。全市完成进口4283万美元,增长32.2%。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780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8.0%。全年招商引资规模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7亿元,引进并开工协定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5个。
淮北师範大学淮北师範大学
2016年,淮北市拥有口子国际大酒店及相王府宾馆等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1家,3星级2家,2星级1家;旅行社36家,省级旅游农家乐21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11家,旅游从业人员3261人。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21340人次,比2015年增长15.1%;接待国内游客824.1万人次,增长15.2%。旅游外汇收入926.5万美元,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44.3亿元,增长15.2%。成功举办2016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淮北煤基新材料及化学品发展论坛、石榴文化旅游节、段园大庄葡萄节等活动。
2016年,淮北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21.8亿元,比年初增加286.0亿元,比2015年增长27.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4.9亿元,比年初增加71.4亿元,增长12.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5.5亿元,比年初增加93.8亿元,增长13.4%。金融存贷比60.2%,比2015年下降7.6个百分点。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7.6亿元,比2015年增长24.5%。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6.9亿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0.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7亿元。其中人寿保险业务给付8.4亿元,综合赔付率49.8%;财产险业务赔款5.3亿元,赔付率49.2%。全市4家证券机构证券账户(沪深合计)数量12.9万户,比2015年增长11.2%;证券代理交易额1462.9亿元,比2015年下降46.8%。中投证券、阳光人寿落户淮北,省股权託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开业运营,成为全省唯一的区域股权市场融资中心。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38家企业在省区域四板挂牌。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6年,淮北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4%;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477.9亿元,增长1.8%,增加值114.0亿元,增长5.3%。获批省级科技项目1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契约253项,增长175.0%,完成技术交易额1.7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604件和90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572件和365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2.4%和2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9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8件。

教育事业

2016年,淮北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当年招生10668人,在校学生38168人,当年毕业学生8932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2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4所,成人中专学校2所,职业高中6所;在校学生18058人,当年招生5374人,当年毕业学生10858人。普通中学122所,在校学生103549人。其中高中22所,在校学生40444人,当年招生13460人;国中100所,在校学生63105人,当年招生21799人。国小311所,在校学生144577人,当年招生25756人;幼稚园276所,入园儿童73016人。国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47%;国小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34%,国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9.35%。年末全市中国小共有教职工18062人,其中专任教师16683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包括高校)校舍建筑总面积362.3万平方米;普通高中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7.9平方米,普通国中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16.9平方米,小学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5.9平方米,中职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35.2平方米。
高等院校
院校名称办学层次
淮北师範大学
本科
淮北师範大学信息学院
本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专科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专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序列院校
淮北技师学院
淮北煤电技师学院
主要中学
淮北市第一中学
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淮北师範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淮北市第二中学
濉溪中学
濉溪二中
淮北市第四中学
淮北市第五中学
淮北市第六中学
淮北市第七中学
淮北市第八中学
淮北市第九中学
淮北市第十中学
淮北市第十一中学
临涣中学
孙疃中学
淮北市古饶中学
淮北市西园中学
淮北市海宫学校
淮北市梅苑学校
淮北市开渠中学
淮北市龙华中学(民办)
淮北市天一中学(民办)
淮海中学(民办)
同仁中学(民办)
国泰中学(民办)
树人中学(民办)
惠民中学(民办)
华龙中学(民办)
银安中学(民办)
淮北少林武术学校(民办)
-
主要中等职业院校
淮北市工业学校
濉溪县职教中心(国家级示範)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淮北市职业技术学校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淮北师範学校

文化事业

2016年,淮北市有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3座,中波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和有线数位电视户数分别为31.0万户和18.6万户,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全市共有7家数字影院,52块影幕。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28家,其中国有艺术院团2家。国有博物馆5家,公共图书馆5家。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场,民众性文化活动116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303场,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213场,创作剧(节)目32个。全年全市报纸出版发行269万份,销售收入920万元;出版物发行单位135家,销售总额16358万元。

医疗卫生

2016年,淮北市共有卫生机构712个(含村卫生室),床位12204张,卫生技术人员10845人。其中医院70个,床位9303张,卫生技术人员701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511人;乡镇及街道卫生院28个,床位1320张,卫生技术人员1313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30人;妇幼保健院(所、站)6所,床位220张,卫生技术人员313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5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技术人员15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99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9个,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21人;村卫生室306所,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87人。

体育事业

全年2016年,淮北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0次,其中1000人以上活动5次,参加活动总人数10万人次。组织开展全市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日等大型群体活动。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金牌41枚、银牌36枚、铜牌22枚;王键获得里约残奥会举重银牌。

交通运输

2016年,淮北市公路客运量1736万人,旅客周转量14922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2469万吨,货运周转量1980834万吨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里程4182.1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95.0公里,国道155.0公里,省道123.5公里,县道532.7公里,乡道622.0公里,村道2653.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0.6万辆,比2015年增长14.9%,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8.1万辆,增长16.1%。

邮电通信

2016年,淮北市邮政行业完成业务总量3.0亿元,较2015年增长30.6%;实现业务收入2.0亿元,比2015年增长27.1%。其中快递业务量达到788.0万件,比2015年增长49.4%;快递业务收入0.8亿元,比2015年增长50.2%。年末全市邮政营业网点56个,机要通信网点2个,村邮站16个,信箱(筒)58处。全市共有快递企业25家,其中邮政速递物流公司(EMS)1家,民营快递企业24家,快递网点145个,各类车辆479辆,从业人员668人。
2016年,淮北市电信业务收入12.6亿元,比2015年增长3.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2万户,比2015年减少2.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2万户。年末行动电话用户161.9万户,比2015年增加5.2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85.1部/百人。年末国际网际网路宽频接入用户42.4万户,比2015年增加4.9万户。

人民生活

2016年,淮北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8元,比2015年增加1301元,增长6.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48元,比2015年增加1558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39元,增长5.2%。其中食品菸酒支出5263元,增长0.2%;衣着支出1182元,下降17.7%;居住支出2968元,增长0.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902元,增长1.1%;交通通讯支出2237元,增长27.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058元,增长39.8%;医疗保健支出1838元,增长10.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4平方米,比2015年减少0.6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7.9部,电冰柜100.3台,洗衣机99.9台,热水器99.3台,空调137.8台,彩色电视机116.7台,计算机60.2台,行动电话222.1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3元,比2015年增加771元,增长7.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709元,增长6.7%。其中食品菸酒支出2444元,下降8%;衣着支出518元,增长13.7%;居住支出1626元,下降2.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493元,增长2.8%;交通通讯支出856元,增长28.4%;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49元,增长49.6%;医疗保健支出727元,增长35.4%。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1.0平方米,比2015年减少1.4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4部,电冰柜95.0台,洗衣机95.0台,热水器88.4台,空调67.1台,彩色电视机120.9台,计算机17.3台,行动电话244.9部。

社会保障

2016年,淮北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5万人,比2015年增加1.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1万人,比2015年减少3.3万人;参加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5.4万人、32.7万人和22.9万人,分别比2015年末增加1484人、9242人和3138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75.7万人,其中农村居民参保人数6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比2015年末减少1029人。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125.9万人,参合率为100.8%。
2016年,淮北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77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043人。年末各类收养性单位2家,床位260张,收养各类人员104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74个,网点151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02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100万元。
2016年,淮北市推动棚户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相结合,实施棚改项目84个、开工棚户区改造48501套,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基本建成27566套。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货币化安置42386套,货币化安置率87.4%。开工建设率、基本建成率均居全省第一,货币化安置率居全省第五。
2016年,淮北市全年培训残疾人1100人次,68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投入85.5万元,帮扶救助1071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和359名贫困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3002件;1122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基础设施

2016年,淮北市组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城市特色风貌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管廊规划、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鹰山南路、长山南路铁路立交桥等10个项目建成通车,东部新城、高铁新区11条路网加快推进,惠苑路步行街、环山东路西段等5条“断头路”顺利贯通,相山公园二号门停车场等一批便民设施建成使用,东湖宜园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全年新增绿地198.83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164.89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游园)18个,建成城市绿道36.3公里。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6.9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2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9.15%,燃气普及率98.58%。

其他事业

2016年,淮北市PM10平均浓度降至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微克/立方米,完成省控目标。全年空气品质优良天数239天,优良率65.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标準,昼间年平均值51.7分贝;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比2015年实际削减1.92%,氨氮排放比2015年实际削减5.60%,二氧化硫排放比2015年实际削减4.89%,氮氧化物排放比2015年实际削减5.05%。
2016年,淮北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9起,死亡80人。与2015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1.4%;死亡人数增加3人,上升4.0%;发生1起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其中,工矿商贸行业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11起,死亡12人;道路交通发生死亡事故58起,死亡68人,与2015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7起,下降11%,死亡人数与2015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人,下降0.01%。

交通

概述

淮北市地处三省要害,交通十分便利,是安徽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淮北市区点阵图淮北市区点阵图

公路

截至2013年,淮北有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南登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

水路

淮北至连云港港口240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淮北南坪港位于濉溪县南坪镇东,浍河航道右岸,淮北南坪港预测年吞吐量为80万吨,码头建设3个泊位500吨级散货泊位。

铁路

符夹、青阜两条铁路贯通境内。符夹线北连陇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车直达上海。青阜线则经阜阳、淮南直通省府合肥,远达皖南重镇芜湖。萧淮客运联络线正在建设中。
线路站点
符夹铁路
符离集站、青龙山站、濉溪站、淮北站、萧县站、夹河寨站
萧淮客运联络线
萧县北站、淮北北站、淮北站
青阜铁路
青龙山站、百善站、海孜站、临涣站、涡阳站、阜阳站

市内

  • 公交
淮北公交
截至2016年1月,淮北共有公交线路25条,全部为刷卡现代公交。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刷卡0.7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刷卡1.4元。
淮北公车淮北公车
  • 公共脚踏车
公共脚踏车已经在淮北市区普及使用,截止2015年4月,全市共有脚踏车站点211个(市区173个,濉溪县38个),投放公共脚踏车7100辆,累计为市民办卡10万余张,日均使用量达5万余次。
淮北公共脚踏车淮北公共脚踏车

当地文化

文物列表

2007年,淮北市境内的隋唐古运河柳孜码头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备名单内。
淮北文物列表
国际级
柳孜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
临涣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石山孜遗址
临涣古城墙遗址
古城汉墓
-
省级
宋疃青龙寺
相山秘霞洞石刻
徐集徐氏祠堂
赵集二级扬水站旧址
濉溪老街古建筑群
口子酒古窖池及中西式建筑群
共姬墓
汉阚遗址及水牛墓
化家湖遗址
显通寺
小李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

戏曲艺术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或沙河梆子。当地人俗称“高梆”。淮北梆子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与河南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係。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主要流行在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一些地区。鼎盛时几乎县县都有专业剧团。成立较早而影响较大的剧团,主要有抗战时期的翻身剧团、拂晓剧团等。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泗州戏
泗州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前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这种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係为核心组成。建国后才逐步进入城市登上舞台。泗洲戏的唱腔具有加快、爽朗、委婉的特色。在农村中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由于它的唱腔优美动人,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淮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又因为泗洲戏的老一辈艺人多数生长在泗县一带,所以这一剧种在语言运用上又具有泗县一带语言粗犷、幽默的特色。  泗洲戏的剧目:传统大戏约有80多出;传统小戏和折子戏约有60个左右。除此,还有二百个“篇子”。优秀的生活小戏如《拾棉花》、《走娘家》、《借水瓢》、《钓水鸡》、《野姑娘》等,都是根据这些“篇子”整理改编出来的。建国以来,除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等外,还整理改编了一批受到民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千棒》等;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剧目。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2007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淮北花鼓戏和淮北大鼓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琴书
淮北琴书是地方曲艺的大曲种之一,它源远流长,积累丰富,旋律优美,板式繁丽,而且曲腔对文学载力强。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它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流行为苏西、豫东、皖北、鲁西南一带。
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
淮北琴书的音乐曲牌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曲牌。琴书开场前,先合奏一段曲牌《大八板》,民众称为“打闹台”,艺人称“拉拉场”(把观众吸引过来听书),优美、动听、欢快的音乐把观众吸引过来以后,即开始演唱小段,然后“开正本”(唱大部书)。淮北琴书在演唱小段之前,还有一段和观众交流的语言和唱段,以表现艺人谦虚和蔼的态度。
淮北琴书演出流传曲目多以人文戏为主,地方民众称其为“鞋筐子戏”。由于琴书历史悠久,加上老艺人不断创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武戏。淮北琴书的曲牌《八大板》曲调鲜明,高低起伏,变化无穷,特别是坠胡伴奏,充分显示出它的特点。

民俗作品

剪纸
淮北地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南方的纤巧秀逸,北方的浑厚苍劲。
泥人
“泥人”是北方流传的一种民间彩塑。淮北地区也有一些捏泥人为业的艺人,每逢过年过节,在庙会和集市上,挑个挑子或者推着小车,摆放着自己捏的泥人到处叫卖。这些泥人作品,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艺人在泥塑中运用绘画技巧,使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观赏性。
面人
捏面人是淮北民间工艺之一。捏麵人所用的原料是江米麵,也就是糯米麵。不过它是先和普通的麵粉加水揉製成,然后又加上糖和麻油再煮、再揉。揉到面软硬适度,塑而不变形为止。之后分门别类地调颜色。 面人多取材于古典民间戏剧人物。捏麵人者工具不多,但很特别。剪刀、牛骨签、小梳子之类的工具是不能少的。艺人们手拿工具,在各种颜色的麵团上挥动,一团粉红的面脸上,就添上了眼睛、鼻子、嘴、耳朵、头髮,甚至还有牙齿、头饰。身上的衣服,也配备齐全,还有因姿态而造成的衣褶。脚上有鞋,手有手指,手里舞刀弄剑,更劲道十足,一点也没有“面人”的感觉。
糖人
製作糖人是淮北民间的一种手工艺,製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製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
淮北糖人淮北糖人
糖人是以蔗糖和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据说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的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
按照其製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吹糖人是把糖料吹製成各种造型。製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桿挑上一点糖稀,再对这麦秸桿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再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籤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 画糖人就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籤, 稍侯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塑出的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
草编
淮北民间草编工艺较为流行。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的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而成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
淮北
在淮北地区,民间草编织工艺按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琅琊草编、马拌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等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最为普遍。按编织物的用途分类,属于用器类的有篓、筐、盒、盘、箱、茶垫、坐垫、筷笼、饭包、菜筛、锅盖、扇子、花盆套、纸篓、信插、茶杯套、草玩具等等;属于衣着一类的有草帽(有礼帽、童帽、斗笠、太阳帽、麻帽种种)、草鞋(有传统的冬季穿用的 “蒲窝”,也有各式拖鞋与凉鞋)、蓑衣、玉米皮凉衫等等,家具一类的有草屏风等;建筑及室内装饰类有 草地毯、灯伞、墙壁装饰纸、草墙纸等等。

饮食文化

口子窖
口子窖酒的故乡濉溪口子镇有着2700年酿酒历史。河流交汇的地方叫做“口子”,古时此地位于两河交汇处的沖积平原,逐渐发展形成濉溪口子镇,因地制宜盛产美酒,口子酒因此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宋侯血盟会诸侯,所饮之酒就是当时的口子酒。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週游路过濉溪,写下《宋人沽酒》。
民国37年底,濉溪解放。1949年5月18日,人民政政府赎买了多家私人酿酒作坊,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历经六十余载,发展成为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憨子油茶
王憨子原名王新从,油茶是濉溪小吃中的滋补精品。在街头的饮食摊子上,摆把大壶,外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有做好的油茶。食用时,加醋、酱油、麻油。
留香阁毛笔
淮北留香阁毛笔厂生产的毛笔,选料精良,製作柔适度,有200多个品种,属宣笔,远销港、澳、日本、泰国等地。
濉溪酱包瓜濉溪酱包瓜
濉溪酱包瓜
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产历史。濉溪酱包瓜选料讲究,製作精细,风味别具一格。选用当地产的优质包瓜为原料。生产企业为中国安徽元昌斋酱品厂。
丁家壮馍
丁家壮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圆形,直径约35厘米,厚约3厘米。镆色金黄,外酥里香,食之有筋头。
临涣烧饼
“临涣烧饼”是一种没有淡旺季之分、大众化的传统食品。关于临涣烧饼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一个温柔善良的村姑,嫁入铚城集市上的一户手艺人家。按照当时的封建礼俗,女子是不能上桌用餐的,所以村姑常常是一日三餐只能吃些剩饭残羹。丈夫也是个厚道人,十分疼爱自己的妻子,看着妻子每天吃些剩饭残羹,心中十分不忍。后来,丈夫在用餐时趁父亲不注意,偷偷把大馍放在袖口中,带给妻子吃。待丈夫把大馍交给妻子时,大馍已是又冷又硬了,两人一起点燃一堆火,把切成片的馒头在火上面烤热。慢慢地村姑发现,加上一些佐料后,烤热的馒头会更好吃。为了家庭生计,村姑便和丈夫在街头支起一个炉子,卖起了“烧饼”,街上的人品尝了这种烧饼,人人拍手叫好,夫妻俩的生意也红火起来。“烧饼”不仅是一种名吃,它还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习俗及夫恩妻贤的一种美德。
临涣烧饼临涣烧饼
大庄葡萄
大庄葡萄栽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产地位于淮北市段园镇,产品远销合肥、徐州、上海、北京、山东等地。

风景名胜

截至2016年底,有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龙脊山风景区、南湖风景区、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及东湖风景区等9处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3处,2A级景区4处。
淮北景点
人文景观
相山公园、龙脊山、临涣古镇、淮北市博物馆、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刘开渠纪念馆、泰山寺居士林、 李氏宗祠、中国石榴博物馆、淮北矿业矿史展览馆、隋唐运河古镇、友谊巷
相山公园相山公园
自然景观
四季榴园旅游景区、南湖、乾隆湖、濉河公园、时代公园、恆谭公园、惠泽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淮北动物园、淮河生态公园、南山
南湖南湖
历史遗址
双堆集烈士陵园、隋唐大运河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宋运河码头遗址
淮北
现代建筑
淮北市科技馆、淮北市文化宫
淮北市科技馆淮北市科技馆

城市荣誉

淮北所获荣誉
全国节约用水先进城市(1990)
全国工会基层工作先进市(1992)
全国三大土地复垦示範区(1996)
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城市水平(1996)
全国生态示範区建设第二批试点地区(1997)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1999)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先进协调组织(1999)
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2002)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2)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3)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5)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5)
国家园林城市(2006)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2009
国家智慧财产权试点城市(2009)
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範城市2010
中国人居环境範例奖(2010)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0)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011)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2011)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2012)
全国绿化模範城市(2016)
全国文明城市(2017)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