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第一中学
淮安市第一中学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区解放西路166号,创立于1923年,前身为李更生先生创办的私立成志中学。1998年5月,改名为淮阴市第一中学。2001年2月,淮阴市改为淮安市,淮阴市第一中学更名为淮安市第一中学,2003年学校转评为二星级高中,2010年被评为省三星级高中。
学校占地61.7亩,共有31个教学班,在校生1560名。全校共有教职工132名,专职教师10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0人,占27.5%。近些年,学校不少毕业生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南华大学、复旦大学、兰亭书法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师範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高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淮安市第一中学
- 校训:立志于学,成志于行
- 创办时间:1923年
- 类别:公立高中
- 现任校长:钱爱马
-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淮安
- 主要奖项: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江苏省绿色学校
历史沿革
1923年7月,在淮安市解放西路166号,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创办了私立成志中学。他毁家兴学、救国匡时的义举,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讚扬。李更生先生以其“兴邦必先兴教育”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成志”精神,培养出一批坚守民族大义、为国为民的有为青年,其中有着名文学家、戏剧家陈白尘,原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原江苏省委秘书长厉国桢,原国家体改委主任周太和等,学校一时名振江淮。
学校校名

1956年,成志中学被清江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清江市第一中学”,1983年7月,撤区建市,学校改名为“淮阴市第一中学”。1987年4月,海峡两岸共同纪念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逝世60周年,经淮阴市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市第一中学”改名为“淮阴市成志中学”。1998年5月,“淮阴市成志中学”更名为“淮阴市第一中学”。2001年2月,淮阴市改为淮安市,“淮阴市第一中学”更名为“淮安市第一中学”。
淮安市第一中学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淮安市第一中学占地61.7亩,分东西两个校区。国中部有22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100人。高中部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500人,学校本部拥有教学楼5幢、办公楼1幢,一个520座的礼堂;按省三星级标準装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书画室和音乐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建有300米塑胶跑道、绿茵足球场和篮球、排球等场地;所有教室均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师资力量
淮安市第一中学共有教职工约200名,专任教师9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约占80%。1名市级名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名校长,4人被列入“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画培养人选”,有30余位教师获市、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淮安市第一中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光辉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德育系列化,重实效;教学规範化,重质量;校园园林化,重薰陶”的鲜明办学特色。
淮安市第一中学

学校在丰厚的人文底蕴之上,不断丰富办学内涵,确立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办学总方针,以“办有特色的现代学校,育有特长的新型学生”的办学目标,以“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塑造身心健康、举止文明、学有所长并能自主发展的合格和优秀毕业生”为培养目标。
办学成果
教学成果
在“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基”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形成了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凸现学生特长的浓厚氛围。目前学校拥有5个体育、艺术团队,正加大体艺特长生训练力度,使特长生脱颖而出。我们针对生源素质起点较低的校情实际,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低起点、严要求、小梯度、中步走、吃得饱、吃得透的教学思路,实施“文科见长、艺体冒尖”的培养策略,依据学生现状和师资优势,在教学上强化文科力量,形成强项;对文化成绩一般,在艺术方面有潜质和爱好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加强艺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将来考入艺术类院校,并加大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力度。目前学校“特长育人、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学校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艺术优秀生,有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南华大学、复旦大学、兰亭书法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师範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高校。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科研成果
为了固本强基,学校大力开展以校本研修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坚持“自学与集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组内互动、骨干带动、校际联动等形式,把科研、教研、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并相应地建立起完善地考核机制。学校通过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了一支老、中、青结合,充满了活力、教育观念新的教师队伍。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减负增效”为主导方向,实行“课题带动,注重实效,改进提高”的教研策略,近几年,学校先后申报立项了各级各类课题20个,其中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10个,区级课题7个,其中已按期结题12个,2007年省第五期立项课题“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2008年江苏省青少年工作重点德育课题“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和“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的载体和途径研究”3个课题、5个市级课题、4个区级课题的研究顺利结题。目前,我们又成功申报了5个市级“十一五”立项课题和3个区级课题。在老教师指导下也初步出现了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和科研群体。学校将教师获奖和发表的论文结集,编辑的教科研论文集《一中教苑》已出刊9期。
所获荣誉
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学校先后获得“2007-2008学年度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07-2008年度淮安市高中教学质量三等奖”、“2007-2008学年度清浦区教学质量二等奖”、“2008-2009学年度市高中教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显着奖”。学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淮安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淮安市优秀家长学校”、“淮安市文明校园”、“淮安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淮安市主城区行风与软环境建设中学组十佳单位”、“淮安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淮安市三星级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淮安市第一中学校徽,以“一中”的“1”造型为核心,以绿色校园为背景,意寓青少年像自由翱翔的小鸟,依託着绿色校园大显英姿,以成就鸿鹄之志;造型“1”字重叠成红黄蓝三色图案,象徵着青春的多彩、理想的绚丽和生命的奔放。设计主旨体现第一中学奋发向上、志骋四方的成志理念和自强不息、勇创一流的一中精神。
淮安市第一中学校徽

校训:立志于学,成志于行
立志于学:立志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大学问家朱熹说:“百学须先立志。”古人云:“为学之道,始于立志,凡学之不勤,其心志之未尚立也。”立志于学,就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恆,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立志、学习、成长、改变”是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过程。
成志于行:成志,既传承了大革命时期反军阀、反外侮“众志成城”的斗争意志和爱国情怀,又秉承了李更生先生“有志者事竟成”的治学治校理念,成志于行,就是以学生髮展为中心,促使学生在自主发展中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知行如一,践行所学,从而达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
校风:文明 合作 求真 创新
教风:博学 严谨 爱生 奉献
学风:勤学 诚信 明志 成才
学校领导
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钱爱马
副校长:皇甫素红、陈壹明、戴庆成、朱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