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骑兵(汉语词语)

骑兵(汉语词语)

骑兵(汉语词语)

骑兵指骑在坐骑上作战的兵士。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叫做“畴骑”是我国最早的骑兵。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中国的骑兵正式诞生。由于中国骑兵是仿效匈奴人的,所以,最早使用骑兵的应是匈奴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骑兵
  • 外文名:cavalryman
  • 职业:军人
  • 属性:兵种
  • 最早出现地:匈奴
  • 国内最早出现:赵国时期赵邯郸城

基本解释

【名称】:骑兵
骑兵骑兵
【拼音】:qí bīng
【注音】:ㄑㄧˊ ㄅㄧㄥ
◎ 骑兵 qíbīng
[cavalry;cavalryman] 骑在坐骑上作战的兵士

历史

虽然人类学会骑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但直到铁器时代,骑兵在战争中仍不普及,相对无论是冲击任务或者作为射击平台,都主要由战车完成。此时马对战争的主要贡献也主要限于牵引战车。 战车的主要缺点在于较高的成本和对平坦地面的要求,因此其地位逐渐被削落,更多的部落在自己的战争中选择使用战车而不是骑兵,但直到希腊时期,骑兵仍然没有被作为兵种而受到重视。
中国历史上,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在军队,叫做“畴骑”是我国最早的骑兵(见于《韩非子.十过》。前307年,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表明中国的骑兵的正式诞生。由于中国骑兵是仿效匈奴人的,所以,最早使用骑兵的应是匈奴人。西方则以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33年伊苏斯战役中击败波斯大流士三世为骑兵时代之始。最早则是公元前9世纪亚述人骑马作战,但当时还比较常见以马匹运载士兵(弓兵)到战场徒步作战。
随着火枪普及和刺刀的出现,由于骑兵的体积较大容易成为目标,因此骑兵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在18世纪前后的欧洲波兰、鞑靼人所构成的轻装骑兵曾一度用于炮兵突击而再度获得极佳的评价。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步炮协同战术、自动火力的普及化,以及壕沟战术的运用,加上装甲力量开始登上战场,传统的骑兵冲击作战已经失去用途而遭淘汰。在战后至二战以前,各国即大量裁减骑兵,并将原先的骑兵部队逐渐改编为摩托化部队,而保留的骑兵部队也基本不允许进行冲击一类的传统轻骑兵战术(注:只有日军的骑兵操典中仍然保留轻骑兵冲击方面的条目,其他军事强国均已删除),而作为骑马步兵或是一些山地部队、轻步兵、二线部队的快速反应部队和侦察部队使用。二战中着名的“波兰骑兵用马刀抵抗德军坦克”一说,现在史界基本已经认定是纳粹当局的宣传战,作为当时世界军事大国之一的波兰所配备的骑兵是按照骑马步兵编制,配属的前线火炮、伴随火炮、重炮,以及机枪、反坦克器械,以及汽车和轻型装甲车辆等装备远多于其步兵,波军没有理由捨弃火炮和反坦克器材而用马刀去对付坦克。
在现代,许多国家的军队只保留了少量的骑兵,主要用于执行礼仪、巡逻、警戒等任务。最有代表性的如英国的骑警。有的国家或地区在部队机械化后,在头衔上仍然保留骑兵字样,但是不再是骑乗动物而是改组成装甲或陆军航空兵部队,如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陆军”编有装骑营或空骑旅

兵种

弓骑兵,可能是最早出现的骑兵。重骑兵、轻骑兵在中国又称为"甲骑具装",在东晋南北朝直至唐朝初年十分盛行。
骑马弓兵 在明朝崇桢末年时,为了抵御东北女真的八旗骑兵,当时明朝督师袁崇焕力主辽人守辽土,起用大量辽将,组成了明朝最后一支最具战力的骑兵部队,称其为「关宁铁骑」。曾数次大败皇太极亲率的女真八旗骑兵。

详细解释

骑马作战的军队或士兵。《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楚 骑来众, 汉王 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 秦 骑士 重泉 人 李必 、 骆甲 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 清 张问陶 《题沉砚畦射猎图》诗:“缚袴还思作骑兵,颠狂不是书生派。” 杨朔 《铁骑兵》:“一连活动在 左云附近的八路军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

日本

骑兵(きへい)
一般的甲冑骑兵,使用马上枪(ばじょうやり)作为主要的攻击武器。此外背后背着母衣(ほろ)的,一般称为母衣众(ほろしゅう);是骑兵中的精英集团。 弓骑兵(ゆみきば)
装配长弓的骑兵部队。 骑马鉄炮(きばてっぽう)
装配马上筒(ばじょうつつ)的骑兵,最初是由伊达政宗(だて まさむね)大坂夏の阵(おおさかなつのじん)会战时所编制。

法国

大约在1577年左右的日耳曼风格的黑骑
骑士(英:Knight,德:Reiter)
中古世纪的贵族。穿着全罩式铠胄的时候需要两名随从协助;随着火枪技术发达后渐遭淘汰。 轻骑兵(英:Hussar,德:Husaren)
不穿甲冑的骑兵,主要装备军刀(英:Saber)作冲锋突击。依军阶、国籍不同戴着圆筒高帽或是熊毛高帽。 哥萨克骑兵(英:Cossack)
原本是居住于立陶宛地区穷困的农奴,为摆脱当时的蒙古帝国(钦察汗国)统治逃往俄国南方草原;他们建立的骑兵团而后被沙皇所雇用。 乌兰(英:Uhlan,德:Ulanen)
波兰系骑兵,最初是由最后一个波兰王(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所编制的近卫骑兵,在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德国,俄国,奥地利的边境省份纷纷被再编制。他们头戴四角高帽,身穿夹克,因所持兵器多半为长枪(Lance),所以也时常被统称为枪骑兵(Lancer),矛头挂有部队旗帜;法国也有使用这种枪骑兵,拿破仑战争后被拿破仑编制为皇帝近卫军,称为朗席耶,头戴菱形高帽。 龙骑兵(英:Dragoon,德:Dragoner)
以马作为移动工具的火枪兵,在创立前期会下马作战,因其使用的火枪在开火时会产生大量硝烟,看似火龙吐火一样而得其名。 枪骑兵(英:Lancer)
拿长矛的骑兵。 胸甲骑兵(英:Cuirassier)
许多国家皆有此种骑兵。这是拿破仑最喜爱的重装骑兵单位,因此共组成数十个骑兵联队。胸甲骑兵类似中古骑士,但仅有胸甲保护。他们善于劈砍成排步兵与装甲较弱的骑兵,赢得了「老大哥」的称号。 黑骑兵(德文:Reiter)
黑骑兵除了随身携带一柄长剑之外,主要的武器是两把或两把以上的手枪;防具则有头盔及胸甲,通常也还有手臂和脚部的护具;有时候也配备火绳枪或卡宾枪,但后来,配备这两种武器的骑兵又被独立为另一个类别。总之,黑骑兵能用枪械和剑来作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