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衡阳师範学院

衡阳师範学院

衡阳师範学院

衡阳师範学院(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国家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湖南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湖南省2011计画”立项建设高校,全国“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範学堂。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範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併组建衡阳师範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範学校併入。2006年学校以优异成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高校”,东、西两个校区面积共2166亩。现有20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2.1万多人,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个
  • 主管部门:湖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hynu.edu.cn
  • 中文名:衡阳师範学院
  • 外文名: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衡阳师院(HYNU)
  • 创办时间:1904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师範
  • 属性:湖南省2011计画(2013年) 
    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5年)
  • 本科专业:53个
  • 院系设定: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 校训:厚德 博学 砺志 笃行
  • 校歌:《衡阳师範学院校歌》
  • 校庆日:3月25日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 院校代码:10546
  • 知名校友:陶铸、黄克诚、秦光荣、盛荣华、李荐国、邓群策

历史沿革

三大前身

●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
1904年,湖南官立南路师範学堂成立。
1912年,湖南官立南路师範学堂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
1927年,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停办。
1928年,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复校并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五中学。
1934年,湖南省立第五中学更名为湖南省立衡阳中学。
1944年,衡阳会战爆发,学校撤销。
1947年,湖南省立衡阳中学复校。
1953年,湖南省立衡阳中学更名为衡阳师範学校。
1962年,衡阳师範学校再次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
●衡阳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衡阳师範专科学校成立。
1970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学校停办。
1973年,衡阳师範专科学校复校。
1993年,学校升格并更名为衡阳师範高等专科院校。
●衡阳教育学院
1980年,衡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1984年,衡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併入衡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91年,衡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衡阳教育学院。

合併建校

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衡阳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与衡阳教育学院合併组建并升格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衡阳师範学院。
2001年2月,湖南省立第三师範学校与衡阳师範学院合併组建新的衡阳师範学院。
2006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13年,学校成为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画(即“湖南省2011计画”)立项建设高校。
2015年,学校成功入选2015-2020年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一批合作院校,成为全国“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5月,衡阳师範学院下设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等1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53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设定
院系
专业
类别
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汉语国际教育
文史
编辑出版学
文史
理工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
理工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工
统计学
理工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史
理工
翻译
文史
理工
商务英语
文史
理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理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
理工
套用化学
理工
化学生物学
理工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理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文史
历史学
文史
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
生物科学
理工
食品科学与工程
理工
环境工程
理工
动物科学
理工
城市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
文史
理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文史
理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文史
理工
地理信息科学
理工
旅游管理
文史
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物联网工程
理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网路工程
理工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文史
教育技术学
理工
套用心理学
文史
理工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职高对口
文史
理工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
理工
电子商务
理工
物流管理
理工
财务管理
文史
理工
法学院
法学
文史
理工
智慧财产权
文史
理工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文史
广播电视学
文史
理工
广告学
文史
理工
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文)
艺术(理)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
艺术(理)
环境设计
职高对口
艺术(文)
艺术(理)
绘画
艺术(文)
艺术(理)
动画
艺术(文)
艺术(理)
音乐学院
音乐学
艺术(文)
艺术(理)
音乐表演
艺术(文)
艺术(理)
舞蹈学
艺术(文)
艺术(理)
体育科学学院
体育教育
体育(文)
体育(理)
运动训练
单独考试
参考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衡阳师範学院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光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国古代文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区域经济学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经济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闻学、旅游管理、音乐学、美术学、基础数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光学工程(光电子技术与光子学)、计算机套用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
  1. 地理学(0705):人文地理学(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2)
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型)
  1. 教育硕士(0451):教育管理(045101)、学科教学-语文(045103)、学科教学-数学(045104)、学科教学-地理(045110)、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2. 工程硕士(0852):材料工程(085204)、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现有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980多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0多人(二级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0多人,另有在读博士6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00多人。有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共100多人。外聘院士、国内外专家200多人。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云峰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学圃、曾锡滨、林植峰、杨载田、刘沛林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刘沛林
全国优秀教师:杨载田、周书芝、李杨辉、周雅俐、冯泳兰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刘沛林、张登玉、朱迪光、杨汉云、邓义华、罗李平、涂昊、刘君雯、邹君、贺寿南
湖南省教学名师:皮修平、邝代治、刘沛林
省级教学团队:光电课程组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美术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拥有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套用基础研究基地、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範基地、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範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範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範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另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校级精品课程20门。2013年,在湖南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衡阳师範学院刘沛林、申秀英、田亚平、邓运员、钟顺清等人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立体式教育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获一等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美术学、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系、地理科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美术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衡阳师範学院—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基础课示範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音乐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数学套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文化遗产与地理信息技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精品课程
等级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立项年份
所在系(部)
省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谭忠真
2010
经法系
翻译
贺学耘
2010
外语系
中国画创作
阳先顺
2009
美术系
新闻学概论
杨汉云
2009
新闻与传播系
田径
饶平
2008
体育系
政治经济学
皮修平
2008
经法系
油画创作
孟宪文
2008
美术系
区域旅游规划
刘沛林
2007
资旅系
光学
张登玉
2006
物电系
色彩构成
孟宪文
2006
美术系
人文地理
杨载田
2006
资旅系
有机化学
张复兴
2006
化材系
校级
环境教育学概论
田亚平
2010
资旅系
篮球
周健生
2010
体育系
普通生物学
王芳宇
2010
生科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
涂昊
2010
中文系
基础钢琴
陈东
2010
音乐系
英语口语
胡玉辉
2010
外语系
广告文案写作
汤劲
2009
新闻与传播系
常微分方程
罗李平
2009
数学系
发展心理学
刘克善
2009
教育科学系
量子力学
高峰
2008
物电系
自然地理学
王鹏
2008
资旅系
无机化学
陈志敏
2008
化材系
基础英语
贺学耘
2008
外语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周玉明
2006
人文社科系
思想道德修养
刘福江
2006
人文社科系
大学英语
罗忠民
2006
外语系
数学分析
邱德华
2006
数学系
市场经济学
谭忠真
2006
经法系
中国古代文学
杨兴华
2006
中文系
分析化学
冯泳兰
2006
化材系
参考来源:

交流合作

衡阳师範学院实施“一师範专业对接一省级示範中学、一非师範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合作发展战略。截至2016年3月,该校已与中国国内地市州教育局、名优特中学及深圳软体园、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等30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係。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衡阳师範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套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所12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聚落文化遗产数位化技术与套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传统聚落数位化保护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套用基础研究基地:湖南省光电信息技术套用基础研究基地
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几何函式理论研究所、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研究所、美术教育研究所、湖南地方音乐研究所、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湘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湖湘文化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中心、统计与建模研究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与体适能研究中心、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0多个省、市级科研机构。近年来,学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6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600多篇;出版专着、译着和教材190多部;获各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90多项;获发明专利7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衡阳师範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教育部两届“优秀特色科技期刊”。
衡阳师範学院2005-2015年科研成果数据一览表
论文发表数(篇)
出版着作(本)
发明专利(件)
研究获奖(项)
6593
145
155
302
参考来源: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衡阳师範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192.16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132.01万册,电子图书60.15万种; 中文期刊20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56种,线装古籍3万册,大型资料库6个。
●学术期刊
《衡阳师範学院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师範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有哲学研究、船山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开设有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环境教育专栏等栏目。该刊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等刊物的期刊源。2009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2013年9月,获评为“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
衡阳师範学院学报衡阳师範学院学报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厚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有推崇、重视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视人的品德教育。体现了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的教育原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多,丰富:取得,换得。“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了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院的生命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砺志”,语出清李渔《慎銮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 砺:磨砺,磨练。志:意志,志向,理想。“砺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理想。既表现了该院重视学生意志力等各种素质的培养,也体现该院师生员工为实现学院的宏伟目标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体现了该院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实的实际行动。
校徽校徽
●校徽
衡阳师範学院校徽由衡阳师範学院美术系邓政老师于1999年设计,后经集体修改完成。标誌的基本外形为大雁与烛火的抽象变形。衡阳又称雁城,大雁体现了衡阳的地域特色,烛火体现了师範学院的办学特色。
此外,标誌还採用了衡阳师範学院的拼音简写,“HYSY”与大雁、烛火的图像进行融合,以加深标誌的可识度。同时,飞翔的大雁体现了衡阳师院蒸蒸日上的精神面貌,燃烧的烛火,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体现了衡阳师院的热情与活力。
●校歌
《衡阳师範学院校歌》歌词为集体创作,由李刚教授谱曲,2002年7月修改完成。 歌曲为进行曲风格。全曲音乐分为两个部分。在激昂的前奏之后,第一部分热情而舒展,八度等大跳音程的运用,表现了南岳的雄伟和该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部分坚定有力的附点及切分节奏的运用讴歌了“校训”的精神,表现了师生面向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
歌词
巍巍南岳托起旭日东升
滔滔湘水和着时代步伐
春风传颂夏明翰的故事
阳光孕育王船山的诗篇
厚德博学我们永恆追求
砺志笃行,我们志存高远
老师同学心心相印
共同打造灿烂的明天
为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巍巍南岳是我高昂的头颅
滔滔湘水是我奔腾的热血
百年学府播下智慧的种子
教师摇篮,放飞理想大雁
博我们永恆追求,砺志笃行
我们志存高远,为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为着中华民族的腾飞
与时俱进勇往直前

社团文化

根据2016年5月团委官网显示,衡阳师範学院有演讲与口才协会、国学社、法律协会、学生新闻社、创业联盟、心智记忆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环保协、结艺社、日语协会、疯狂美语俱乐部、“彩虹之梦”朗诵协、粤语协会 王船山研究学会、山石诗社、英语协会、青鸟志愿者协会、朗诵协会、天空话剧社、新动漫研究协会、大学生国际标準舞联盟、SDU街舞联盟、美术之翼、嵌入式俱乐部、天之舞联盟、大学生营养健康协会、风云时政交友社团、电子竞技协会、淘宝社、武术协会、篮球协会、篮球协会风采、长风书法协会、脚踏车协会、漂移板 “花开无声”手语协会、SDS话剧社等社团协会。
2013年10月,衡阳师範学院校园十佳歌手决赛暨“中国最强音”衡阳站比赛和第六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暨“新生秀”总决赛举行;2014年12月,学校社团文化艺术节社团汇报演出在红旗广场举行。

着名校友

陶铸,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黄克诚,开国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秦光荣,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盛荣华,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中共岳阳市委书记、市长。
李荐国,中共娄底市委书记、娄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邓群策,中共衡阳市委副书记、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陈晓飞
党委书记
皮修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福江
党委副书记
张登玉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玲玲
副校长
聂东明
党委委员、副校长
唐国华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郑金华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敏
党委委员、副校长
参考来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