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环岛路
依照规划,后渚码头近期保留货运职能,远期将转为客运观光码头,形成“法石——蟳埔枪城(渔人码头)——海丝广场——后渚港区”的水上旅游路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泉州环岛路
- 性质:货运职能
- 用地面积:46.4公顷
- 全长:5.13公里
未来美景
后渚码头保留货运,未来变身观光码头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东海组团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须在三年内完成搬迁,目前指挥部已完成了相关企业调查摸底工作。随着相关企业的搬迁,后渚港由现在的货运码头转为客运观光码头的条件将日益成熟。
设计八大景观公园,打造由江入海走廊
据悉,晋江沿岸规划的七个滨江景观园区与滨海公园建设将连为一体,打造由江入海景观通道走廊。
目前,滨海路沿线规划了滨海公园、桂屿公园和城东滞洪区等公园。其中,滨海公园位于滨海大道丰泽段外侧,西起枪城,东至后渚港,全长约5.13公里,宽度为15—230米,总用地面积46.4公顷(约696亩),将建成城市滨海休闲旅游长廊。另外,公园还设计了3处带状生态停车场共约620个停车位、5处小卖店、公厕和11处观景平台。
古桥文化独具特色,浮码头停水上巴士
规划还提出,加快建设滨海候鸟保护区。随着后渚至城东通道的开工建设,在这条路两侧建成以桃花山、东海街道后渚社区北山村为核心的候鸟保护区。开展水上旅游交通项目研究,串接晋江、洛阳江和泉州湾。在主要景点处可适当设定码头(如浮码头),供水上巴士停泊。
同时,加快建设洛阳古桥文化旅游区,以洛阳古桥、蔡襄祠为核心,在周边建设“中国古桥博物馆(园)”、红树林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古桥文化旅游区。
泉州“两会”召开在即,这些建议和提案的落实情况如何,是否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切实改变?早报从其中精选了几件,进行回顾,以飨读者。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实习生 黄湘琪
委员建议
十届市政协四次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关于把东海至城东的滨海路建设成“泉州环岛路”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提出,把滨海路打造成泉州的“外滩”。
建议提到,目前东海和城东新区的市政道路已经成型,绿化工程在建,近期内高起点规划,把东海至城东新区的滨海路建成“泉州的环岛路”、“泉州的外滩”,无疑是一项值得投资的市政工程。提案中还建议加快建设“枪城”海丝文化旅游公园、“桂屿”公园、后渚旅游码头、滨海候鸟保护区、洛阳古桥文化旅游区等,给未来滨海路的景观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卷。
部门回复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滨海路即“泉州环岛路”有望全线贯通。滨海路全长20多公里,起于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终于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主要由滨海大道三期工程、后渚至城东通道、城东滨江路以及洛江滨江路三期和四期工程组成。其中,滨海大道三期和洛江滨江路三期已于2009年竣工通车。
作为打造滨海路为“泉州外滩”的重要节点工程,后渚至城东通道已开工,预计竣工。此外,城东滨江路计画竣工通车。届时,从城东到东海,经后渚至城东通道只要10分钟。
目前,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主体工程规划设计中注重生态景观设计,结合晋江、洛阳江两江景观规划和候鸟湿地保护区规划等要求,对绿化、夜景等景观进行专项设计,精心打造一条依山临江滨海的生态路、景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