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捷运
厦门轨道交通一般指本词条
厦门捷运(Across Mass Transit Railway,Xiamen Metro)是服务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厦门捷运1号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厦门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31个开通捷运的城市。
截至2018年7月,厦门捷运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厦门捷运1号线。线路採用捷运系统,里程总长30.3千米,共设车站24座。
截至2018年7月,厦门捷运在建线路共有4条,包括2号线、3号线、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169.2千米。
截至2018年12月30日,厦门捷运1号线开通试运营满一周年累计运送乘客4166.09万人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厦门捷运
- 外文名:Across Mass Transit Railway,Xiamen Metro
- 开通日期:2017年12月31日
- 轨道类型:捷运系统
-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省厦门市
- 运营路线:1条(截至2017年12月)
- 运营里程:30.3千米(截至2017年12月)
- 车站数量:24座(截至2017年12月)
- 年客运量:4166.09万人次(2018年)
- 日均客运量:11.41万人次(2018年)
- 日最高客运量:22.75万人次(2018年1月1日)
- 报站语言:国语、闽南语、英语
- 票价区间:起步价2元4公里,按里程计费
- 管理规章:《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
- 运营机构: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历史沿革
1984年,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仅考虑了地面电汽车公交。
2010年,厦门市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成立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12月24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5月3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正式上报中国原环境保护部。9月28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原环境保护部批准。11月2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12年5月1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6月6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8月23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11月13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月31日,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2月28日,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6年10月8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12月30日,厦门捷运6号线一期正式开工建设。
2017年3月12日,厦门捷运1号线全线贯通,全线车站主体封顶。4月30日,厦门捷运1号线实现部分热滑。5月8日,厦门捷运1号线实现全线“轨通”。6月29日,厦门捷运1号线实现全线热滑。6月30日,厦门捷运1号线实现全线电通。8月5日至8月25日,厦门捷运1号线根据列车运行图进行全线模拟试运行。10月6日至10月12日,厦门捷运1号线进行体验式试运行。12月31日,厦门捷运1号线开通试运营,厦门成为中国第34个,中国大陆地区第31个开通运营捷运的城市。
2018年5月9日,《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公布,并公开徵求意见。12月21日,《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线路 | 起终点 | 线路长度 | 车站数 | 开通日期 | 车辆编组 | 识别色 |
---|---|---|---|---|---|---|
厦门捷运1号线 | 镇海路—岩内 | 30.3千米 | 24 | 2017.12.31 | 6B | 砖红色(橙红色) |
参考资料: |

运营时间
线路 | 起终点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厦门捷运1号线 | 镇海路 | 06:30 | 22:30 |
岩内 | 06:30 | 22:30 | |
参考资料: |
线路 | 行车间隔时间 | ||||
---|---|---|---|---|---|
1号线 | 工作日高峰 | 工作日晚间 | 工作日其他时段 | 周末高峰 | 周末其他时段 |
4分10秒 | 9分35秒 | 8分35秒 | 6分05秒 | 8分35秒 | |
厦门北站尖峰时段行车间隔时间:5分55秒 | |||||
注:工作日高峰指周一至周五早高峰07:30-09:30、晚高峰17:30-19:30时段;工作日晚间指周一至周五20:30-22:30时段;周末高峰指周六、周日10:00-20:00尖峰时段。厦门北站尖峰时段指每天12:00-16:00。参考资料: |
客运流量
截至2018年4月10日,厦门捷运1号线开通试运营100天,总计开行列车28479列次,运营里程82.7万公里,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列车準点率99.98%;累计运送乘客1036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0.36万人次。
截至2018年12月30日,厦门捷运1号线开通试运营满一周年,总计开行列车106900列次,运营里程311.05万公里,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列车準点率99.97%;累计运送乘客4166.0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1.41万人次。
管理规章
厦门捷运的管理规章为《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该条例经2018年12月21日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条例》制定通过之前的暂行管理规章有《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至2018年6月30日止)和《厦门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作业)管理暂行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至2018年11月30日止)。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1号线列车信息 | |
编组:6B型 | 车辆样式 |
车辆数量:40列(240辆) | ![]() |
最大载客量:2062人/列 | |
最高时速:80千米/小时 | |
车体材料:铝合金鼓形断面结构 | |
供电方式: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受流 | |
牵引系统:动力分散电传动牵引系统、架控空气制动系统 | |
製造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
2号线列车信息 | |
编组:6B型 | 车辆样式 |
车辆数量:51列(306辆) | ![]() |
最大载客量:2062人/列 | |
最高时速:80千米/小时 | |
车体材料:铝合金鼓型断面结构 | |
供电方式: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受流 | |
牵引系统:永磁电机牵引系统 | |
製造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参考资料: |
服务设施
厦门捷运1号线车站由广州捷运设计研究院设计,地下段採用全封禁止门,禁止门上方配有指示灯,线路板,本站,终点站和相隔站信息,禁止门下方配蓝光防跌落灯条。站台层还配备LCD车辆距离预告屏,本线和全线线路表,残疾人专用电梯,扶梯和自动扶梯。站厅层付费区配备询问室,付费区外设卫生间,购票机,检票机,安检设备和超市、商店等。
乘坐导引
导引标识
厦门捷运在各车站外一定距离处均设有主体颜色为蓝色和白色的站外捷运导引标识牌,车站每个出入口处均设有捷运车站的入口标誌,主体颜色为黑色和蓝色。出入口玻璃幕墙上有张贴行经该车站的线路及运营时间等信息。乘客可根据捷运导引标识到达车站出入口乘坐自动扶梯或通过步梯进入车站站厅。
车站站厅和站台内设有黑底白字的灯箱指示牌,注明乘车、售票、客服中心、出口、电梯等的位置信息。站台禁止门上方设有白底黑字并配有线路识别色的线路及站点信息板,根据站厅内的导向标识,乘客可选择正确的乘车方向。在站台区上方,设定有电子显示屏,上面会显示最近列车到站时间、下次开往下个站点的时间等信息。
票务指南
- 车票价格
厦门捷运实行限时里程分段计价票制。
起步价4公里(含)2元。超过4公里后,4-12公里(含),按每4公里加收1元计价(不足4公里按4公里计价);12-18公里(含),按每6公里加收1元计价(不足6公里按6公里计价);18-28公里(含),按每10公里加收1元计价(不足10公里按10公里计价);28-43公里(含),按每15公里加收1元计价(不足15公里按15公里计价);43公里以上按每20公里加收1元计价(不足20公里按20公里计价)。乘客一次从进闸到出闸的有效时限为120分钟。
厦门捷运1号线票价表

上述捷运票价仅限厦门本市行政区域内捷运线路票价,涉及跨设区市行政区域捷运线路段票价另行制定。
- 车票种类
厦门捷运实行一人一票制,车票介质包括实体票和电子票,车票种类主要包括单程票、纪念票、计次票、旅游票、易通卡等。
厦门捷运单程票

单程票:在发售当日、当站使用有效,为蓝色圆币式样。出闸时乘客须将车票插入闸机,闸机进行回收。
纪念票、旅游票:分一日票(首刷进闸后24小时内)、三日票(首刷进闸后三日内)、七日票(首刷进闸后七日内)。票价分别为15元、40元、90元。持票者在有效期内可不限车站、次数、里程数使用。
计次票:分15次、30次、50次三种,售价分别为60元、120元、200元。计次票在有效期内不限车站、里程数,按次使用。
e通卡:指由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按规定发行的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商业预付卡,包括普通储值卡、优惠储值卡。其种类与适用範围按照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网路电子票:通过移动手机客户端购买的车票,可通过客户端凭扫描电子票二维码进站。
- 购票方式
单程票购买:乘客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自动售票机上购买。
纪念票、计次票、旅游票购买: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服中心购买。
e通卡购买:以e通卡购买使用有关规定为準。
网路电子票购买:通过移动手机客户端购买。
- 优惠政策
- 持e通卡刷卡的,按票价的9折优惠。
- 厦门本市学生持学生e通卡刷卡的,按票价的5折优惠。
- 厦门本市65周岁以上老人持专用e通卡、福建本省70周岁以上老人持《福建省老人优待证》每日尖峰时段(早上07:00-09:00,晚上17:00-19:00)按票价的5折优惠,其余时段免费。
- 厦门本市的劳模、烈属、离休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持专用易通卡刷卡的,给予免费。
- 持现役军人(含武警)的相关证件,解放军的《离休干部荣誉证》、《军官退休证》、《文职干部退休证》,伤残人员的《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证》、《伤残人民警察证》、《伤残民兵民工证》、《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反扒执勤证》等乘车的,给予免费。
- 每名成年乘客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车。
- 使用厦门捷运手机客户端购买单程票,按票价的9折优惠。
文化特色
- 捷运标誌
厦门捷运标誌图案採用蓝、白、红三种颜色。红色部分的三角形图形来源于闽南传统红屋顶设计,给人以向上向前的趋势和意涵,同时又形似“厦”的闽南语发音首字母A。蓝(白)色部分的纵深动线形似“捷运”的英文Metro和“门”的拼音Men的首字母M。由此组成由中心放射四边的标识基础图形,形似捷运将厦门岛与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行政区紧密连线,寓意捷运使厦门从岛居型城市走向湾居型都市。厦门捷运标誌图案下方为中文“厦门捷运”及英文“AMTR”,其中“AMTR”全称为Across Mass Transit Railway。
厦门捷运标誌(双色版)

- 吉祥物
吉祥物“爱萌”是厦门捷运原创形象。“爱萌”的造型色彩是以厦门捷运LOGO红蓝色调为主,身上的蓝色代表厦门的天空与海洋,其头部以大海水滴为元素进行设计,象徵着汇聚包容;“爱萌”头部与捷运造型有机结合,突出厦门捷运行业特徵,头上的耳麦代表厦门捷运的谘询与服务职能。红色的披风体现了厦门人民的热诚、温暖、好客。整体造型显得吉祥、喜庆,凸显了科技感,与品牌标誌色彩呼应,强调厦门捷运品牌性,突出呈现拼搏进取的厦门捷运精神。
厦门捷运吉祥物“爱萌”

- 文化主题
厦门捷运各线路遵照“一线一景”的原则,一条线路确定一个文化主题,根据沿线环境及人文特色提取出主题色彩和文化符号作为各线路的识别色和识别标誌。车站装修的主题和色彩与线路文化主题和文化符号相呼应,以增强识别性。
线路 | 主题色(识别色) | 识别标誌 | 线路标誌 |
---|---|---|---|
1号线 | 闽南红(砖红色、橙红色) | 闽南古厝 | ![]() |
2号线 | 鹭岛绿(绿色) | 凤凰木(厦门市市树) | —— |
3号线 | 云天青(天蓝色) | 白鹭(厦门市市鸟) | |
4号线 | 蔚海蓝(蓝色) | 中华白海豚 | |
6号线 | 桃园绯(紫红色) | 三角梅(厦门市市花) | |
参考资料: |
- 旅游特色
厦门捷运1号线利用原有的高集海堤、集杏海堤进行改造,使捷运在这两段海堤上以高架和地面方式跨海行驶,并且利用集美火车站旧址进行改造,建成高架站集美学村站。在跨海段两侧,蓝天、大海、桥樑、轮渡、岛上建筑群等风景深受乘客喜爱,该跨海段捷运因此以“海景捷运”成为厦门的一道新风景线。
建设规划
在建线路
线路 | 起终点 | 线路长度 | 站点数 | 开工日期 | 预计开通日期 | |
---|---|---|---|---|---|---|
厦门捷运2号线 | 五缘湾 | 天竺山 | 41.6千米 | 32 | 2015.1.31 | 2019年底 |
厦门捷运3号线 | 厦门火车站 | 翔安机场 | 36.7千米 | 26 | 2015.12.28 | 2020年 |
厦门捷运4号线一期 | 后溪 | 翔安机场 | 44.78千米 | 10 | 2015.12.28 | 2020年 |
厦门捷运6号线一期 | 林埭西 | 新店仔 | 46.17千米 | 33 | 2016.12.30 | 2021年11月 |
参考资料: |
总体规划
依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6条线组成,总长度约267千米,共设车站139座,含换乘站18座;远景年线网由11条线路组成,总长度404千米,共设车站188座,含换乘站42座。
2012年5月11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覆了《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规划显示,2011~2020年,建设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共3个项目,总长度75千米。
2016年10月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覆了《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规划显示,2016~2022年,建设2号线二期、3号线二期、4号线和6号线一期共4个项目,总长度152.2千米,并对3号线一期东部局端改线。到2022年,形成5条线路、总长约224千米的轨道交通网路。
2017年10月3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公布《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16~2022年)环评公众意见徵询》。根据调整内容,第二期拟新增3号线三期项目,长约7.8千米,并调整6号线一期局部线路。

价值意义
厦门捷运的开通缩短了人们原有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沿线各重点功能区、综合交通枢纽、商贸区及居住区之间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繫。厦门捷运作为厦门的城市交通动脉,除了改变城市的交通结构,改善城市公共运输条件,还将改变传统居住观念,最佳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带动传统商圈的升级换代。(台海网评)
随着厦门市跨岛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厦门正朝着海湾型城市升级拓展,在这一进程中,厦门捷运扮演着新引擎和助推器的重要角色。厦门捷运将厦门本岛与大陆腹地联繫在一起,加速消除岛内外的心理隔阂,加速融合,为真正实现城市格局跨岛拓展、产业结构跨岛最佳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人文内涵跨岛提升、实现岛内外一体化提供坚实保障。厦门捷运还将带动商务、购物、文化、服务、教育、休闲健身、交通换乘等各类功能设施的布局和完善,最大限度让广大市民就近完成社会活动。(厦门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