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理记者会
总理记者会,通常指全国人代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见面会。始于1991年。国务院总理在人代会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已成为近年来的惯常做法,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2019年3月1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採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总理记者会
- 外文名:Prime Minister's press conference
- 起始时间:1988年
- 举行时间:一般在每年3月
发展历史
政府首脑举行记者招待会是新中国的一个传统,始自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之时。随着电视的普及和中央电视台1988年开始直播“两会”记者招待会,总理答记者问的场景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全国人代会闭幕当天举行总理记者见面会,最早可追溯至1988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三位副总理出席大会发言人举行的记者会,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199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受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邀请,跟记者见面;同年,港澳、台湾、外媒各有一次提问机会。也是从那时起,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总理记者会。总理记者会趋于常态化、制度化,是在1993年。
1988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全国人代会“公开举行”,还特别将全国人代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列入其中。
举行情况
举办地点 | 举办时间 | 届次 | 会议 | 出席总理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3年3月17日 | 第十二届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李克强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4年3月13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5年3月15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6年3月16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7年3月15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8年3月20日 | 第十三届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
北京人民大会堂 | 2019年3月15日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参考资料:
重点问答
总理怎幺回答?
总理记者招待会,一般只有总理本人出席。逢换届年,其也会邀请所有的副总理参加。即便出席,副总理也一般不回答问题。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筹备工作,主要由全国人大新闻组、总理办公室和外交部协同。
记者关注什幺问题?
每年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人民币汇率、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係问题、中日关係问题、人权问题、香港问题以及总理的自我评价等,都是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的问题颇为尖锐。
谁能获得提问机会?
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就是大会的新闻发言人,由其“点将”提问的媒体,招待会亦是以其名义向总理和记者发出邀请。
历年大会的新闻发言人,均由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多年来形成惯例。而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多由退休的外交部官员担任。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总理记者招待会一开始的设立初衷,更多的是为了招待国外的记者,让其了解我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外交官员的专业显然更胜任这一角色。
谁拿到了请柬?
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均以人大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向总理和记者发出邀请。
设定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个採访机会给境外媒体,让其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因此,在请柬发放时,会更多照顾外国媒体和港澳台媒体,在场地有限的前提下,很难满足每一家境内媒体的採访需求。
主要内容
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保持半岛和平稳定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
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 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
中美两国关係向前走的大趋势不会、也不应该改变
减税降费和简政、公平监管,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
两岸同胞走得越近越亲 两岸关係发展就会越好越实
对重点人群保障就业 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
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係稳步前行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 提升大病保险报销标準
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
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巩固中俄经贸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成果,向翻番目标迈进
以包容审慎的原则对待新业态、新模式
港澳台投资可参照、或比照适用外商投资法
消费当中还有很多制度性的堵点应当消除,有关方面要眼中有活
李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对三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