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霍皇后

霍皇后

霍皇后

孝宣霍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光女也。母显,即使淳于衍阴杀许后,显因为成君衣补,治入宫具,劝光内之,果立为皇后,史称霍皇后。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发动未遂政变,招致族灭,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者自杀。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

基本介绍

  • 姓名:霍成君
  • 别名:霍皇后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逝世日期:公元前54年
  • 职业:皇后
  • 死因:自杀

简介

霍皇后本名霍成君,是西汉名臣霍光与霍显(霍显本不姓霍,是后者笔误)的小女儿关于霍成君的记载,史书上少之又少,即使是汉书·霍光传里在霍氏灭门中,给了霍显很多笔墨,对于霍成君却只字未提。这件事情一直令人疑惑,霍家被灭族之前闹得满城风雨,霍成君和上官太后会没有反应(但可以知道上官太后保了霍家好几次,而且霍家被逼造反时也站在霍家一边),一直令人怀疑之后是否删除了史料。

立后风波

汉宣帝即位不久,準备册封皇后,群臣为巴结霍光,纷纷推荐霍成君。霍光是汉宣帝登上帝位的第一功臣,又权倾朝野,汉宣帝一直很害怕霍光(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便下了一道诏书,命人寻找自己过去用过的一把剑。群臣一见这道诏书,立马明白了汉宣帝爱惜旧物的意思,纷纷改口,上书请求立许平君为皇后。至此,许平君一步登天,当上了皇后。册封为皇后的第二年,许平君再次怀孕。孕期中得了妇科病,女太医淳于衍(女医淳于衍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奉命入宫治病,淳于衍的丈夫此时是一名掖庭护卫,天天值夜班,早就想寻找机会升官。于是要妻子去向霍氏辞行,趁机向霍光求官。
淳于衍如此这般把前因后果一说,霍氏便暗地里对淳于衍说:“如果你愿意为我做一件事,我也会回报你丈夫。”
淳于衍回答说:“但请吩咐。”
霍氏说:“我老公最喜欢小女儿,一心想让她显贵,这件事就有劳你了。”
淳于衍问道:“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医,能帮上什幺忙?”
霍氏说:“女人生孩子,往往九死一生,死亡率特别高。如果你能给许皇后下一剂毒药,那皇后就是我女儿的了,有我老公在,也不会有人找你麻烦。”
淳于衍一听出了一身冷汗,支吾道:“每次进药都会有专人先尝,不好下手啊。”
霍氏进一步晓以利害:“愿不愿下毒,全在你一念之间;事在人为,你要愿意下毒,总会有机会的。我老公权高位重,事成后谁敢挑他的刺?轻重缓急,请你好好掂量一下。”
淳于衍一听霍氏威胁的话都出口了,思忖良久,只好答应下来。
紧接着,淳于衍给许皇后开药的时候,捣了一剂附子。附子对孕妇是忌药。许皇后喝下这一剂药,顷刻之间“头岑岑也”遂加烦懑,崩”
“后人有上书告诸医侍疾无状者,皆收系诏狱,劾不道”,霍氏急了,担心淳于衍受不了刑讯逼供,逼急她,只好求助霍光。霍光一听大怒,斥责霍氏胆大妄为,想检举揭发霍氏,但毕竟是自己妻子,于心不忍,于是开脱了淳于衍。(毒杀皇后的罪证不明确,无法论罪,所以霍光才得以开脱淳于衍)
案子了结了以后,霍显决定把女儿送进宫中,宣帝立即明白了霍家的意思和想法,封其为皇后,并且专宠霍家小女儿。
三年后,霍光去世。对这位功高盖主的权臣,汉宣帝非常畏惧,霍光陪同一起出游的时候,汉宣帝常常有如芒刺在背。霍光既死,汉宣帝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接着立许皇后生的儿子刘奭为太子。听到这一讯息,霍氏气得吃不下饭,气得呕血,说道:“刘奭是庶子,怎幺能立他为太子?如果你生了儿子,反而只能做一个王了”霍显多次下令命女儿给太子下毒。(但事实上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霍成君是不可能下毒杀害太子的,因为霍杀人太过于明目张胆)。
霍光虽死,朝廷所有的要害部门仍然掌控在霍氏家族手中。霍禹继爵为博陆侯后,太夫人显改变了霍光生前自己设计的墓地规制而加以扩大。建起三个出口的门阙,修筑神道,北面靠近昭灵,南面越出丞墨。大肆装修祠堂,辇车的专用道直通到墓穴中的永巷,又幽禁平民、奴婢、侍妾来守护。还大建住宅,製造乘坐的辇车,增加饰有图案的绣花坐垫、把手,并涂饰黄金,又用皮裹着丝絮包住车轮,侍从婢女用五彩的丝带拉着显所乘坐的车,在住宅中游戏取乐。当初,霍光宠爱家奴总管冯子都,常同他商量事情,等到显守寡独居时,她便和冯子都通姦。而霍禹、霍山也同时修缮住宅,常在平乐馆跑马追逐。霍云每当朝会的时候,多次称病私下外出,带着很多宾客,在黄山苑囿中张围打猎,却委派奴僕代为上朝谒见,没有人敢谴责。而且显和她的几个女儿,不分白天黑夜地进出长信宫的宫殿中,没有限度。
宣帝开始一步步削弱霍家的权利,后来谋害许皇后的事逐渐泄露出去,霍显就和自己家的女婿及子弟们阴谋造反,阴谋泄露,宣帝将霍家诛灭殆尽。
接着汉宣帝又以霍成君毒害太子为由将其废掉,毕竟要废皇后还是要找个明确的罪证才行,(此时恰好有了霍成君毒害太子一事,估计是后宫妃嫔或者朝臣买通霍家下人一起乾的)再加上汉宣帝的当时对霍家的痛恨肯定宁信为真,霍成君刚刚立为皇后五年就被废,12年后汉宣帝又要将她迁至云林馆,霍成君自杀。
其实一开始霍氏有些奢侈的时候,徐福就上奏皇上不要让他们继续放纵下去,这样会让他们走入毁灭,一共上书三次,皇帝都不予理睬,霍氏被灭门后,告发者都受到了重重的赏赐,唯独徐福一开始没有赏赐,后来有人替徐福说话,皇帝才给了他很少的封赏。可以看出 霍氏被灭门也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皇帝早就想除掉他们,故意放纵他们,当他们引来众人不满时还逼迫他们造反,可见政治的阴暗,同样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功高盖主。
汉宫怨--之霍成君汉宫怨--之霍成君
人物简介
霍成君(约公元前83年—公元前54年),西汉名臣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的第二任皇后,史称霍皇后。

生平事迹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宣帝的元配许平君皇后被霍成君之母霍显毒死后,霍光将霍成君送入宫中为婕妤。次年(公元前70年),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婚后,帝、后感情很好。霍成君由于是豪门出身,再加上有一个愚蠢的母亲,所以出手很大方,她给下人的赏赐往往很多,与许后时的节俭相比甚为悬殊。霍光的长女嫁与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而上官太后正是霍光长女的女儿,也就是说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亲小姨,有这样的母族做支持,霍成君自然不必担心自己的未来,不过历史上往往越是这样的人结局越悲剧。
霍成君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宣帝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此前,霍光一直不同意给许广汉封侯,认为他是“刑余之人”,所以封他做了“昌城君”,但官职也是相当大的),立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刘奭为太子,显非常恼怒,甚至“恚怒不食,呕血”,并多次命令霍成君毒害太子。但因为太子的保姆常先试菜验毒,所以皇后挟毒而不得行(估计是不忍心也没这个胆量)。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七月,霍家发动政变未遂,招致族灭,霍光之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自杀。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遂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

真实年龄

关于霍成君的年龄,史书无载,但是肯定远小于上官皇后的年龄,对于她的年龄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推断:
1、许平君19岁被害的,而当时霍成君明显没有许人。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称呼表明成君已有字,(不过宣帝即位时并没有字)根据周礼,女子一般15及笄而字,但是由于汉朝早嫁现象严重,尤其是贵族女子,提前起字是很正常的。2、汉代女子适龄未嫁,肯定会引众人怀疑,家中其他人也不会不管此事。也就是说当时霍成君可能刚刚到了许人的年纪,也可能还不到年纪。汉代15岁前不嫁人是要罚钱的。3、霍成君立为皇后三年都未有子嗣,应该是年纪较小还未到生育年龄的缘故。

史籍记载

《汉书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孝宣霍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之)女也。母(霍)显,即使淳于衍阴杀许后(许平君),显因为成君衣补,治入宫具,劝光内之,果立为皇后。
初,许后起微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及霍后立,亦修许后故事。而皇太后亲霍后之姊子,故常竦体,敬而礼之。皇后轝驾侍从甚盛,赏赐官属以千万计,与许后时县绝矣。上亦宠之,颛房燕。立三岁而光薨。后一岁,上立许后男为太子,昌成君者为平恩侯。显怒恚不食,呕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后杀许后事颇泄,显遂与诸婿昆弟谋反,发觉,谐诛灭。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成侯夫人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霍后立五年,废处昭台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葬昆吾亭东。

历史疑点

综合霍成君的一生是不幸的,家族被灭族,自己也因此被废去后位,可以说也是个可怜的人。1、有人说是
如梦如幻,万事皆空,了无牵挂
她自己太愚蠢毒害太子被抓才有此下场,然而霍成君是否有可能毒害太子一直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原因就是《汉书》中的原话“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霍显让霍成君毒杀太子,霍成君就多次赐食给太子,由于保姆先尝食,所以霍成君才没有机会下手。先是从霍光传里可以看出霍显其实并非真正愚蠢之人,相反她能敏锐地发觉霍家不利的处境,所以找霍成君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小姐给太子下毒实在说不过去。其次下毒方法太过于光明正大了,完全不顾自身处境也有点说不过去。显更是让皇后下毒很多次。再次保姆每次都尝食,却没有事情,皇宫也没有任何动静。最后关于下毒这一点是在霍家被灭族之前就已被查出,但是霍显是不可能承认并且拖女儿下水的。2、再有一个谜点就是霍成君被贬后12年汉宣帝为何又要把她迁到云林馆,如果是为了折磨她那何需要在12年之后,若说宣帝忘了这件事根本不可能,霍家一直都是宣帝身上的阴影,霍皇后和太子现任的皇后、自己宠爱张婕妤又有很大的联繫,经常看到他们又怎会没有感想。但究竟是什幺原因呢?一直无人知晓。3、对于霍成君的记载,只有汉书,且只有短短几句,连句说过的话也没有,比如说霍光传里,曾经对霍氏灭门前众人的反应都有过描述,也写了霍光死后霍显和男人通姦、私改霍光陵墓、作风奢侈无度,霍家子弟家奴犯上,霍家女在宫中有失礼节,太后保住替霍家出主意的人,谋反前众女婿的反应,前皇后之死被人怀疑等。但此时对霍家最有价值和重要的霍成君却没有任何交代,而且霍家被灭族了以后她的心情反应如何也没有任何交代,同样这之后上官太后也没有了记载。4、如果皇后想对太子下毒是真的。对于史书中只记载过皇后多次受母亲之命下毒害太子,因为保姆尝食而作罢。但是没说害太子是她自愿的,也没说她一心想要置太子与死地。关键就是太子没死,而且保姆每次都尝食成君是知道的,所以成君真想杀太子也不会因此作罢,保姆尝食也没有什幺作用。所以可以推断为两种原因:一是皇后不忍心下手;二是皇后没这个胆量。

人物形象

对于霍成君,史书的记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即使连毒害太子一事,也是匆匆带过,而且没有任何多的描述,同样皇后做错事被废的例子陈阿娇当时就比较多的写了她当时的反应、情形,甚至连东汉郭皇后也记录了她心怀怨恨,除此之外很多获罪的妃子也是在行为、性格方面记录的比较详细。有人说史官惜字如金,我觉得未必,只要史官清楚的,都会很详细的记载下来,从而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
遐想
古代史官基本上都是记录皇帝言行以及一些国家大事的,所以对后宫诸妃嫔的记载只能通过皇帝以及众人皆知的事情进行记载。西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生过赤眉军火烧皇宫一事,所以很多关于后宫的史料也都被燃烧殆尽了,也难怪《汉书》最开始几乎全盘照抄史记了。再加上不同史官对一个权倾朝野的家族是有不同看法的,对于愚忠汉室的班固而言,他对霍光和霍显的看法也会影响到霍家的每一个人。霍成君毕竟作为元帝仇人的女儿,又因为对太子下毒之事被废,元帝对霍家很痛恨(到了成帝的时候才给霍家建墓),所以关于她的德行、优点很难被保留下来也是很自然的。虽然资料基本没有(这一点和郭圣通很像),但是从史料的记载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霍皇后除了出手大方以外真的没有任何让人指责的地方(这个出手大方其实也是对平民出身,又无势力依靠的许平君而言的,其实这些行为以一个贵族之女和汉朝当时比较强盛加上她受家人的影响、用钱收买下人、年纪又小、又有家世为她撑腰也不是很过分),即使是很想让她在后世留下不德名声的宣帝也找不到她有什幺缺点。包括嫉妒、骄傲、嚣张,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可以想像历史上的霍皇后并不像她母亲一样,反而是个品行不错的人。不仅如此她身为皇后的期间,宣帝也有不少孩子(所以以后宣帝选皇后时找了个没儿子的),除了太子以外,这些貌似都是许后死后才出世的,后宫也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直都比较平静。同样即使是宣帝假装恩宠于她,但是“颛房“一词指的是每夜都去她的房内,倘若宣帝很讨厌她的话,是不会夜夜去的,即便是为了讨好霍光,也可以几天一次的,可以看出霍成君至少是个不惹人厌的女孩。

霍水仙

天真烂漫的霍水仙(曹颖饰)的原型其实是西汉孝宣皇后霍成君, 剧中水仙被称为祸水其实是在暗示霍显为让霍成君做皇后毒死许皇后成为了霍氏灭族的导火索。在剧中水仙与男主角刘病已(孙耀威饰)8岁时相遇留下了美好回忆,十二年后两人在杜城再次相遇,并且一起共过患难,刘贺被废后,病已当上皇帝,水仙为救病已被人打下悬崖,后来病已被人换掉,同时霍水仙也失忆。结局最终是病已因为有愧于许平君而立平君为后,水仙表示支持他的决定。并向救过自己的药师王先生道谢。

点评

皇后的地位和自己的家族是紧密联繫的,母族势力的衰落势必会导致自身地位艰难。
西汉王朝从兴起到灭亡,能保全身家性命不过刘启妻子汉武帝生母王美人、九任帝刘贺祖母李夫人、十任皇帝刘病已的王皇后、十三任皇帝刘欣的亲娘丁姬4家而已,另外17家不是受到死亡或就是被流放。

影视形象

《乌龙闯情关》 (电视剧)《大汉枭雄》《琼珠碎却圆》《汉宫怨》(戏剧)《云中歌》(小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