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蛋白一个加号
正常尿液中有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白定量<150毫米克),普检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此範围则可检出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两个加号和三个加号的意思分别是指: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四个加号:尿蛋白>4.0g/L:++++;阴性或中性的情况: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準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澱粉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常见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 般 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但尿蛋白的多少不能反映病变得的程度,如肾小球 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 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尿蛋白一个加号
- 外文名:Urinary protein one plus
- 拼音:niaodanbai yi ge jiahao
- 相关检查:尿常规
- 其他表述:尿蛋白+、尿蛋白1+等
- +号释义:阳性
试验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正常情况下,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肾小体过滤过程中进入原尿,但这部分蛋白大多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而形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有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二种。定性检查是在尿液中放进试药或试纸,依其变色的程度来检查是否出现蛋白尿,定量检查则是调查一日份尿液中所含的蛋白量。从这些检查能了解肾机能是否有障碍。尿蛋白定性试验常通过半定量方式或加号方式检测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的多少,其结果可用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也可用数值表示,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範围为:
定性:
阴性,记为(-)
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对肾脏及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可进行早期排查,适用于健康人体检、尿中泡沫明显增多者、或者有水肿、腰痛、高血压等症状者,也用于评估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徵的疗效。
医学标记
(-)表示尿蛋白0.1g/L;
(±)表示尿蛋白在0.1g~0.2g/L;
(+)表示尿蛋白在0.2g~1.0g/L;
(++)表示尿蛋白在1.0g~2.0g/L;
(+++)表示尿蛋白在2.0g~4.0g/L;
(++++)表示尿蛋白在>4.0g/L。
阳性原因
1.病理性因素:
尿蛋白定性如果出现阳性结果,应引起注意并应进一步检查或複查。持续的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号较多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徵、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炎症、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等。出现的蛋白尿还可能是某些病理反应造成的,如:高烧、高血压、膀胱炎、尿道炎、肿瘤、骨髓瘤、输血反应等。
2.生理因素:
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如妊娠、剧烈运动后、受寒、精神紧张、体位变化、青少年快速生长期等;如尿液内混入了阴道分泌物或混入了精子,或被一些其他物质污染也可造成假阳性,应注意複查和观察。
3.其他因素:
偶然一次尿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应注意观察和複查,排除有关的生理因素,并请教内科医生或做其他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检查
实验室检查分为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準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定量检查
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脲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脲法最準确,最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徵。
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