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

2019年5月,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富源学校在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对其他学校形成“碾压”,理科全市前10名中占了6名。有家长怀疑该校部分学生为河北衡水中学等校高考移民,担忧破坏教育公平。

事发后,深圳市成立调查组,对富源学校是否存在“人籍分离”“高考移民”等问题进行调查。2019年5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对外省转入生转学条件进行排查。2019年5月12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网对该事件进行了通报,富源学校32人属“高考移民”,被取消在深报考资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深圳“高考移民”事件
  •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 时间:2019年5月
  • 涉事学校:富源学校

事件背景

富源学校成绩“逆袭”有两种办法:一方面从河北挖尖子生入广东户籍,在深圳高考;另一方面招广东的孩子,学籍挂在富源,送去衡水上课,再回深圳高考。
一个自称是2018届衡水中学毕业生的用户发帖说,其与富源2018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为同班同学。“户口迁移一事确有存在,并且是在高三是经过筛选确定的一些‘清北临界生’名单,即在河北省高考可能无法考入清华、北大,但在广东高考大机率可上清北的学生。”在广东报考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比在河北报考要低20多分。
富源学校一名高一学生说,班上的一名尖子生在2018年下半年被选到河北读书,“我们也不知道他什幺时候回来”。此外,一名富源往届毕业生表示,外面传说的“富源模式”属实,“河北的学生会在考试前一两天露面,考完就回河北”。
富源学校一名2018年毕业生家长说,其子所在的“超常班”是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班上有两名同学在高三去了衡水学习,2018年该班高考第一名的学生以659分被南京大学录取。

事件经过

在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成绩单中,深圳富源学校“异军突起”。在该次考试成绩排前10的13名考生中,有6人来自富源学校,超过深圳中学等四所深圳名校的总和;而全市前50名富源学校也占到13人,排名第二。
强烈的对比引起了众多关注与质疑。有家长表示,近三年富源学校的录取分数比四大重点高中低了近100分,加上该校学生成绩断层严重,该次突然“逆袭”应该是“高考移民”所致。

事件处置

事件发生后,深圳市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调查,深圳市有关部门证实,富源学校进入该次“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10余名学生均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注:高中)转入。而此前,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应外界质疑时表示,经核实,富源学校在深圳申请高考报名的学生均符合广东省高考报名资格。
2019年5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成立“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治理“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并于2019年5月10日前对从外省转入广东省普通高中学校就读的学生转学条件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其学籍、户籍转入是否合法合规。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对于查实的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以及违规办理高考报名的有关人员和单位,将依法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
2019年5月12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网对该事件进行了通报,通报内容如下:针对近日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深圳市富源学校部分高考学生涉嫌“高考移民”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调查组进行了深入调查,经约谈深圳市富源学校举办者及学校管理层、教职工,实地调查该校2019年高考报名学生中户籍从外省迁入广东省考生的学籍档案、在校学习记录、户籍迁移手续、转学手续、父母在我市缴纳社保记录等,现查实,深圳市富源学校2019年高考报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属“高考移民”,弄虚作假获取广东省报考资格。
根据《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9〕99号)等档案规定,对深圳市富源学校和涉事学生作出以下处理:
对上述32名考生,取消其在我市的高考报名资格,对深圳市富源学校予以行政处罚,核减该校2019年高中招生计画的50%;责成深圳市富源学校董事会作出深刻检查,责令深圳市富源学校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认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规範办学行为。
我们将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学籍和招生考试管理,採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高考移民”投机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坚决维护教育公平和健康的教育生态,营造公平有序的高校考试招生环境。
2019年5月14日,广东省教育厅讯息,为维护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有效治理“高考移民”,按照《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开展了治理“高考移民”专项行动。经查,全省共有33人不符合广东省高考报名资格,另有1人不符合报名所在市高考报名规定。

事件评论

遏制“高考移民”,追责还须“一严到底”。在打破户籍限制的同时,加强学籍监管,严防考生家长、中介机构、学校等联手造假,严惩“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造假行为,防止“套取”优惠政策,教育才会更加公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