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深圳公益救援队

深圳公益救援队

深圳公益救援队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SRVF),简称深圳公益救援队,前身为深圳山地救援队,由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于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发起,是一支自发组织,全部成员均为志愿者的民间专业救援团体,所有运作经费均为自筹。

深圳公益救援队自筹建以来就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大灾害回响工作,自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我队先后派出一百多人次,奔赴四川灾区开展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坚持灾区工作近一年时间,被四川省绵竹市授予“绵竹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9月经深圳市体育局批准,深圳山地救援队正式成立,并接受深圳市应急办、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等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深圳市义工联直属团体义工和福田区义工联的团体义工单位。2013年12月,由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深圳山地救援队正式独立注册为“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深圳公益救援队下设信息指挥中心、山地救援队、高空救援队、医疗辅助队、城市搜救队、水上救援队、特勤部、技术培训部、行政外联部、志愿者部等部门,所有队员均为志愿者,并对队员试行较强的纪律和规範化管理。历时九年的发展,现有385名队员,523名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年龄从17岁到60岁不等,代表了积极健康、充满活力、有社会责任、有公益热心的深圳市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深圳公益救援队
  • 外文名:Shenzhen Rescue Volunteers Federation
  • 成立时间:2008年7月

行动

自2008年建队以来,我队多次对广东省、深圳市乃至外省市发生的各类户外事故实施救援行动,共参与山野环境的救援行动和大型自然灾害救灾行动104次,帮助和营救身处困境的市民上百人,同时回响了2010年云贵旱灾;2013年雅安地震、汕尾潮南与英德水灾;2014年粤北水灾、海南风灾、云南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光明渣土坍塌事故;2016年湖北水灾等各种大型自然灾害的救援、救助工作。
我队各年度行动情况如下: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合计
队伍人数
131
145
192
234
323
312
342
385
救援(救灾)行动
5
3
5
8
7
20
30
26
104
联合演练
2
5
2
4
2
4
3
11
33
公益讲座
0
5
8
15
32
20
22
17
119
安全宣导活动
3
1
6
7
13
12
15
97
154
其他训练、活动次数
49
86
88
185
391
467
589
826
2681
活动参与人次
1060
1099
1696
3122
4893
4124
7623
10517
34134
集体义工服务次数
15
22
17
30
118
234
281
301
1018

部分案例

  • 2010年7月,云南大理市发生一起游客登山迷路失蹤事件,当地在组织3000人次进行了长达12天的搜寻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向我队求助;我队随即启动跨区行动机制,派出8名队员驰援,在进山第二天即发现失蹤人员背包,第三天即找到了事主的遗体。
  • 2012年7月23日,广东省年内最强颱风“韦森特”登入前的深圳,6名驴友被困风雨交加的南澳海柴角,其中一名驴友腿部受伤不能行动,由于地势险要,南澳派出所请求我队协助,我队迅速回响,出动34人,队员们冒着大雨轮流背负伤员,赶在颱风正面登入前一小时成功把6名驴友全部营救到安全地带。
  •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队于21日正式启动5RBW--灾难事故跨地区城市救援预警,当日即派遣8名队员组成的医疗小组携带近30万元的医疗物资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工作,分别在重灾区宝兴县城及其下辖灵关镇设立医疗点,并派出医疗队下乡共走访13个村组,接诊救治灾区民众约360余名。
  • 2013年8月,广东省多地暴雨引发水灾,我队积极快速回响,7天分六批共派出48名队员分别前往英德、潮南两个地区进行灾民安置、物资发放及医疗救助服务等救灾减灾工作,共106人次在后方信息平台协助前方做各种信息蒐集、整理及确认发布工作。此次行动共发放救灾物资50多吨,并为200多民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 2014年5月,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我队于8月4日启动【5RBW】【一级救灾】预警,派出一线救援队员3批次共41名队员,开展了包括生命搜救援、重伤员转运、灾情调查、紧急医疗救助、灾区心理辅导、应急物资发放、灾民安置、弱势群体关怀、消杀防疫、协助灾后生产自救等全方位的救援、救灾行动,
  • 2014年1月12日,一名在南澳尖峰顶登山的市民突发心脏病,一度昏厥,病情十分危急。当时正在附近拉练的22名我山地救援队队员接报后火速赶往现场,争分夺秒,用担架和扁带赶在天黑前将病人移送下山,最终经医院及时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深圳市公益救援队高度关注并启动队内预警,4月29日我队25名队员携带重逾2吨的破拆工具、医疗器械、药品、消杀防疫工具以及部分补给品,整队前往加德满都,第一时间前往中国驻尼泊尔领事馆、联合国尼泊尔总部、中国国际救援队基地了解灾情,并向联合国救援协调机构INSARG详细介绍我队情况,获得联合国现场救援协调中心OSOCC认可,成为中国民间第三只被认可的民间救援组织,获邀参加各国救援队联席会议,并被委派协同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加德满都西北部Dhading开展灾情调查和搜救工作。在这次国际救援行动中,我队队员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体现了中国民间志愿者组织的风範,也赢得了尼泊尔人民的热情礼遇。
  •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渣土收纳场发生重大滑坡事故;我队立即紧急派出先遣队和无人机小组前往总指挥部报导并参与救援工作。至2016年1月10日完成既定任务撤回市区,连续不间断救援509小时,前线共出动38个梯队(含先遣队)222人697人次,车辆102架次;共有72人255人次在后方指挥中心24小时为前线提供信息整理后勤支援保障服务。在近22天连续不间断的救援行动中,我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无人机侦查、生命搜救、废墟破拆及结构安全评估、医疗救助、遇难者遗体处理、防疫消杀、防汛备勤、后勤保障及救援物资发放、失蹤人员家属抚慰、动物救助等。
  • 2016年5月18日,一名市民在南澳排牙山登山时不慎堕入悬崖身受重伤。事发地地势险要,且伤患颈部高位骨折,救援难度极大,我队随即出动3个梯队共34名行动队员前往支援。当夜排牙山上不时有大风降雨天气,并一直伴有大雾,能见度极低,加上山路险峻,给救援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我队队员坚持以救援生命为己任,协同各方连续奋战17个小时,终于将伤患安全运送至山下,该市民后经抢救基本恢复正常,再次书写了用平凡的人生拯救生命的感人篇章。

联合演习

为提高在救援、救灾行动中的协调作战能力,我队十分重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合作。我队分别与深圳市120、110、深圳消防支队、深圳特警支队、广东省武警机动支队,户外事故高发区域当地的派出所、街道,以及广东省和内其他的民间救援组织建立了联动机制,并定期组织、进行联合演习,8年共举行各种联合演习33次。

赛事活动保障

在开展救援救灾工作的同时,我队积极坚持为深圳市周边各种大型民众户外体育赛事、户外活动提供保障,如连续多年承担了深圳市着名的百公里大型民众徒步活动、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事、大鹏新年马拉松赛、佛山50公里徒步、深圳红牛24小时越野挑战赛、深圳为爱奔跑盐田马拉松赛、为爱同行等知名赛事活动的应急保障和救援工作。8年里累计提供赛事、活动保障102场,活动保障人群超过60万人次。

安全宣导

作为一支公益志愿者队伍,我队平时的工作重心除了救援、救灾以及自身队伍救援技能训练之外,还非常重视在市民中开展安全知识宣导工作。8年多我队累计开展面向市民的公共讲座119场次,内容包括户外基本常识、野外环境下的各种危险识别、预防及自救互救、安全用电、预防恶劣天气灾害、地震安全急救知识、户外事故分析与户外风险管理等内容,讲课客群超过1万人次,并通过各项安全宣导活动向市民派发我队自行编制的《山野安全知识手册》,累计近五万册。
同时,我队积极开展各类公共安全知识宣传和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并深入到学校、社区,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减灾、防灾知识教育,累计开展各类社区安全培训活动154场次,累计客群2万7千人次。

社会服务

  • 2013年7月份起,我队承接了团市委与市城管局联合建设的梅林坳义工服务U站的日常服务工作,至今已在U站开展户外安全宣传服务工作百余次。
  • 同时我队还积极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有需要的政府机构、组织进行分享,先后为广东省武警机动支队、市消防特勤、市森林消、110接警中心、深圳市特警支队、市远程医疗队、南澳街道办、南澳派出所、市义工联、光明新区义工联以及部分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过公益课程培训。
  • 2013年8月,我队与深圳市120急救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我队队员开始在120救护车上见习,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在120急救车上见习实践的民间救援组织。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队已有540人次随120急救车出诊,救助病人563余人,累计服务时间4517小时。
  • 作为深圳市义工联和福田区义工联的团体义工,截止到2016年12月,我队已累计开展义工服务1018次,义工服务累计时间达82179.5小时。
  • 2013年我队联合大鹏新区南澳派出所设计实施了东西沖海岸线穿越线路救援标距柱项目,全线5公里共13根,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报警数量同比增长的同时出警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数报警迷路人员通过电话指导就可以顺利自行脱险。截止2016年12月,我队通过电话指导迷路人员脱困60余起。该项目计画在全市山野环境开展。

学习和交流

  • 深圳山地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先锋性和创新精神,务实工作。2009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山地救援课程的开发工作,经过长达近四年时间的研发论证,形成了国内首个具备完整体系的山地救援初级课程。课程经过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四次的专家评审最终获得认证通过,并于2013年5月份起在全国各地的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进行推广,目前已经在全国18个省市开展了33期该课程的教学,培养了700多名山地救援专业人员。
  • 我队还非常重视向国内外先进救援组织与机构的学习和交流,採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吸收先进技术与理念。队员们自己掏腰包,多次参加国际野外医疗协会WMAI、国际IRATA绳索协会、美国心脏协会AH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IRIA、美国山地救援队,以及包括中国国际救援队地震、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中心、中国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在内的各种救援课程,并分别邀请来自北美野外医疗协会、美国山岳救援协会、法国布里昂松登山嚮导协会、台湾山难救助协会、香港民安队、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深圳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香港义务郊野搜寻队等机构的专家为我队授课。
  • 自2009年,我队连续五年承办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全国山地救援技术研讨会”,与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伍进行交流与学习。
  • 自2008年起,我队连续9年参加香港民安队山岭安全宣传日活动,向民安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从2014年起,每年派队员前往参加观摩民安队的集训,是国内唯一获邀参加其训练的救援队。
  • 我队是国内首个将国际野外医疗协会(WMAI)课程引入队内培训系统的救援组织。该课程的引入,极大提高了我队在医疗急救方面整体的能力,队内现有5名大陆地区师资。
  • 2014年6月,我队派观察员前往比利时观摩代表世界最高绳索救援技术水平的大赛Grimpday,并参与了赛事的组织工作,是国内首个参与该赛事的救援组织。2016年10月,我队派9名队员参加台湾《2016桥》国际绳索技术比赛,是大陆首支参加该赛事的队伍。

队伍建设

  • 我队自建队初期,就坚持不懈抓队伍的管理建设,确立了以準军事化管理为手段,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为主旨的建设方针,在不断强化技术能力的同时,以打造国内优秀专业救援志愿者队伍为己任。
  • 2012年,我队开始由单一山野地形救援组织向城市综合型救援队方向转型,确立了按照联合国INSARAG(国际搜寻与救援谘询团)国际城市轻型救援队认证标準的建设目标,分别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共派出81名队员参加并全员完成、通过了国家地震局初级地震救援技术培训课程,2016年派出42名队员参加并全员完成、通过了国家地震局中级地震救援技术培训课程,为我队向城市综合救援队转型夯实了基础。2016年在此基础上我队已开始组建一个90人的中型灾害救援队。
  • 同时我队还积极与相关专业组织、协会开展合作,引进人才,在原有山地救援队基础上,陆续组建了高空技术救援队、水上救援队、医疗辅助救援队、无人机搜救组、搜救犬小组、应急通讯小组等专业队伍,并持续开展相关技能的训练工作,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016年1-12月 各专业队伍训练汇总数据
序号
专业队
次数
人次
备注
1
山地救援队
25
382
2
城市搜救队
28
303
3
高空救援队
31
301
4
水上搜救队
11
63
5
医疗辅助队
38
1099
6
无人机小组
6
45
7
搜救犬小组
两人两犬,累计训练时间为:358小时
合计
139
2193

随着各分专业队伍的体制能力建设,我队将继续向国内一流民间专业救援队的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称号和荣誉

  • 2008年12月,四川省绵竹市授予“绵竹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 2009年8月,深圳市福田区义工联登记成为团体义工单位;
  • 2010年1月,深圳市应急办授予“深圳市山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
  • 2010年10月,福田区人民武装部授旗:“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武装部山地救援队”;
  • 2010年11月,感恩深圳-第二届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深圳十佳实施公益项目”;
  • 2011年2月,荣获第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团队奖”;
  • 2011年4月,获中国登山协会批准挂牌成立“中国深圳山地救援培训基地”;
  • 2011年6月,深圳市红十字会批覆在我队基础上组建深圳红十字救援队;
  • 2011年8月,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
  • 2012年4月,南澳街道应急办联合成立南澳山地救援分队;
  • 2013年6月,注册成为深圳市义工联市直属团体义工单位;
  • 2014年1月,受聘请成为深圳市福田区义工联第四届理事单位;
  • 2014年6月,获得2014中国首届国际山地救援技术交流赛第二名;
  • 2014年9月,广东省地震局授予“广东省地质救援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 2014年10月,获得中国山地救援交流赛(新疆)第五名;
  • 2014年12月,我队实施的减防灾社区推广项目获得全国志愿服务项目银奖;
  • 2014年12月,荣获第三届福田区义工服务区长奖 “十佳义工组织”;
  • 2015年6月,获得中国山地救援交流赛(张掖)第三名;
  • 2015年9月,荣获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优秀参展机构”;
  • 2015年9月,获得首届野外急救大赛冠军;
  • 2015年12月,荣获福田志愿服务金红树奖—丛飞奖;
  • 2015年12月,荣获责任中国2015公益行动奖;
  • 2016年3月,荣获深圳市“学雷锋纪念日”暨第十一届义工节主题活动金奖;
  • 2016年5月,获选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 2016年6月,获得2016年中国国际山地救援技术交流赛团体第四名;
  • 2016年6月,获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认定;
  • 2016年6月,荣获2016年中国登山协会优秀山地救援队;
  • 2016年6月,成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委员会发起委员单位;
  • 2016年6月,成为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委员单位;
  • 2016年9月,获选深圳慈善事业联合会理事会员单位
  • 2016年9月,荣获第三届鹏城慈善奖“鹏城慈善典範机构”;
  • 2016年12月,荣获第三届金媒奖“公益突出贡献团队”;
  • 2016年12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相关资质

截止至2016年
  • 共有1名队员持有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深圳市应急管理专家称号;
  • 共有81名队员持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颁发初级地震救援技术培训证书;
  • 共有42名队员持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颁发中级地震救援技术培训证书;
  • 共有5名队员持有广东省地震救援第一回响人;
  • 共有6名队员具有民政部应急救援员师资称号;
  • 共有2名队员具有民政部应急救援员考评员称号;
  • 共有1名队员持有中国民政部国家紧急救助员三级证书;
  • 共有23名队员持有中国民政部国家紧急救助员四级证书;
  • 共有1名队员持有中国红十字讲师证书;
  • 共有11名队员持有IRATA国际绳索技术作业协会颁发的技术证书;
  • 共有4名队员持有赛为公司颁发的IRATA国际绳索技术作业证书;
  • 共有38名队员具有医疗从业人员资质或医疗背景(包括骨科、内科、急诊科、麻醉科、妇产科、全科、中医全科、护理科,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学硕士1名);
  • 共有1名队员持有国际野外医学会WAMI颁发的主任导师资质;
  • 共有4名队员持有国际野外医学会WAMI颁发的导师资质;
  • 共有5名队员持有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导师资质;
  • 共有3名队员持有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资质;
  • 共有50名队员持有北美野外急救医疗协会WMA颁发WFR\WAFA\WFA相应资质;
  • 共有12名队员持有美国心脏学会AHA颁发的生命支持导师(AHA BLS)证书;
  • 共有9名队员持有美国心脏学会AHA颁发的高级生命支持导师(AHA ACLS)证书;
  • 共有40名队员持有美国心脏学会AHA颁发的基础生命支持(BLS)证书;
  • 共有36名队员持有美国心脏学会AHA颁发的拯救心脏生命支持(HS)证书;
  • 共有18名队员持有欧洲急救与复甦委员会颁发的ERC中级证书;
  • 共有23名队员获得香港拯溺协会颁发的手力急救证书;
  • 共有27名队员获得国家初级按摩师资质;
  • 共有329名队员持有初级救护员资质;
  • 共有2名队员持有国际搜救教练联盟IRIA颁发的激流救援IRIA-RESCUE4专家级签证师资证书;
  • 共有4名队员持有国际搜救教练联盟IRIA颁发的激流救援IRIA-RESCUE3技术教官证书;
  • 共有2名队员持有国际搜救教练联盟IRIA颁发的岸际救援资质;
  • 共有4名队员持有国际搜救教练联盟IRIA颁发的机械充气救生艇操作技术教官证书;
  • 共有1名队员持有国家级攀岩裁判资质;
  • 共有3名队员持有国家一级攀岩裁判资质;
  • 共有3名队员持有国家级攀岩教练员资质;
  • 共有5名队员持有中国登山协会CMDI中国登山高级人才资质;
  • 共有14名队员持有中国登山协会初级山地救援技术讲师资质;
  • 共有6名队员持有中国登山协会户外师资班资质;
  • 共有1名队员持有中国登山协会营地指导员师资班资质;
  • 共有31名队员持有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户外教练资质;
  • 共有25名队员持有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颁发的青少年成长计画导师(YDP)资质;
  • 共有37名队员持有《业余无线电操作证书》;
  • 共有2名队员持有台湾米亚桑户外中心颁发的第一搜寻人员(SFR)证书;
  • 共有10名队员持有Leave No Trace(LNT) 环境最小冲击法则培训证书;

相应培训课程

基础绳索技能课
国际工业绳索技术作业协会IRATA 1、2、3级绳索救援课程
国际野外医疗协会 第一回响人WFR、高级野外急救员WAFA、野外急救员WFA课程
美国心脏协会 基础生命支持BLS、拯救心脏HS 课程
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 课程
国际青年奖励计画 YPD 课程
人社部国家紧急救助员4级、3级课程
国家初级救护员课程
中国登山协会初级山地救援课程
减防灾社区推广课程
初级山艺课程
中级山艺课程
山艺领队课程
基础攀岩课程
高级进阶攀登课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