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藏图书馆
北京华藏图书馆成立于2007年8月,是按照《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第十一条之规定“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的精神,依法登记注册的国内民办首家国学主题公益图书馆。本馆以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文化、教育、慈善三大志业,现收藏了儒释道、中医、哲学、人文、社科、时尚、民俗、历史、心灵、文学等图书二万余册供读者借阅。本馆除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传统文化相关书籍外,每周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及读书共学活动。期望通过图书借阅及活动开展,唤醒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发起止恶行善之广大心、平等尊重之悲悯心、健康进取之精进心,导引大众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係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京华藏图书馆
- 类别:图书馆
-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交大东路31号院质量管理学院110室
- 竣工时间:2003年
馆号
智慧如花
静虑入藏
—— 北京华藏公益图书馆
静虑入藏
—— 北京华藏公益图书馆
华藏曆程
北京华藏图书馆起初叫三学读书会,成立于2003年。
2007年8月,理事长滕树琴与朋友们一起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北京华藏图书馆,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以国学为主题的公益图书馆。
图书馆以“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收集了儒、释、道、中医、民俗、心灵、文学等图书2万余册,适合各种年龄借阅。同时,每周还定期举办国学、茶道、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公益课程。
2008年。华藏“社区连锁图书馆”项目,在由世界银行、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中胜出并获资金支持。
2009年。开始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种子”的培训,第一批种子老师结业,国学弘扬活动开始进入学校和社区。
2010年。华藏走进外企“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种子培训工程”在首都”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中获得政府购买,成为全市16家“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场馆”之一,并被评为3A级社会组织。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种子“参学之旅”正式启动,形成集讲座、共学、游学等为一体的完整教学模式。
2011年,除继续巩固和拓展以往的成绩外,受邀参加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城乡社区数位化学习协作会”并在会上发布了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社区推广工程”。以孝道、茶道、书道、武术太极、心灵成长、中医养生、亲职教育为主要内容,期望以此加强社区传统文化的建设,为构建学习型社区贡献力量。
同年,华藏提交的“立足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专家组评审,正式立项。
2012年,华藏编着的《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华藏〈三字经〉践行教材》《华藏〈孝经〉践行教材》成为“全国城乡社区数位化教育(CCDT)培训推荐教材”。
……
几年来,华藏图书馆不断开拓创新,研发了融汇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理念的“学行教”立体学习法,并在“中华茶道”、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种子培训工程”等多个项目中尝试进行模组化、标準化教学,为培养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人才建立了系统的教学及考核标準。为企业设计的服务项目也为国学服务社会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建立了具备可操作、可複製、可延续的项目模式。
公益课程
实体课程
每周一上午
楞严经诵读
楞严经诵读
每周三、四、五晚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药师经细读分享会
周末零帕沙龙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药师经细读分享会
周末零帕沙龙
每周六上午、下午、晚上
《大学》共学
阿含经与解脱道 日本佛教大学佛学博士杨笑天讲
中医按摩基础班
《大学》共学
阿含经与解脱道 日本佛教大学佛学博士杨笑天讲
中医按摩基础班
每周日上午、下午、晚上
明师访谈
周易人生智慧
《瑜伽师地论》共学
明师访谈
周易人生智慧
《瑜伽师地论》共学
共学活动,都由华藏免费提供相关书籍。
还有更多活动,仅对志愿者开放。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交大东路31号院学慈楼110室
北京华藏图书馆
网上平台
所有视频由华藏自己录摄和后期製作。有的製作时间非常长,《宗性法师唯识学研习指要》达9个月之久。全部完整上传到优酷,方便大家学习。
华藏优酷视频公益学习平台

其他实践
华藏弟子规
2008年,华藏图书馆就开始着手编辑“国学经典践行教育丛书”。华藏弟子规的第一个版本,仅仅是一本拼音诵读本,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
华藏种子老师们在社区、学校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共同编写了一份教材,也就是华藏《弟子规》的第二个版本。自09年1月于内部推出后,供不应求,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是这个系列的最新版,也就是第三版。2013年4月出版。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城乡社区数位化教育(CCDT)培训推荐教材。
5年的时间,5年的积累,离不开华藏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以北京市劲松三中为例。从09年开始,受学校的委託,华藏图书馆就在该校开始《弟子规》的课程了。后来2010年又请王冉老师(北京市劲松三中历史教师,首都师範大学历史学硕士,华藏种子老师)作为第二版的编校。
曹琳,北京市实验二小老师,华藏种子老师。2010年6月在一年级的结业式中,所带班级以节目的形式,在人民大会堂向全校师生汇报学习华藏《弟子规》的心得,得到嘉宾好评及领导讚许。
《弟子规》作为一部童蒙养正的经典,虽然只有短短的千余字,但言简意丰,精要地为我们指出了为人子弟应秉行的待人接物等礼仪规範。待人上,指出了人人应遵循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泛爱亲仁等伦常道德。接物上,提示我们要落实饮食有节、穿衣有时、起居有常、行动有则的规範。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全书共29课,每课学习内容包括:古文原文、拼音、解字释义引申、典故、导行、範例、每周学礼、拓展训练。构成了从释义到践行的完整教学环节。每周上一课,系一年的课程。
由于《弟子规》是古代作品,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不合当今时宜,在编写时进行了说明和辨析。在批判继承中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文化,使其起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引导作用,传承中华文化。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实用性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操作方法,老师、学生、家庭全方位参与,属综合性“立体”教材,可作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参考书、德育老师的教学用书,或家长和学生的学习辅导用书,亦可作为其他国学推广机构的参考用书。
《大学》云:日日新,又日新。对于文化典籍,我们应该抱着不断完善的态度,力图让其成为提升人格和德行的有益参考。
华藏弟子规2013版
华藏种子老师们在社区、学校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共同编写了一份教材,也就是华藏《弟子规》的第二个版本。自09年1月于内部推出后,供不应求,并进行了多次的修订。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是这个系列的最新版,也就是第三版。2013年4月出版。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城乡社区数位化教育(CCDT)培训推荐教材。
5年的时间,5年的积累,离不开华藏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以北京市劲松三中为例。从09年开始,受学校的委託,华藏图书馆就在该校开始《弟子规》的课程了。后来2010年又请王冉老师(北京市劲松三中历史教师,首都师範大学历史学硕士,华藏种子老师)作为第二版的编校。
曹琳,北京市实验二小老师,华藏种子老师。2010年6月在一年级的结业式中,所带班级以节目的形式,在人民大会堂向全校师生汇报学习华藏《弟子规》的心得,得到嘉宾好评及领导讚许。
《弟子规》作为一部童蒙养正的经典,虽然只有短短的千余字,但言简意丰,精要地为我们指出了为人子弟应秉行的待人接物等礼仪规範。待人上,指出了人人应遵循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泛爱亲仁等伦常道德。接物上,提示我们要落实饮食有节、穿衣有时、起居有常、行动有则的规範。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全书共29课,每课学习内容包括:古文原文、拼音、解字释义引申、典故、导行、範例、每周学礼、拓展训练。构成了从释义到践行的完整教学环节。每周上一课,系一年的课程。
由于《弟子规》是古代作品,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不合当今时宜,在编写时进行了说明和辨析。在批判继承中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文化,使其起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引导作用,传承中华文化。
《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实用性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操作方法,老师、学生、家庭全方位参与,属综合性“立体”教材,可作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参考书、德育老师的教学用书,或家长和学生的学习辅导用书,亦可作为其他国学推广机构的参考用书。
《大学》云:日日新,又日新。对于文化典籍,我们应该抱着不断完善的态度,力图让其成为提升人格和德行的有益参考。

华藏茶道
泡茶

教学

品茶

华藏人员
华藏创始人、理事长:滕树琴
理事长滕树琴

四川资阳人,1997年定居北京。2001年皈依惟贤长老,法名正根。2003年创办三学读书会
,开始系统地进行传统文化尤其佛学文化的弘扬,并开始整理恩师的开示录音,编辑出版相关书籍。
2007年与朋友们一起在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北京华藏图书馆,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以国学为主题的公益图书馆。
北京华藏公益图书馆馆长:黄汉礼老师
黄汉礼老师

1980年生,广西北海人,自幼喜爱中华传统文化,习周易,研佛理。2003年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艺术学院。
2008年加盟华藏事业,常年主持华藏图书馆公益活动,经常受邀到高校、企业及社区进行讲学。现任北京华藏图书馆理事、馆长,《华藏》杂誌责编。
主编:《华藏〈弟子规〉践行教材》《华藏〈三字经〉践行教材》《华藏〈孝经〉践行教材》《华藏〈茶道〉践行教材》《华藏〈周易〉践行教材》等。主要研发课程:周易人生智慧、中华茶道修心启智系统课程、慈爱灵性修炼等。
重庆华藏公益书院院长:耿宏慧老师
自幼受家庭影响,熟读医典及传统文化典籍,于重庆大学上学后,更是对佛教文化情有独钟。

2007年开始从事佛教教育工作,在重庆佛学院主讲唯识学及因明学,并创办重庆华岩内学研修中心,以古印度五科佛学(瑜伽、般若、阿含、戒律、部派)针对四众的办学方向,颇具古印度特色。
2011年调至云南佛学院工作,主讲《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等般若经典及《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同年在北京华藏讲堂进行中医和佛学讲座。主张学佛者当通五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内明),以内明为究竟,其他四明为方便,真俗圆融,不取不捨,为现实人生服务。
在佛学院工作期间,因见佛教信众普遍身体很差,为疾病所缠绕、痛苦不堪,因而激发大悲心,重拾幼时所读医典,发愿为大众解除身心疾病,获得身心健康。于是刻苦研读《伤寒》、《金匮》、《素问》、《灵枢》、《难经》、《四圣心源》,并系统学习黄元御医学体系。多年来,曾治癒B肝、糖尿病、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肾衰竭、视神经萎缩、不孕症、三叉神经痛等众多疑难杂症多起。在圈内影响甚大。
华藏种子老师
刘范东老师:

常院良老师:

徐小英老师:

王芸老师:

华藏志工
王冉老师:北京市四中历史老师,首都师範大学历史学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