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Private University,或称民办大学)是指主要由民间资本所维持经营的大学,一般是指由非地方或者中央政府投资,全部或者部分的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大学的经营而非公共资金,而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大学。私立大学的学费是公立大学的三到四倍。其主要经费来源仰赖学费、捐款、募款等非政府资金,以维持其独立非营利组织之特性。然而私立大学接受政府资金亦属寻常,如美国康乃尔大学有四座学院仰赖联邦政府的补助,“威胁”缩减政府补助亦能改变哈佛大学的既定政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私立大学
  • 外文名:Private University
  • 或称:民办大学
  • 例如:中国第一所民办现代大学东吴大学
  • 创立者: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设立

区别

私立大学与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是投资方的不同,公立大学由国家财政拨款,私立大学由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设立。因此,在收费上私立学校要比公立学校高一些。此外,投资主体的不同导致两者教学方向的不同。公立大学由国家拨款,承担国家高等教育的使命,偏重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而私立大学依託市场生存,设立课程面对市场需求,课程设定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是其生存的保障。

历史传统

世界各国几乎都有私立大学的存在,且往往在声望、数量方面,成为一国高等教育的主流。由于西方大学起源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故欧美大学的建学基础更倾向民间资金,发展较为独立自主。亚洲(日本以外)私立大学的发端,则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东来的基督宗教教会大学为主,影响力亦最为庞大。

美国、日本与韩国

私立大学领衔了美国的顶尖高等教育,因为资金方便活用,且校友及企业乐于捐款,并与公立大学同样享有政府补助。在奖学金的资助下,私立大学往往垄断最优秀的青年生源。以大学部而言,美国排名前20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其校友、教授囊括全球绝大部份的诺贝尔奖,比如8所常春藤盟校以及芝加哥大学、史丹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
在日本,关东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与东京大学齐名,关西有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与京都大学齐名。东京圈的上智大学、明治大学、法政大学、立教大学、中央大学(日本)等,也是政商精英、社会名人的摇篮。国际基督教大学的毕业生深受联合国机构爱用,吸引两名日本公主破例就读。学习院大学是人尽皆知的“皇族大学”,国学院大学、皇学馆大学则肩负神道教的学术使命。
韩国排名前15强的大学,有10所属于私立大学。而合称“SKY”的3所最顶尖大学,S—首尔国立大学、K—高丽大学、Y—延世大学,也包含两所私立大学:高丽大学(K)和延世大学(Y)。

中华民国时期

名校勃发 (1900-1929)
中国第一所民办现代大学东吴大学,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成立,曾颁授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民办大学作为主力,且皆未向中央政府注册(北伐结束前,中华民国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分割统治),董事会拥有充分的自主性。经营至今,未遭废止者,皆已成为当地有数的名校。
基督新教设有:
东吴大学
燕京大学
齐鲁大学
圣约翰大学
金陵大学
沪江大学等共十三所。
天主教设有:
辅仁大学
震旦大学
津沽大学等多所。
本地中国人自办的有:
中华大学(武昌)
中国大学(北京)
朝阳大学(北京)
复旦大学(上海)
大同大学(上海)
南开大学(天津)
厦门大学(厦门)等。
国家监督(1929-1949)
1929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统一中国,进入训政时期。当局陆续颁布《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与《私立学校规程》,全国的民办大学被纳入体制管理。自此开始,各校校名须冠以私立两字,此外,亦被要求开设“共同必修科目”。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明文规定“全国公私立教育文化机关依法律受国家之监督”。
歧视打压(1949-)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中国国民党鑒于1946年后饱受学运骚扰的经验,对于私立大学,乃全力打击。从早期禁止私立大学以地名作为校名的歧视政策,以“开发道路”分割、削减辅仁大学的校地,直至企图託言“公共建设”拆除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等等,皆为显例。
1974年,当局颁布《私立学校法》,强迫所有民办学校登记为“财团法人”,并对董事会、财务、收费事务作出严格规定。虽为法人,但终因《私立学校法》的压制,私校实际上成为中华民国教育部属下的“私立公机关”。政府既监督董事会,又架空董事会,将私立大学比照公立大学管理,与美国、日本政府以资金援助私立大学的实况不同。,政府给私立大学极少的资金补助并限制私立大学的收费标準。
迄今,公立大学依旧垄断“私人捐款的免税奖励”,对私立大学的募款更形不利。

现况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地区的私立大学在1949年建国后成为公立大学,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界被公立大学垄断。直到1980年代,政府开始允许民办高校的建立。1987年创办的仰恩大学是大陆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私立大学。截至2007年5月,中国大陆地区已有295所国家承认的可以颁发毕业证书的民办高校。同时,还存在着普通高等院校与民间力量合作建立的独立学院。
民办高校的师资设备一般逊于公立大学。不一定有严格的审核和监督,而且学历不一定被承认。例如截至到2005年,各种民办大学总数超过1000所,然而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只有239所,其中25所为本科学历,其它为专科学历。同时,学生不能因为就读这些学校而改变户口。

台湾地区

早期联考制度之下,学生选填志愿时,若非地域与特殊科系需求(如:不愿离开台北地区),除却少数科系(如:辅大英文系、东吴法律系),多以公立大学作为优先选择,其次才考虑私立大学。在1990年未实施学院升格之前,台湾仅有东海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以及几所私立文理学院。
现今,历史悠久,或由企业兴办的私立大学,在评鉴、排名、教研水平与学生素质方面,仍可抗衡资金无虞的国立大学。
东吴大学在法学、德语、日语、政治学与会计学的学术、社会声望依然少有国立大学可与之比美。
实践大学的设计学院为《美国商业周刊》评为60所世界首选设计学校之一(仅成功大学与之并列)。
辅仁大学(尤以欧洲语文、博物馆学见长)、长庚大学(尤以医学、理工见长)已先后于2006年、2008年先后获评世界前500名,同一时期,仅有2.53%的国立大学有能力进入世界大学排名。
元智大学已在2012年进入大学排名世界前400名。
逢甲大学以理工科目见长,尤其于资电相关科系。2015年QS世界排名计算机科学领域,该校排名世界371位,私校第一。
铭传大学、世新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在传播领域可与国立政治大学比肩,铭传大学之亚太排名亦高于该校。
2015年QS亚洲排名
大学
县市
213
辅仁大学
新北市
78
长庚大学
桃园县
171
逢甲大学
台中市
201
铭传大学
台北市
286
东海大学
台中市
282
东吴大学
台北市
淡江大学
新北市
210
中原大学
桃园县
250
元智大学
桃园县
大同大学
台北市

香港地区

在香港,私立大学并不如公立大学普遍,只有香港树仁大学(仁大,未升格前为香港树仁学院)较为着名。恒生管理学院、东华学院等亦有开办学士学位课程,故亦可视为私立大学。

日本

日本私立大学可以从国家接受少部份经常性补助费,但其营运主要还是以学费与校友捐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公司、财团设立的私立大学,则有来自设立者的资金挹注,但不受国家的任何经常性补助。一般而言,私立大学的学费较公立大学(含国立、县立、市立等)高,理科又比文科更加昂贵。但也有一部分的私立大学学科/学系的费用比公立大学便宜。
在部份西方世界,有将三年制的大学课程缩短为两年即可毕业的制度。此制度虽然有减少学生经济负担、可以儘早就业的优点,但也有影响教学品质之虞,于日本,仍然只有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实施此制度。此外,公司设定的训练学校、地方自治体设立的学校法人(公立民营大学),也被称为私立大学。东方日本全国有4分之3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