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胡懿勛

胡懿勛

胡懿勛

胡懿勛,祖籍南京市。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範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专事中国美术史、艺术评论、艺术市场研究与实务工作二十余年,历任艺术顾问、资深策展人、科研项目负责人。曾任职于台北典藏艺术杂誌、画廊等艺术顾问、前瞻公共关係事务所艺术专案部,1985年任职台北历史博物馆展览组、研究组担任文物鉴定、策展、研究、教育推广等工作,并负责“数字典藏计画”第一期数位化资料库建置。于台湾淡江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辅仁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担任艺术课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懿勛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台湾桃园
  • 性别:男

教育经历

2001.9~2005.9 南京 东南大学 艺术学系 博士(PH.D)
1991.9~1993.12 台北 国立艺术学院 美术研究所 文学硕士(现为台北艺术大学)
1985.9~1990.7 台北 国立艺术学院 美术系理论组 艺术学士(五年制)

策划展览

1.台湾百年摄影展1997年;
2.赵二呆纪念展1997年;
3.汉代文物特展1998年;
4.海峡两岸齐白石收藏展1998年;
5.林智信迎妈祖版画展览及图录出版,台湾省立美术馆(文建会委託)1998年;
6.汉代文物台南巡展(台南市吴园艺文馆)1998年;
7.吴冠中画展1998年;
8.金门古文物调查(教育部专案)1997~1999年;
9.金门古文物特展1999年;
10.台闽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1999年;
11.文字形意象—中国文字的艺术表现特展1999年;
12.中国文学与美学研讨会历史博物馆、高雄师範大学共同主办(1998年12月);
13.中国文学与美学研讨会历史博物馆、高雄师範大学共同主办(2000年4月);
14.国科会设定人文学研究中心计画(国科会申请案)2000年;
15.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展2001年;
16.“国家型数位典藏计画”史博馆书画类负责人2001年;
17.楚文化展览2001年;
18.遗珠―薛万栋纪念展(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特聘策展人)2006年;
19.婆娑之眼―国姓爷足迹文物特展(台南市文化观光局特聘策展 人)2007年4月;
20.郑成功文物馆馆藏文物展(台南市文化观光局特聘策展人)2007 年4月;
2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初级市场比较研究2007年7月~2009年;
22.中国泥人博物馆数位化设立、泥人产业运营泥人创意产品开发谘询项目,2011年

学术着作

1.《两岸视野——大陆当代艺术市场态势》,台北:艺术家杂誌社出版,2011年2月。
2.《中国古代绘画的知识考古》,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3.《中国古代女性图像谱系》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初版。
4.《赵松泉―何日归农》口述历史丛书5〈前辈书画家系列〉,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4年12月初版。
5.《国科会设定人文学研究中心计画》 撰写人,1999年2月。
6.〈金门明清时期书画艺术—兼谈与台湾书画概况之比较〉
《金门古文物调查实录》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6月,页37~54。
7.〈汉代雕塑的三种类型与其背景〉,《中国古代陶俑研究展陶俑论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8年10月20日,页36~44。6.〈有我之境-「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展」展览策划〉,《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图录》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 馆,2000年9月出版 ,页12~15。
8.〈光复后台湾美术生态观察〉,《台湾文化百年论文集》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9年12月出版。
9.〈国立历史博物馆「抢救文物专案」-文物蒐集与清理维 护实务操作研究报告〉,《抢救文物-九二一大地震灾区文物研究报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0年9月出版,页149~ 212。

学术论文

1.博物馆展览规划与实务运作试析—以国立历史博物馆为例《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二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6月。页149~168。
2.齐白石人物画及其绘画内在意义试析《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三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12月。页141~166。
3.明清的文人品味和世俗美术《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四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3月。页63~79。
4.吴冠中绘画试析《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五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6月。页63~79。
5.元代赵孟頫作〈斗茶图〉画题与画意之商榷《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七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7年12月。页115~132。6.潘天寿之创作与历史意义试析《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八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8年3月。页107~120。
7.清代台湾书画生态与其环境因素——兼论福建与台湾水墨绘画的差异《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十一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8年12月。页17~28。
8.日据时代台湾美术生态中的依存关係与选择性发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十二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9年3月。页99~110。
9.略论宋代风俗画的时代风格与审美《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十三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9年6月。页33~51。10.中国古代水墨绘画中「鱼」的艺术形式与主题意识《国立历史博物馆学报》第二十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1年6月。
11.心灵与视觉的交会―色彩的扩散、凝聚与丰富、贫乏《设计艺术》总35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2月,页22~23。
12.中国古代风俗画研究方法概述《艺术百家》总第79期,江苏: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2004年5月,页117~121。
13.黄慎人物画风格的社会因素―兼论黄慎与闽派的关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2期,江苏:东南大学学报编辑部,2005年2月,p .57~61。14.略论中国古代风俗画名意问题《史物论坛》2005年8月第一期,台北:历史博物馆,页15~33。
15.岩画体现的原始人类的自觉意识―艺术起源的再思考《大连大学学报》第26卷,瀋阳:大连大学学报编辑部,2005年5月。页38-41。
16.中国古代水墨绘画中「渔父」的角色试析《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第四集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页279~286。

学术会议

活动主题 时间 地点 发表题目
胡懿勛胡懿勛
扬州八怪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12 扬州 黄慎人物画社会因素兼论闽派关係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青年论坛 2003.12 高邮市 中国古代风俗画研究方法概述
南北博士论坛 2004.6.10 安徽淮南 中国美术史导读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历程研讨会 2005.5.10 江苏省周庄 主题式文化旅游的规划观念
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 2007.1.13 江苏省南京市 民间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链合
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美术对照研讨会 2007.6.15 台湾台中市 台湾美术馆 当代艺术初级市场的重要性―兼论两岸当代艺术市场隐忧
富邦讲堂:艺术投资系列 2008.5.28 台北富邦艺术基金会 大陆当代艺术市场评析
亚洲数码人文研讨会 全球化的技术与地方知识 2009.4.19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 2011.9 上海大学

任职经历

台南市文化局特聘策展人(2006年~2008年)
历史博物馆研究组研究人员(1997年2月起任)
淡江大学核心课程兼任教师(1997年9月起任)
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兼任教师(2000年起)
历史博物馆台闽文物工作小组执行秘书(1996年3月起任)
历史博物馆展览组策展人(1995年8月至1997年2月)
台湾艺术教育馆中学美术教学录影带编审(1995年3月)
台北《典藏》杂誌艺术顾问(1991年至1995年)
台北悠闲画廊艺术顾问(1991年至1993年)
台北涵萱坊画廊艺术顾问(1991年至1994年)
台湾海关古文物进出口鉴定人员(1996年至2002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