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乾(汉语汉字)

乾(汉语汉字)

乾(汉语汉字)

乾是一个汉字,读作gān、gàn、hán,本意是指盾牌,也指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也有触犯,冒犯,沖犯的意思,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乾
  • 外文名:dry
  • 拼音:gān、gàn、hán
  • 注音:ㄍㄢ,ㄍㄢˋ,ㄏㄢˊ
  • 部首:独体字
  • 笔画:3
  • 繁体字:乾,干
  • 异体字:榦
  • 五笔:FGGH
  • 仓颉:mj
  • 四角号码:10400
  • 郑码:aed
  • 笔顺编号:112
  • 笔顺读写:横横竖
  • 汉字首尾分解: 二丨
  • 汉字部件分解:乾
  •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E72

骨刻文演变

“乾”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详细释义

注:①②为右侧繁体字对应的意思;③为右侧异体字对应的意思;没有的表示直接写“乾”。
gān,ㄍㄢ
(1) 触犯,冒犯,沖犯:~扰。~涉。~预(亦作“乾与”)。森然~霄。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乾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
"乾"的繁体字 gàn和hán ①"乾"的繁体字 gàn和hán ①
(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地支。~支。
(6)涯岸,水边:“河之~兮”。
"乾"的繁体字 gān ②"乾"的繁体字 gān ②
(7)个数:若~。
(8)②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通“乾”。
(9)②枯竭,尽净:~尽。~杯。
(10)②徒然,白白地:~着急。
(11)②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係,拜认的亲属:~亲。
(12)②表面的、形式的。如:「~笑」。
(13)"用壮族语言来翻译,“乾”是“上面”的意思,“乾栏”就是“上面的房子”。这种意思与文献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乾栏”相符合......。(摘自黄现璠着《壮族通史》)
(14)〔~将(jiàng)〕古剑名。
(15)姓。如晋代有乾宝。
gàn,ㄍㄢˋ
(1)①③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乾"的异体字 gàn和hán (③)"乾"的异体字 gàn和hán (③)
(2)①做:~事。说~就~。
(3)①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4)①方言,坏、糟:事情要~。
(5)①主要的。如:“干道”、“干线”、“干部”。
(6)①从事、营求。如:“他是乾哪一行的?”
(7)①姓:如宋代有乾沖。
hán,ㄏㄢˊ
(1)①井上的围栏。庄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成玄英·疏:「~,井栏也。」通「韩」。
(2)③井上的围栏。淮南子·主术:「夫据~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通「韩」。

释义举例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古文形体古文形体
(2) 同本义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乾。——《方言》九
朱乾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乾,赤盾。”
司乾。——《周礼·春官·序官》
礼义以为乾橹。——《礼记·儒行》。注:“乾橹,小楯大楯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执乾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乾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乾革(乾即盾;革即甲冑类。泛指兵器);乾橹(小盾大盾);乾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3) 岸;水畔
鸿渐于乾。——《易·渐卦》。释文引郑注:“乾,水傍,故停水处。”
秩秩斯乾。——《诗·小雅·斯乾》。朱注:“乾,水涯也。”
昔者吴乾战。——《管子·小问》。注:“乾,江边地也。”
而不知乾队之败。——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传》。索隐:“乾,水边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诗·魏风·伐檀》
(4) 江南把山壠之间的地段叫乾。故金陵有大长乾、小长乾、东长乾
(5 天干。如:乾支(天干地支,实际上是“乾枝”的一种比喻说法)
(6) 姓(gān)

动词

(1) 捍卫
乾害(捍护)
(2) 触犯;冒犯;沖犯;沖
乾,犯也。——《说文》
辙恐犯忌而乾讳。——《楚辞·七谏·谬谏》
以乾先王之诛。——《书·胤征》
以乾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若干二命以求杀予。——《国语·晋语四》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乾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又
则上下不乾。
乃背晋乾 宋。——《史记·管蔡世家》
赵孟使人以其乘车乾行,献 子执而戮之。——《国语·晋语五》
乾国之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对待)民,民不敢犯法乾法官也。——《商君书·定分》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乾云霄。——唐·杜甫《兵车行》
乾渎(冒犯。乾:乾犯;牴触;烦扰);乾触(冒犯;触犯);乾凌(乾犯欺凌);乾典(违犯法典);乾命(违犯命令);乾行(指冲撞军列);乾戾(触犯法令而获罪)
(4) 立,建立
后知张顺干了功劳。——《水浒传》
(5) 求,求取
皆乾赏蹈利之兵也。——《荀子·议兵》
其欲乾酒肉之味邪?——《庄子·徐无鬼》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乾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乾仕。——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乾名(求取名位);乾求(求取功名);乾谒(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乾进(营谋官职地位);乾索(索要;强取);乾进(谋求仕进);乾请(请託)
(6) 干预;干扰
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后汉书·蔡邕传》
明君使事不相干。——《韩非子·用人》
(7) 关涉;牵扯
新来瘦,非乾病酒,不是悲秋。——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乾己(关係,责任);乾累(连累;牵连);乾纪(关係;职责);乾属(关係);乾惹(牵涉,关连)
(8) 怠慢,慢待。如:主人走了,把我们干起来了

形容词

(1)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 gàn )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2) 同(1) 引申义
方将被发而乾。——《庄子·田子方》
剖其中,乾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乾东土。——《吕氏春秋·爱类》
外强中乾。——《左传·僖公十五年》
然而旱乾水溢。——《孟子·尽心下》
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乾冬(乾燥少雨的冬季);乾荒(乾旱);乾烘茶(採摘后不经过揉制而直接烘乾的茶叶);乾堆(乾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3) 枯竭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乾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乾蛋(方言。穷光蛋);乾竭(枯竭)
(4)乾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係而结认的亲戚关係
赵氏乾娘,高皇(明太祖朱元璋)义父之妻也。—— 明· 文林《琅琊漫抄》
乾爷(义父);乾大(方言。乾爹,义父);乾老子(乾爹);乾生子(乾儿子);乾达达(乾爹,义父)
(5) 形容声音乾涩嘶哑。如:乾哑(乾涩嘶哑)
(6)形容冲劲的意思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唐· 韩愈《感春》
乾落落(白白地);乾发虚(空有打算而不能兑现);乾拌(白吵;白费口舌);乾白(白说,白搭)
(2) 虚假地,表面地
晔乾笑云:“罪至”而已。——《宋书·范晔传》
乾乔(装模作样)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古寒切《集韵》《韵会》居寒切,𠀤音竿。《说文》乾,犯也。《左传·文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晋书·衞玠传》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尔雅·释言》乾,求也。《书·大禹谟》罔违道以乾百姓之誉。《论语》子张学乾禄。
盾也。《扬子·方言》盾,自关而东或谓之〈盾支〉,或谓之乾,关西谓之盾。《书·大禹谟》舞乾羽于两阶。《诗·大雅》干戈戚扬。
司乾,官名。《周礼·春官》司乾掌舞器。
《尔雅·释言》乾,扞也。《注》相扞衞。《疏》孙炎曰:乾盾,自蔽扞。《诗·周南》公侯干城。《疏》干城者,言以武夫自固,为扞蔽如盾,为防守如诚然。
㵎也。《诗·小雅》秩秩斯乾。《传》乾,㵎也。
水涯也。《易·渐卦》鸿渐于乾。《注》乾谓大水之旁,故停水处者。《诗·魏风》寘之河之乾兮。《传》乾,厓也。
国郊曰乾。《诗·邶风》出宿于乾。《传》乾言国郊也。
《韵会》若干,数未定之辞,犹言几许也。《礼·曲礼》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前汉·食货志》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注》师古曰:若干,且设数之言也。乾犹箇也。谓当如此箇数耳。
自甲至癸为天干。《皇极经世》十乾,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皇极内篇》十为乾,十二为支。十乾者。五行有隂阳也。十二支者,六气有刚柔也。
阑乾,横斜貌。《古乐府·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乾。
《韵会》阑楯闲曰阑乾。《李白·淸平调》沉香亭北倚阑乾。
《韵会》目眶谓之阑乾。《正韵》阑乾,泪流貌。《谈薮》王元景使梁,刘孝绰送别,泣下。元景无泪谢曰:别后当阑乾。《白居易诗》玉容寂寞泪阑乾。
兰乾,纻也。《后汉·哀牢国传》兰乾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华阳国志》兰乾,獠言纻也。
干将,劒名。《吴越春秋》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劒,莫邪断髮翦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劒。阳曰干将,隂曰莫邪。
乾遮,曲名。《司马相如·子虚赋》淮南乾遮。《注》乾遮,曲名也。
射干,木名。《荀子·劝学篇》西方有木,名曰射干。
草名。《本草图经》射干,花白茎长,如射人之执乾。《后汉·𨻰宠传》阳气始萌,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
兽名。《司马相如·子虚赋》腾远射干。《注》射干,似狐,能缘木。
野乾,亦兽名。《法华经》野乾,体瘦无目,为诸童子摘掷,受诸苦痛。
发乾、兰乾、余乾,𠀤县名。《后汉·郡国志》东郡有发乾县,汉阳郡有兰乾县。《隋书·地理志》鄱阳郡有余乾县。
长乾,地名。《左思·吴都赋》长乾延属。《注》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闲平地,吏民杂居。东长乾中有大长乾,小长乾,皆相连。地有长短,故号大小长乾。韩诗曰考盘在乾。地下而黄曰乾。
姓。《左传·昭二十一年》宋有乾犫。《刘向·别录》有乾长,着天下忠臣九篇。
段乾,乾己,𠀤複姓。《史记·老子传》老子之子名宗,为魏将,封于段乾。《注》段乾,应是魏邑名,而魏世家有段乾木,段乾子。田完世家有段乾朋。疑此三人是姓段乾也,本盖因邑为姓。《何氏姓苑》汉有乾已衍,为京兆尹。
《集韵》居案切,音盰。扞也。《诗·周南》公侯干城。沈重读。
《篇韵》音寒。国名。《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飞,得宝劒于乾队。《注》乾国,在今临淄,出宝劒。
《韵会》通作奸。《前汉·刘向传》数奸死亡之诛。
通作忓,干预也。《唐书·万寿公主传》无忓时事。
《韵会》通作竿。《后汉·董卓传》乗金华靑盖,瓜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注》竿摩,谓相逼近也。今俗以事乾人者谓之相竿摩。
与矸通。《集韵》矸,石也。或省作乾。
与豻通。《类篇》豻或作乾。《仪礼·大射仪》量人量侯道乾五十。《注》乾读豻。豻侯者,豻鹄豻饰也。
古与乾通。《初月帖》淡闷乾呕。杨愼曰:淡,古淡液之淡,乾,古乾溼之乾。今以谈作痰,乾作乾,非也。
叶经天切,音坚。《黄庭经》回紫抱黄入丹田,漱嚥灵液灾不乾。

方言

乾,拼音:gān gàn,注音:ㄍㄢ ㄍㄢˋ 部首:乾,部外笔画:0,总笔画:3
繁体字:同 “乾” “乾” “乾”
释:干部=干部 乾净=乾净
五笔:FGGH
仓颉:MJ
郑码:AED
笔顺编号:112。
四角号码:10400
UniCode:CJK
gān
◎ 粤语:gon1◎ 客家话:[客英字典]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1 [客语拼音字彙] gon1 [陆丰腔] gon1 [梅州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东莞腔] gon1 gon5 [沙头角腔] gon1
◎潮州话:gang1 guan1 (kang kua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