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主流伺服器作业系统

主流伺服器作业系统

主流伺服器作业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计算机硬体与软体的直接控制,并进行管理协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主流伺服器作业系统
  • 系统的分类:作业系统英文原称O
  • 核心:Kernel
  • 作业系统:WINNT Server

伺服器作业系统的分类

作业系统英文原称Operating System(简称OS)
作业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核心(Kernel),壳(Shell)。
顾名思义,核心主要实现计算机硬体与壳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是一个作业系统最核心技术的体现;壳主要负责传递核心与应用程式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核心与软体的内外部命令用利用底层语言进行相互转译,实现一个个的操作请求。对于Windows系统来说,核心与壳之间相互联繫,就如同一个只会外语的洋老闆与中国翻译的位置,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的关係;对于Unix与Linux来说,由于将核心与壳完全分离,就如同一个厂商与一个代理商之间的关係,双方互利协作,厂商可以随时取消代理商的代理权来另找代理,而代理同时也可以不需要这个代理权。
伺服器作业系统,又名网路作业系统。相比个人版作业系统,在一个具体的网路中,伺服器作业系统要承担额外的管理、配置、稳定、安全等功能,处于每个网路中的心脏部位,其网路作业系统的别称也由此而来。
伺服器作业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流派:WINDOWS、NETWARE、UNIX、LINUX。
WINDOWS伺服器作业系统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作业系统开发商——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其伺服器作业系统重要版本WINNT 4.0 Server、Win2000/Advanced Server、Win2003/Advanced Server,也支撑起目前市面上套用最多的伺服器作业系统——Windows伺服器作业系统派套用。
NetWare伺服器作业系统对现在一些IT圈里的朋友可能就比较陌生,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局限,主要套用在某些特定的行业中。也就是因为此,在很多朋友在划分作业系统派系的时候,去除了NETWARE的代表权。其实,如果80年代前出生的老IT,对于NetWare这个名词就会异常熟悉了,因为在当初各种设备和网路都比较落后的年代,NetWare在区域网路套用中占据着绝对的高额市场;而就算是目前,在一些特定行业和事业单位中,NetWare优秀的批处理功能和安全、稳定的系统性能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NetWare目前常用的版本主要有Novell的3.11、3.12、4.10、5.0等中英文版。
Unix伺服器作业系统由AT&T公司和SCO公司共同推出,主要支持大型的档案系统服务、数据服务等套用。由于一些出众的伺服器厂商生产的高端伺服器产品中甚至只支持Unix作业系统,因而在很多人的眼中,Unix甚至成为高端作业系统的代名词。目前市面上流传的主要有SCO SVR、BSD Unix、SUN Solaris、IBM-AIX 。
Linux伺服器作业系统是国外几位IT前辈,在Posix和Unix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多执行绪、多CPU。Linux开放原始码政策,使得基于其平台的开发与使用无须支付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着作权费用,成为后来很多作业系统厂家创业的基石,同时也成为目前国内外很多保密机构伺服器作业系统採购的首选。

WINDOWS伺服器作业系统

1)WINNT 4.0

WINNT Server可算得是开了直观、稳定、安全的伺服器平台的先河。
当Windows作业系统以第一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占据大片江山的时候,Windows系列产品在当时的主流的95、97系列中表现出的频繁当机、后门敞开等问题,却成为竞争对手与用户同时攻击的对象。痛定思痛,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闭门练功之后,Microsoft对自己的Windows系列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经过各方位测试比较,总结各自的优缺点,融入新的安全观念,在人性化的直观操作基础上,开发出影响深远的新技术NT架构核心。儘管由于技术的发展,后来的业内人员还是找出其中不少的缺点,但是其NT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操作直观、安全等理念的实现,对于伺服器作业系统的发展来说,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虽然Microsoft已经取消了对NT版本的升级服务,但一些怀旧和追求简单实用功能的IT人士,还是在一些特定的套用中使用到它。
优点:操作直观,易于使用,功能实用,安全性能比较好,可用于单一的防火墙等伺服器上。
缺点:运行速度慢,功能不够完善,当进行超出系统处理能力的多项并发处理时,单个执行绪的不回响将会系统由于不堪重负产生当机现象,需要对伺服器进行重启操作,Microsoft已停止对其进行所有升级服务,市面上已无正版产品的销售。

2)Win2000/Advanced Server

Win2000/Advanced Server是在NT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当越来越多的人指责NT系统运行速度慢如蜗牛时,Microsoft对NT核心的壳部分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回响与传输最佳化,并在NT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附加管理功能,这样就诞生了Win2000/Advanced Server的初始版本(Advanced Server版本相对Server版本所具有的管理功能更加全面)。Win2000系列伺服器作业系统秉承了Windows一贯的直观易用的优良传统,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速度与功能的提升,在安全上也修补了所有以往的后门,是目前为止Windows伺服器作业系统中市场使用最普遍的一款伺服器,为Windows市场分额的直线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Windows一贯的后门失守现象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在大众的面前,而且目前Microsoft公司也已经停止此系列产品的销售与系统升级服务,不免使得很多仍执着跟随的朋友产生了很多遗憾。
优点:操作直观,易于使用,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大幅的提升,管理更加全面,相对NT版本,当单个执行绪不回响时,其他执行绪的处理仍然可以继续进行,系统无需重启,现代社会的很多套用仍然能够实现。
缺点:运行速度虽然较NT版本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对一部分追求完美的套用者来说,仍然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由于是在原有完整NT核心的基础上对所有的高端功能套用进行开发的,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性有部分的削弱;Microsoft已停止对Win2000系列伺服器进销售与升级服务支持。
3)Win2003/Advanced Server
Win2003/Advanced Server继承了有历以来最具人性化的WinXP界面,对于原有核心处理技术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改良,在安全性能上相对以前版本也有很大的提升,在管理功能上增加了许多流行的新技术,目前在Windows系列伺服器中,其实际套用的比例与2000系列伺服器产品基本相当。
优点:操作易用性是除了XP以外最人性化的版本,安全性是目前为止Windows全系列伺服器产品中最好的,执行绪处理速度跟随硬体的发展有不小的提升,管理能力也有不小的提升,是目前Windows伺服器中主流产品。
缺点:安全性能仍有待更加完善,由于管理功能的增加,需要处理的执行绪更加繁杂,如果使用同样的硬体,2000系列比2003系列产品在处理速度上会稍快。

UNIX伺服器作业系统

Unix伺服器作业系统最初是由AT&T与SCO两家公司共同推出,由于看到其系统的高稳定性与安全性,兼且对于大型档案系统、大型资料库系统的支持,使得在伺服器领域具有卓越硬体研发功力的SUN与IBM两家公司也忍不住诱惑,加入其中,并且在其伺服器作业系统推出不久,就藉助其在伺服器硬体领域的市场,推动了两家伺服器作业系统赶超UNIX创始人的局面。

1)SCO SVR、BSD Unix

Unix SCO SVR就是Unix技术创始人之一SCO公司的产品。由SCO公司开发的Unix SCO SVR和由AT&T主导的BSD Unix能够支持所有Unix系统都能实现的网路大型档案系统、资料库系统的支持,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能够支持越来越多的软体套用。此外,由于Unix系列的所有系统都属于非开原始码,而其系统的技术研发层面没有得到更多的推广,在外界对其知晓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其本来就高高在上的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地位就更加显得无法动摇。
优点: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犹如业界无法动摇的泰山,能够支持大型档案系统与资料库系统,处于技术创始人地位的两位元老级Unix,一直在业界受到无数人狂热的追捧;
缺点:所有操作都需要输入代码式的命令触动,人性化显得非常差,这样也绊住了其对于中低端伺服器市场的发展;虽然厂家位于技术创始人的地位,而且产品对于套用软体的支持一直都有所改善,但是临到后来,因为其本身的高端伺服器作业系统定义,深层的技术研发没有得到更多的推广,导致这些改善的结果并未有太大的起色。

2)SUN Solaris、IBM-AIX

之所以把以上的四家产品只分为两组来谈,主要原因是笔者以实际套用的角度来看:四者其实都是定位于高端伺服器作业系统市场的,在实际套用中,四者在处于高端定位上的技术差别非常微小,如果非要分一个具体的差别,那就从四位历史的起源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状况来区别——SCO与AT&T属于创业始祖,SUN与IBM属于后来居上者。而从结果中所得的猜测是,由于本组所谈的这两者的伺服器产品市场占有率稍高,伺服器厂商对于己身的伺服器作业系统支持比较足够,这就对两这伺服器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含量起了很大的推动力。
优点:支持大型档案系统与资料库,传承了UNIX一贯的高能级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对于系统套用软体的支持比较完善。
缺点:沾染了Unix系列作业系统的通病,人性化界面肯定谈不上好了;由于IBM-AIX属于非开原始码,技术层面未能得到有效推广,使得相关维护人员的僱佣成本比较高,不利于占有率更多的中低端市场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SUN对于原始码的开放时日尚短,目前也还没有享受到开原始码比较新颖的技术创新推动;两者面向企业的伺服器端都是採取收费服务的方式,用户在享受两家高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硬体产品同时与伺服器作业系统技术支持服务之时,“物美价廉”的想法是可以作罢了。

LINUX伺服器作业系统

1)小红帽系列、红旗Linux

Linux在中国的商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採购的推动。考虑到机密数据的安全性,在前几年的一次政府採购中,具有开放的原始码基础的Linux作业系统似乎意外但也带有些必然性的中标,对于伺服器作业系统市场来说,无意于引起了一场大地震,而官方获利最大的红旗和民间流传最广的小红帽也就成为国内Linux系统的代表。但其实在真正的使用中,除了在图示与细枝末节的功能差别外,这两个Linux厂商代表的核心技术都是无差别化的雷同。
优点:原始码的开放,使得该类伺服器作业系统的技术完善从民间得到了其他厂商无法比拟的雄厚力量,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件伺服器作业系统成品是任何力量都不可忽视的,因而其所具有的兼容、安全、稳定的Linux特性也是其他伺服器作业系统厂商不容易实现的;
缺点:由于其是基于Unix系统所做的开发修补,属于类Unix模式,这就决定了其系统的兼容性相比其他伺服器作业系统兼容的软体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的;Linux的操作基本也是利用输入代码命令进行套用实现的方式,使得其在人性化方面还是处于相当的劣势,其后果必然导致维护成本的相对偏高。

2)Suse Linux

其实在本组中笔者要提到的是Suse Linux10,不过因为其推出的时间只是上月末,离现在刚刚半个月的时间,在市面上最多的还是它的前辈Suse Linux9.0,所以笔者在之前Linux技术与产品介绍中提到的只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9.0版本。
很幸运,在Novell将Suse Linux10正式发布后第二天,笔者一位同事通过一些渠道获得其试用版,并且在笔者身旁做完了长达三天的测试,笔者也切身体验了这个结合Linux开源与微软人性化的新伺服器作业系统。以下的优缺点分析也就是笔者要谈到的Suse Linux10的特点。
优点:具有Linux一贯稳定、安全的系统性能,兼容性相对目前主流的伺服器作业系统也有很大的提升,具有相当于微软系列作业系统般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作业系统中绚丽而高难的三维立体空间显示,属于另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缺点:虽然相对以前各家的软体兼容性有不小的提高,但因为市场中对于Linux系统支持的软体开发商本来就不多,所以它还是延续了Linux兼容性暂时差于微软的特性;系统所需的立体空间显示技术,并不是如同发布会当天Novell发言人所说的那样,只需要四五年前的主流PC的CPU性能和主机板集成的显示卡就可以完成。笔者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在微软系统中播放正常的一集美国大片,当在Suse Linux10.0上以三维立体空间技术播放时,播放了不到30秒钟,音频就一桢桢的跳着继续,视频更是好象播放划花的盗版光碟一样,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大花脸和不断颤动的波纹。

Netware伺服器作业系统

Netware伺服器作业系统的诞生比较早,在信息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年代,由于其对当时主流作业系统DOS命令的兼容,让很多使用者的入门与提高非常容易,这样就使得其对市场的推广更加有利。而当其版本一代代进行升级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它对基础设备低要求、很方便的实现网路联接与支持、对无盘工作站的最佳化组建、支持更多套用软体的优势。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Netware就渐渐成长成为当时区域网路伺服器作业系统的一方霸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前进以及Windows系统的出世,便宜性的人性化作业系统时代趋势挡住了其前进的步伐,并一再迫使其业绩走向滑坡。在目前社会的套用中,只有在金融这些需要无盘工作站的特定行业以及设备成本预算比较少的教育部门、小型企业等还维繫其生存。
优点:操作相对方便,对设备的要求很低,对于网路的组建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对DOS能够支持更多的套用,能够支持金融行业所需的无盘工作站同时节省成本,能够支持很多游戏软体的开发环境搭建,系统稳定性和Unix系统基本处于对等水平。
缺点:由于操作仍然大部分依靠手工输入命令来实现,人性化显得比较弱势;对于硬碟的识别最高只能达到1G,无法满足现在社会对于大容量伺服器的需求;各版本的升级只是实现了部分功能的实现与软体支持,没有更深层次的技术革新。
总结:在此只是就伺服器作业系统的套用在比较巨观的套用感官层面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而其实除了以上我所提供的一些体验参考外,在选用伺服器作业系统时,还存在很多包括具体方案、伺服器规格、网路配套、软体套用、成本计算等诸多现实环境因素要考虑,可以的话,还是建议朋友们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确定——毕竟一个伺服器建立以后,可能就需要马上控制一个或多个重要业务系统的管理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