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德国U-7型潜艇

德国U-7型潜艇

德国U-7型潜艇

德国U-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 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另外,VII型潜艇的某些改型也用于布雷(VIID) 及成为其他潜艇补给燃料和鱼雷的补给艇(VIIF)。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德国U-7型潜艇
  • 乘员: 44 人
  • 艇长: 66 米
  • 水上排水量: 769 吨

主要型号

VII型

水下排水量 865 吨
水面最高航速 17 节
水下最高航速 8 节
水上航程 8500 海里/10节航速
水下航程 80 海里/4节航速
设计下潜深度 150 米
鱼雷发射管数量 5具(艇首4具/艇尾1具)
鱼雷总数 14枚
武备 一门88 mm炮; 1到4挺 20mm机枪
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得如此之多。它由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 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企及。另外,VII型潜艇的某些改型也用于其他用途,如VIID用于布雷,VIIF用于为其他潜艇补给燃料和鱼雷。

VIIB型

乘员 44-48 人
艇长 66.5 米
水面最高航速 17.2 节
水下最高航速 8 节
水上航程 6500 海里/12节航速
水下航程 90 海里/4节航速
设计下潜深度 100 米(最大250米)
鱼雷发射管数量 5具(艇首4具/艇尾1具)
鱼雷总数 14枚
武备 1 x 20 mm 机枪;1 x 88mm 火炮
产量 119 艘
德国U-7B型潜艇_U-47德国U-7B型潜艇_U-47
VIIB型U艇在VIIA型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航程增大,可以深入大西洋更远的海域。航速提高,增加了艇尾鱼雷舱,提高了储弹量。VIIB型U艇的甲板上有4个水密仓,用于储备鱼雷,使得鱼雷总数达到14枚。VIIB型U艇弥补了VIIA型的许多缺陷,为尔后大规模建造的VIIC型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整个战争期间,该型U艇一共建造了24艘。最为成功的是U-47号、U-99号、U-100号、U-48号等。

VIIC型

乘员 44-52 人
艇长 67.1 米
水上排水量 769 吨
水下排水量 871 吨
水面最高航速 17.7 节
水下最高航速 7.6 节
水上航程 8500 海里/10节航速
水下航程 80 海里/4节航速
设计下潜深度 220 米
鱼雷发射管数量 5具(艇首4具/艇尾1具)
鱼雷总数 14枚
武备 1 门105mm炮; 1挺20mm机枪
VIIC型潜艇结构图VIIC型潜艇结构图
VIIC型潜艇是由极为成功的VIIB型潜艇改进而来,两者具有相同的引擎设计和马力,但比后者更大的体积和排水量使得VIIC型艇的航速不及VIIB型。除了几艘后来的潜艇以外所有的VIIC型艇都装备有5个鱼雷发射管(4个位于艇首,1个位于艇尾),而诸如U-72、U78、U-80、U-554和U-555号都只在艇首装有2具鱼雷发射管,U-203、U-331、U-351、U-401、U-431、U-651号则没有艇尾鱼雷发射管。
VIIC型潜艇自1941年以来就是二战中德国潜艇部队的主力,在整个大战期间它的建造工作就一直没有终止过。第一艘服役的VIIC型潜艇是1940年的U-69号。VIIC型潜艇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战斗机器,几乎在所有有德国潜艇活动的海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VIIC型潜艇投入使用时正是“快乐日”即将结束的时候,1943年底到1944年,它不得不面临盟军即将发动的反潜总攻势。
也许最为成功的VIIC型潜艇是U-96号,它在许多有关德国潜艇的影片中都出现过,还有一些防空潜艇。1944到1945年间,这些潜艇大多安装了通气管,VIIC/41型潜艇甚至做了更大改进,而大型布雷潜艇VIID则是由VIIC直接改装而来。

主要战绩

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德国建置水面舰艇,德国因此大力发展潜艇。配合其一战既有经验,德国潜艇部队在二战期间乃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相对而言,德国水面战舰在二战开战前几年才加快整备。其质量虽高,但整体实力远不如英国皇家海军。德国因此在俾斯麦级战列舰建成之后,取消建造一些水面战舰(如齐柏林号航空母舰,H级战列舰等),转向可以快速建成快速参战的潜艇。二战结束前,德国共建成 1,150 多艘潜艇。
二战期间,德国以潜艇切断盟军的远洋补给,主要目标是英国的大西洋补给线。它供应英国本土食物、工业品,和美国来的资源和武器,攸关着英国生死。然而,德国虽然创新了潜艇科技和战术,但随着战事发展和美国介入,其在战争中后期却已力不从心。
德国的新式无线电机、恩尼格玛密码机,和狼群战术,让潜艇变成杀伤力空前的武器。U 潜艇先部署于某些海域搜寻敌方运输队,发现时不立即攻击,而是通报其他潜艇聚拢,再如同“狼群”一般的围攻,且基本于夜间进行。通常,运输队无法抵挡,尤其规模不很大者。
1939年到1943年间,德国 U 潜艇的狼群战术空前成功,击沉众多敌方运输船只,但没获得战略性的成功。1943年春天,U 潜艇的建造能量达到顶点,相比于盟军护航舰只越来越多、航空部队投入护航,和侦查搜寻科技进步(如雷达和声纳),德国潜艇部队逐渐日薄西山。
盟军开发高频定向仪并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其运输队因此能早些察知 U 潜艇,且在其集结之前先予打击。德国潜艇自此受到毁灭性的灾难。1943年 3月到 7月,德国损失 U 潜艇超过 130 艘。单单 5月即 41 艘。同时期,盟军的损失从 3月的 750,000 吨,减少到 7月的 188,000 吨。盟军因此能够发起随后的火炬行动、爱斯基摩人行动和诺曼第登入。
二战中,德军潜艇损失 807 艘,击沉盟军商船与战斗舰只 2,882 艘,共达 1,440 万吨。重创者有 264 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