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鹳属
红鹳属(学名:Phoenicopterus),别名火烈鸟属,是红鹳科的一属。共3种,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亚种roseus有在中国西北部有群鸟及单个鸟的记录,洞庭湖有一鸟记录,可能是阿富汗或哈萨克斯坦中部繁殖群中分离出来进入中国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红鹳属
- 拉丁学名:Phoenicopterus
- 别称:火烈鸟属
- 界:动物界
- 纲:鸟纲
- 科:红鹳科
- 种:3种
形态特徵
体型大小似鹳,体长110-140厘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 ;颈长而曲 ;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 ,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红色或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
生活习性
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火烈鸟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 。孵卵时亲鸟伏在巢上,长颈后弯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窝产卵1~2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 。
下属分类
红鹳属包括:
大红鹳(大火烈鸟)(Phoenicopterus roseus)无危物种(LC)
美洲红鹳(美洲火烈鸟)(Phoenicopterus ruber)无危物种(LC)
智利红鹳(智利火烈鸟)(Phoenicopterus chilensis)近危物种(NT)
分布範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地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寮国、高棉、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达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瓜地马拉、伯里兹、宏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露西亚、巴贝多、格瑞那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