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系统与接口
《微机系统与接口》作者是艾德才,2008年01月01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微机系统、接口技术两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微机系统部分内容包括:8086微处理器、80386系统原理、80486系统原理、Pentium系统原理、指令系统、汇流排技术和中断技术等。接口技术部分内容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常用输入设备及接口和常用输出设备及接口。
基本介绍
- 书名:微机系统与接口
- 作者:艾德才
- ISBN:7115168555
- 定价:26.00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1
- 开本:16开
图书简介
作者:艾德才主编,谈娴茹,鲍磊,张运杰编着
ISBN:10位[7115168555]13位[9787115168559]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6.00元
内容提要
本书微机系统部分知识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接口技术部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遵循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首先介绍16位微处理器,树立完整的微处理器概念,再过渡到32位微处理器;使学生掌握目前微机领域内的最先进的知识,知晓微机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艾德才,天津大学教授,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教学经验;编写出版计算机技术类着作20余种;所编写的“微机原理与技术”等课程的教材,其内容先进、结构清晰、叙述流畅、适合教学,被广泛使用。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2 微型计算机与微处理器
1.3 微型计算机分类
1.4 微型计算机硬体系统组成
1.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6 数据单位表示
1.6.1 常用的术语
1.6.2 表示存储器容量的计量单位
1.6.3 编址与定址
1.7 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习题1
第2章 8086微处理器
2.1 8086的内部暂存器
2.1.1 通用暂存器
2.1.2 段暂存器
2.1.3 控制暂存器
2.2 8086体系结构
2.2.1 汇流排接口部件
2.2.2 执行部件
2.2.3 8086操作方式比较
2.3 8086的操作模式
2.3.1 8086的两种操作模式
2.3.2 8088与8086微处理器的比较
2.4 8086的存储管理
2.4.1 分段存储管理
2.4.2 物理地址
2.5 数值协同处理器8087
2.5.1 8087的功能结构
2.5.2 8087的内部暂存器
2.6 8086/8088的不足
习题2
第3章 80386系统原理
3.1 80386系统的核心
3.2 80386的体系结构
3.2.1 暂存器组
3.2.2 80386的CPU
3.3 80387的体系结构
3.3.1 微处理器/协处理器系统
3.3.2 系统性能
3.3.3 80387内部结构
3.4 存储器管理
习题3
第4章 80486系统原理
4.1 80486的体系结构
4.1.1 暂存器组
4.1.2 80486系统结构
4.2 操作模式
4.2.1 实模式
4.2.2 保护摸式
4.2.3 虚拟8086模式
习题4
第5章 Pentium系统原理
5.1 CISC和RISC
5.1.1 複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
5.1.2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5.2 Pentium体系结构
5.2.1 Pentium暂存器
5.2.2 Pentium体系结构
5.3 Pentium採用的新技术
5.3.1 超标量执行
5.3.2 分支转移预测技术
5.3.3 流水线技术
5.4 Pentium操作模式
5.5 存储管理
5.5.1 存储器系统
5.5.2 半导体存储器
5.5.3 虚拟存储技术
5.5.4 高速缓冲存储器
5.6 浮点部件
5.6.1 浮点部件体系结构
5.6.2 浮点部件流水线操作
习题5
第6章 指令系统
6.1 指令格式
6.2 数据类型
6.2.1 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6.2.2 常用的数值类型和格式
6.3 定址方式
6.3.1 常用定址方式
6.3.2 有效地址计算
6.4 指令系统
6.4.1 数据传送类指令
6.4.2 算术运算指令
6.4.3 逻辑运算指令
6.4.4 控制转移指令
6.4.5 处理器控制指令
6.4.6 输入/输出指令
6.4.7 新增加的指令
习题6
第7章 汇流排技术
7.1 汇流排的概念
7.1.1 概念
7.1.2 汇流排标準的四个特性
7.1.3 汇流排分类
7.1.4 汇流排操作
7.2 汇流排周期
7.2.1 单传送周期
7.2.2 成组周期
7.2.3 中断确认周期
7.2.4 专用汇流排周期
7.3 EISA局部汇流排
7.3.1 EISA汇流排
7.3.2 高性能特徵
7.3.3 EISA适配器
7.3.4 EISA汇流排插槽
7.4 VESA局部汇流排
7.4.1 高速图形适配器
7.4.2 汇流排频率和数据传送速率
7.4.3 DMA和中断
7.4.4 VESA适配器
7.4.5 VESA汇流排插槽
7.5 PCI局部汇流排
7.5.1 PCI局部汇流排的特徵
7.5.2 即插即用(PlugandPlay)
7.5.3 PCI标準化
7.5.4 PCI性能
7.5.5 PCI汇流排桥
7.5.6 PCI汇流排操作
7.5.7 汇流排命令
7.5.8 DMA和中断
7.5.9 PCI适配器
7.5.10 PCI汇流排信号
7.6 USB(通用串列汇流排)
7.6.1 USB接口
7.6.2 USB特点
7.6.3 USB硬体
7.6.4 USB系统软体
7.6.5 USB协定
7.6.6 USB传输过程
7.6.7 Windows系统对USB的支持
7.7 FireWire串列汇流排(IEEE-1394)
7.7.1 特点
7.7.2 FireWire配置
7.7.3 FireWire协定
7.7.4 事务处理过程
7.8 高速图形连线埠AGP
习题7 158
第8章 中断技术
8.1 中断的概念
8.1.1 概述
8.1.2 中断系统
8.2 异常与中断
8.2.1 中断源分类
8.2.2 中断控制器
8.2.3 异常和中断向量
8.3 允许及禁止中断
8.3.1 不可禁止中断对未来的不可禁止中断的禁止
8.3.2 IF禁止INTR
8.3.3 恢复标誌位RF对调试故障的禁止
8.3.4 MOV和POP指令对堆叠段中某些异常和中断的禁止
8.4 中断描述符表
8.4.1 异常和中断同时存在时的优先权
8.4.2 中断描述符表(IDT)
8.4.3 中断描述符表内描述符
8.5 中断任务和中断过程
8.5.1 中断过程
8.5.2 中断任务
习题8
第9章 输入输出接口
9.1 接口技术基础
9.1.1 接口的基本功能
9.1.2 接口的组成
9.1.3 驱动程式和硬体电路
9.1.4 接口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9.1.5 连线埠编址方式
9.1.6 CPU和接口的数据传输方式
9.2 串列接口
9.2.1 串列数据的传送方式
9.2.2 串列接口标準
9.2.3 RS-232C接口
9.2.4 串列接口16550
9.3 并行接口
9.3.1 并行接口
9.3.2 并行接口82C55A
9.4 SCSI
9.4.1 SCSI操作步骤
9.4.2 SCSI操作信号
9.4.3 SCSI信息
9.4.4 SCSI命令
习题9
第10章 常用输入设备及接口
10.1 键盘及接口
10.1.1 键盘的结构
10.1.2 键盘的分类
10.1.3 键盘接口
10.1.4 键盘的工作原理
10.2 滑鼠器及接口
10.2.1 滑鼠的分类
10.2.2 滑鼠的接口
10.2.3 滑鼠的工作原理
10.2.4 滑鼠的主要性能指标
10.3 笔输入设备及接口
10.3.1 笔输入设备的组成
10.3.2 笔输入设备的分类
10.4 扫瞄器及接口
10.4.1 扫瞄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4.2 扫瞄器的分类
10.4.3 扫瞄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0.4.4 扫瞄器的接口
10.5 数位照相机及接口
10.5.1 数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10.5.2 数位照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0.5.3 数位照相机的分类
10.6 声音输入设备及接口
10.6.1 音乐合成
10.6.2 声音卡
10.6.3 MIDI输入设备
10.7 视频输入设备及接口
10.7.1 视频卡
10.7.2 数码摄像头和数码摄像机
习题10
第11章 常用输出设备及接口
11.1 显示器及接口
11.1.1 CRT显示器
11.1.2 LCD显示器
11.1.3 显示控制卡
11.2 印表机及其接口技术
11.2.1 针式印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2 雷射印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3 喷墨印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4 印表机的接口
11.2.5 印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1.3 绘图仪
11.3.1 绘图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3.2 绘图仪的分类
11.3.3 绘图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1.4 声音输出设备及接口
11.4.1 音效卡
11.4.2 AC’97规範
11.4.3 音效卡的结构和接口
11.4.4 音效卡的技术指标
11.4.5 音效卡工作原理
11.4.6 音箱
习题11
第12章 高档Pentium微处理器
12.1 高能奔腾——PentiumPro
12.2 多能奔腾——PentiumMMX
12.3 二代奔腾——PentiumII
12.4 多能奔腾二代——PentiumIII
12.5 Pentium4
12.6 64位技术
12.7 双核技术
12.7.1 什幺是双核处理器
12.7.2 双核技术优势
12.7.3 双核微体系结构
习题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