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轨距扩大量

轨距扩大量

轨距扩大量

机动车在进入曲线轨道时,仍然存在保持其原有行驶方向的惯性,只是受到外轨钢轨的引导作用才沿着曲线轨道行驶。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减小轮轨间的横向作用力,减少机车车辆对轨道的破坏,在半径小到一定数值的曲线上,轨距要适当加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轨距扩大量

概念

曲线钢轨轨头较直线钢轨轨头磨损较快。在曲线部分,为了车辆能够平稳的运行,减少机动车对车轨的破坏,轨距需要加宽。

地下铁道规划设计

轨距

地下铁道的轨距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规定,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即使在一座城市地下铁道的轨距也不尽相同,由各自现状来确定,常出现的轨距有764 mm、1067 mm、1372 mm、1435 mm、1524 mm等,但考虑到与地面郊区铁道的衔接,应採用与其轨距一致为好。我国地下铁道轨均採用1435 mm。

轨距加宽

在曲线部分,为了车辆能平顺的运行,轨距要加宽(1≥13轨距的扩大量)。当曲线半径小于200 m时,曲线部分轨距需要加宽的数值由车辆固定轴距及曲线半径而定,但一般不超过20 mm。
设定方法是向曲线内侧扩大轨距,加宽递减除道岔附带曲线外,在有缓和曲线地段在其全长範围内进行,没有缓和曲线时,以最大固定轴距以上的长度内进行。

曲线

(1)最小曲线半径
当在繁华市区的街道以下建设地下铁道,设计线路时,曲线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曲线半径影响着列车的运行速度,运行安全。应努力採用儘可能大的半径。
我国现行採用的最小半径为300m,在困难条件下,可减至250m,地面连络线及车库线曲线半径可採用200m(最小可至150m)。
(2)缓和曲线
在直线和曲线间,随着列车运行离心力要求连续变化,要使曲线半径从“∞”变化到R,必须插入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使用3次抛物线或放射螺旋型曲线。地下铁道多数使用放射螺旋型曲线。缓和曲线长度应当与该曲线上运行的最高速度相适应,由下式决定:
式中:
——列车运行速度,
——缓和曲线长度,
——圆曲线半径。

曲线轨道加宽

加宽依据

轨距加宽是根据车辆条件来确定的。
车辆转向架是两轴转向架,当其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时.前轴靠曲线外股的车轮轮缘与外股钢轨的工作边接触,后轴占据曲线垂直半径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图1
曲线半径在350 m及以上的曲线,轨距是不需要加宽的。
小半径曲线轨距需要加宽,是依据我国最大固定轴距机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应保证其最小运营半径条件所决定的。
根据我国机车车辆轮对尺寸及轮轨游问尺寸,可以得到机车最小运营曲线半径和其相对应的曲线轨距加宽值。具体见图2、图3和图4。
图2图2
图3图3
图4图4

曲线最大允许轨距

曲线的最大轨距,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轮对不至于滑落掉道。即当有一个最窄的轮对,其轮缘被磨得最薄时,一侧车轮轮缘紧贴钢轨作用边,另一侧车轮踏面上的l:20与1:10的坡段变坡点不应落入轨顶小圆弧内,以免车轮在重力作用下沿小圆弧滑下而掉道,如图5所示。
图5图5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新建、改建线路的曲线轨距接图6规定加宽。
图6图6

曲线轨距加宽顺坡

在曲线上,机车车辆主要是由曲线外股钢轨导向的,为保持曲线外股钢轨圆顺,机车车辆通过平稳,规定曲线轨距加宽值加在里股,即将里股钢轨向曲线内侧横移,使其与线路中线的距离等于标準轨距的一半加上轨距加宽值。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曲线轨距加宽递减规定如下:
(1)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如图7所示。
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也不得大于1‰,如图8所示。
图7图7
图8图8
(2)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範围内(即半径变化点前后各10m範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其
递减率为0.25%0~0.75%。
(3)两曲线间轨距加宽按1%o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 m。不足10 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直线部分可保留相等的加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