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中心距离
轨道中心距离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範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準规定为1435毫米,曲线轨距按规定加宽。铺轨专用工具有轨距规,道尺、水平仪、检查枕木斜面的样板、测桿和曲度规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轨道中心距离
- 外文名:Rail center distance
- 轨道组成: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等
- 用途:铺设轨道
- 规定:直线轨距标準规定为1435毫米
- 运用领域:轨道设计
概念
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等6部分组成。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範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轨距规多用于用于铺设轨道轨距的测量,也可以用于测量其他尺寸,如车身尺寸。
铁路轨距
直线轨距
直线标準轨距规定为1435 mm(如图1)。
图1

曲线轨距
曲线轨距规定如下:曲线半径R小于300m时;轨距为1450mm;R为300~350m时,轨距为1440mm;R大于350m时,轨距为1435mm。
窄轨铁路轨距
本标準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各种窄轨铁路。一切轨距小于1435mm的铁路,称为窄轨铁路。
窄轨铁路轨距规定为600、762、900毫米三种。
注:
①地方铁路和森林铁路轨距不採用600和900毫米。
②云南省1000毫米轨距的铁路,今后是否发展,不受本标準的限制。
轨道的铺设
在铺轨之先,应由矿山测量人员、在巷道底板上进行定线工作。同时用路标将线路分别分成段,并沿全长标明下列铁路标牌及符号:
(1)根据轨路路形的複杂程度及其它的局部条件,一般在直线段上每隔10~15米(在曲线段每隔1米),在巷道侧壁或支架上标以路标号码;
(2)坡度标;
(3)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标桩;
(4)检查线路平面和纵剖面的水準标等。此外,还设有指导电机车运行的各种标誌: a——巷道拐弯;6——给信号;B——制动开始等。
轨道铺设工作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指导铺轨工作的图纸上除标明路轨平面尺寸,路线纵剖面及横剖面以外,还应给出钢轨、枕木、道碴、道岔以及其它道路设备的规格。
铺轨前应在枕木上将要和钢轨底部或垫板接触处砍出浅槽,并在将要钉入道钉地方预先钻好钉孔,相应地在钢轨上标出枕木的中心线。弯道内所用的钢轨,要先用弯道器按桿板弯好。铺轨工作按顺序进行:
(1)把枕木排列整齐,伍枕木在靠人行道的一侧严格按照準绳排成一条直线。
(2)将几节钢轨铺上,并调整枕木的位置,接头用螺栓拧紧。
(3)用道钉将钢轨固定在枕木上。
(4)沿轨道中心线进行初步校核工作,在枕木与枕木之间的空间内填塞道碴。为使轨面达到所标定的标高,可先将轨道用千斤顶稍许抬超,然后在下面填塞道渣并填实。
向枕木与枕木空间填布道碴(一直埋到枕木高度的三分之二为止)和整理道床是整个操作的最后工作。
在倾角超过10°的倾斜斜巷内铺设轨道时,必须先掘好埋枕木的横沟。
铺道岔时要掌握住道岔的三个主要基本点:道岔中心——主线轨道中心线与侧轨道中心线的交点;基本轨的起点;辙叉的理论中心的位置。
铺轨专用工具有轨距规,道尺、水平仪、检查枕木斜面的样板、测桿和曲度规等。轨距规表示在图2上,它的两块突出夹片之间的距离,按规定应比正常轨距小2毫米。
图2

道岔维护的一般情况
道岔是铁路上部建筑的重要部分之一、道岔的任何损坏和失修,将会不可避免的引起机车车辆出轨,机车车辆损坏,而有时造成有严重后果的翻车事故。
必须特别仔细的运用水平仪、轨距规来维护道岔,并确切的遵守道岔个别零件磨耗的允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