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成立于2004年4月。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体工程本科专业、网路工程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 校训:诚毅
  • 创办时间:2004年4月
  • 类别:二级学院
  • 现任校长:李清彪
  • 所属地区:福建省厦门市
  • 主要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截止2006年,该学院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三个专业教研室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设有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所以及学院综合管理办公室等教学管理机构。学院现有教学、实验、行政管理等各类教职工近百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其中拥有一批曾经从事过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863项目工作的专家教师,有从事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工作和参与国内、国外大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的教师和工程师。2006年-2012年,该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取得积极进展。该院承担着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项目“嵌入式系统与职能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的建设任务。

办学规模

该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1997年-2013年,已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和输送了近千名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截止2013年,该院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200人。面向未来,该院将抓住改革和发展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本科教育”为主线和“厚基础、宽口径、求质量”的办学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投资,教学、科研并重,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并通过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渠道,为该院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院专业实验室由网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和专业机房组成,总投资金额500多万元,占地面积近1000M。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本科专业和软体高职专业提供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平台。截止2006年,专业实验室现有满足实验教学的专业实验人员7人,其中中高级实验师4人。
网路实验室 配置了全套Cisco和Quidway网路设备8组,开设网路基础、网路测试、网路安全等实验,可开设CCNA和CCNP的网路实验。
嵌入式实验室 配置了40套ARM9嵌入式设备,满足嵌入式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的需要,嵌入式实验室与网路实验室为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项目“嵌入式系统与智慧型信息处理”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配备实验设备35台套,主要满足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教学。
专业机房 主要满足计算机学院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NET、J2EE、大型资料库技术的实验教学,现有设备256台套。

师资力量

教授7人:丁跃潮、鄂大伟、浦云明、刘年生、李传目、方泳泽、付永钢
副教授16人:贾红伟、杨建富、林颖贤、颜庆茁、刘丽莉、张杰敏、刘洪利、吴晓晖、万 春、袁鹏飞、高东伟、林和平、余元辉、曹煦晖、王宗跃、谢书童
高级讲师1人:袁建红
讲师45人:张永胜、赵明辉、郑嘉琳、游哲丰、孙 杨、郑翠玲、曾勇进、汪志华、王俊玲、范明红、叶文来、王 巍、贺冰琰、张庆、李旺、陈杰、罗冬梅、刘益玲、杨 爽、蔡莉白、张 佳、李 栋、陈 杰、刘晋明、杨艳华、王 丰、张 庆、李 旺、廖江福、罗方芳、徐 焕、曾华朴、易 燕、李 琳、张子栋、张 敏、郑如滨、尤志宁、洪玉玲、王 罡、林 丽、茅 剑、黄巧玲、郭晓曦、耿少峰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细分硬体方向、软体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开发套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为学科的更高级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培养规格:注重本学科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体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技术,具备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套用能力。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适宜在学校、信息产业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计算机系统开发套用、计算机网路、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
软体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体、套用软体的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掌握软体工程领域专业理论和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良好的规範的软体开发素养,较强的软体开发能力,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够解决软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体项目开发、项目管理和系统维护的能力
毕业生就业方向:适宜在学校、科研单位、IT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软体开发与软体项目管理方面工作。
网路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网路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路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网路科技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路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体和网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套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路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本专业是专门为网路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需要而设定的专业。
毕业生就业方向:适宜在学校、科研单位、IT领域从事教学等的网路安全维护等工作

所授荣誉

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起止年月
1
学生党员先进性常效机制理论与实践探究
范惠莹
2005-09
2007-08
2
基于混沌的图像信息隐藏理论与方法
刘年生
2005-07
2008-06
3
一种平衡结构性测试与功能性测试的测试模型的研究
浦云明
2007-07
2009-12
4
基于二维混沌序列图像加密解密套用研究
洪联繫
2004-05
2007-05
5
基于交换的网路信元调度算法研究
鄂大伟
2003-06
2005-06
6
多元数据分析若干新方法、软体及其对各类信息的接口研究
丁跃潮
2004-09
2006-03
7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鄂大伟
2003-06
2005-06
8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国小信息教育接轨及课程改革研究
鄂大伟
2005-03
2006-12
9
基于Internet的电梯安全智慧型化过程监控系统
鄂大伟
2004-07
2007-03
10
中小型机械製造业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研究
方泳泽
2005-09
2007-08
11
EEPROM信息安全处理机
李咏梅
2007-05
2010-04
12
基于模式识别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付永钢
2007-01
2009-12
13
基于TCP嵌入式作业系统的研究
刘年生
2005-07
2008-07
14
基于三维变换的视频水印技术研究
付永钢
2007-05
2010-05
15
多元数据分析与预测新方法及套用
丁跃潮
2006-03
2007-12
16
TPM技术规範分析与实验研究
刘年生
2006-05
2009-08
17
中小型企业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方泳泽
2003-09
2005-08
18
基于PDA(掌上电脑)的移动车载定位与导航系统
郑翠玲
2004-07
2006-06
19
嵌入式Linux系统核心研究
刘丽莉
2004-07
2006-07
20
基于GSM和RFID的货柜监管的信息传输与处理
浦云明
2005-07
2007-07
21
基于Web的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余元辉
2005-07
2007-07
22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
王小晟
2006-07
2008-06
23
基于颜色和纹理的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
汪志华
2006-07
2008-07
24
嵌入式WEB伺服器设计
李咏梅
2004-07
2006-07
25
混沌加密算法在CNGI中的实时套用
刘年生
2005-07
2007-07
26
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及其套用研究
付永钢
2006-07
2008-08
27
基于神经网路的公钥密码系统
刘年生
2004-10
2006-10
28
嵌入式WEB伺服器设计与研究
李咏梅
2004-01
2006-12
29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鲁棒数字水印算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付永钢
2006-01
2008-07

发展前景

该院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着,并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专长,结合行业和学科的发展,从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体开发、项目管理、嵌入式智慧型系统、网路信息安全等方向组建了数支结构合理的学术科研团队。同时,学院适应学科发展和科研需要,投资数百万元新建了计算机网路、嵌入式实验室、软体测试及计算机套用综合等实验室,为科研和技术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止2006年:该院主要能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如下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服务:
1、计算机系统开发套用;
2、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
3、管理信息系统软体开发;
4、智慧型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5、嵌入式系统的研发;
6、医学信息化;

地图信息

地址:银江路185号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