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秀才饱学一肚皮
钟嗣成的《清江引》是组曲,共十首,《清江引·秀才饱学一肚皮》为其中的一首。这首小令感叹人生短暂,抒发怀才不遇、抱负难伸的郁闷,对真假不分、善恶颠倒的现实表示愤慨。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清江引·秀才饱学一肚皮
- 创作年代:元代
- 文学体裁:散曲·小令
- 作者:钟嗣成
- 宫调:双调
- 曲牌:清江引
作品原文
【双调】清江引
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⑴。假饶七步才⑵,未到三公位。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作品注释
⑴登科记:科举时代称考中进士为登科,把考中进士的人按名次登记在册上,叫“登科记”。
⑵假饶:即使。七步才:《世说新语·文学》记载,魏文帝曹丕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作不出便加以刑罚,曹植马上作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豆以为汁。箕在釜底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用“七步才”形容才思敏捷。
作品简析
整组曲子最后都归结到“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以明哲保身,颐养天年为人生哲学。这首曲子感情激荡,辞锋锐利,这是迸发自心底的怨愤之声。语言通俗直白,创作个性鲜明。
作者简介
钟嗣成
(约1275—1350?)元曲作家、评论家。字继先,因貌丑而自号丑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寄居杭州。早年从江浙儒学提举邓文原学诗文。公元1313年(元仁宗皇庆二年)重开科举,他以明经屡试于有司,不第,杜门家居,从事戏曲着述。历二十年编着《录鬼簿》二卷,有公元1330年(至顺元年)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为研究元曲保存了大量史料。戏曲创作亦丰,《录鬼簿续篇》称其“所编小令、套数极多,脍炙人口”,《太和正音律》评其词“如腾空宝气。”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