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

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

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

《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是一部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的年度报告,分为综述篇、专题篇、国际篇三部分,分别从政府、专家、国际等视角对数字贸易和中国软体出口发展现状、趋势、政策等内容进行阐述。

2018年6月12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体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商务部发布了《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报告2017
  • 发布时间:2018年6月12日
  • 发布机构:商务部
  • 发布地点:中国大连

发布背景

自2008年起,商务部已经发布11份《中国软体出口发展报告》,2018年将《中国软体出口发展报告》更名为《中国数字贸易和软体出口发展报告》,更突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中国服务贸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主题。

主要内容

《报告》指出,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在加快复甦进程,为软体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巨观环境。据IMF预测,2018年、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9%左右;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为2.3%和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达4.9%和5%。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成长的新动能,随着各国智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传统产业加速向数位化转型升级,数位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将不断释放出对软体市场的强大需求,为扩大全球软体贸易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从国内看,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为提升软体出口竞争力奠定了产业基础。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达32.9%,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据波士顿谘询公司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就业达4.15亿。
中国软体信息技术服务业实力显着增强。2017年,全国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体业务收入5.5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3.9%,全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接近11%。数字时代的到来使软体产业成为当前和未来的投资热点,人工智慧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软体技术加快创新和软硬体一体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推动软体业加速转型升级。
同时,《报告》指出,中国软体产业和出口面临着基础软体、开发工具软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成本和风险不断上升,软体智慧财产权保护场景面临重大变化,数字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等诸多挑战。
报告中说,“十三五”以来,中国软体出口规模实力明显提升,价值链持续向高端跃升。2017年中国软体出口执行金额375.56亿美元,同比增长9.72%,相当于2011年的2.6倍。软体出口(创新)基地城市集聚引领作用显着,占全国软体出口总额的63.5%。

内容解读

报告认为,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贸易也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主要贸易方式。全球服务贸易中有一半以上已经实现数位化,超过12%的跨境实物贸易通过数位化平台实现。软体贸易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数字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从出口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主体地位,江苏、浙江、广东列前3位。软体出口(创新)基地城市集聚引领作用显着,占全国软体出口总额的63.5%。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