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窑鸡仔

窑鸡仔

窑鸡仔

特色美食窑鸡仔,选用散养三黄鸡,配以秘制配料,用双层锡箔纸包裹,放入荔枝木炭火的土窑内,焗半个小时,味道爽滑可口,鸡皮脆肉嫩,肉汁都锁在鸡里面,连鸡胸肉也是滑嫩得令人再三回味,鲜香在味蕾里飞翔,味道中含有淡淡的果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窑鸡仔
  • 英文名:Yao ji zai
  • 主要食材:散养三黄鸡,秘制酱料,锡箔纸,清油
  • 分类:粤菜
  • 口味:皮脆肉嫩,爽滑可口

分类:

窑鸡仔是粤北名菜,和土窑鸡,叫花鸡,荷叶鸡,手撕鸡,水晶鸡一脉相承。

营养成分:

富含多种胺基酸和多种对人有益的营养成分,补虚,祛邪,滋养身体。

生产製作:

1.将1100克左右的散养三黄鸡洗净沥乾水,加秘制酱汁由内到外按摩五分钟腌製半小时,装入特製锡箔纸中,备用。
2.将由荔枝木,龙眼木等果木烧製成的环保炭放入窑中,生火后30分钟,确保炉温达到800度,将特製锡纸包裹的窑鸡仔放在特製的铁架上,高温生焗加热30分钟,出炉。
3.窑鸡仔要撕着吃,蘸着吃,要配以秘制蘸料,大快朵颐,口齿留香。

食用指南:

1.窑鸡仔要撕着吃才有味道。2.用微波炉加热效果更佳。第一:必须用调羹,2:1:1,杜绝出现酱汁过多的现象。第二:锡纸长度60公分,包装时候一定要鸡胸在下,鸡背部在上,杜绝平躺等现象。

主要功效:

与烤鸡相比,窑鸡仔无疑更为符合健康饮食的标準,整个烹製过程鸡都不接触明火,更少油腻,吃起来不易上火,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南方潮湿的环境,祛湿效果很好,因此有富贵鸡一说,传说连乾隆皇帝都对其大加讚赏。

饮食文化

窑鸡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尤其是关于窑鸡的传说甚多。从烹饪史上看,用黄泥包裹动物原料进行烧烤是古已有之的事。如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就是用粘土初乳猪包裹起来,加以烧烤,然后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在北魏的《齐民要求》中,有一叫“胡炮肉”的菜,是将灌满羊肉、羊油、多种调料的羊肚放在地坑中,用灰火埋起来烤熟的。据说其味“香美异常”。仔细分析,应当承认,“叫化鸡”的做法正是和“炮豚”、“胡炮肉”一脉相承的,仅仅是原料不同罢了。至清朝,文献上已出观了关于用黄泥包鸡烤的记载,名叫“荷叶包鸡”:将子鸡整治乾净,切成骨牌块,加好作料,配以香菇、鲜笋、火腿等辅料,用豆腐皮包裹好,再用鲜荷叶包紧,外面用湿黄泥团团包裹住,放在糠火中垠。等到香气外透,这道菜就算做好了。临吃时,去掉泥壳、荷叶,揭下豆腐皮,将鸡块放在大瓷盘中供食,“大有真味”。这种“荷叶包鸡”,和如今的“叫化鸡”在製法上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仅仅是在把鸡切成块上有一些不同而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