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江苏河海大学博士)
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河南固始县人。1999年7月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9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任教于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生态研究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磊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南固始县
- 出生日期:1976年12月
研究方向
固体废弃物处理
参与项目
1.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範子课题:内湖滨岸带修复示範工程
2.江苏省省级环保科技项目——污泥资源化技术开发与示範工程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土中水的转化特徵定量研究疏浚淤泥的固化机理
4.甪直污水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5.污泥固化处理设备及工艺开发
学术着作
论文
1. L. Li, W. Zhu, Y. Qu and J.P. Bao. Mechanism of Clay Mineral Affect on Strength of Solidification Sludg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32(7): 30-35
2. L. Li, W. Zhu, Y. Qu and J.P. Bao. Research on the Solidification Mechanism which Based on the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olidified Dredged Sedim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32(10): 25-32
3. Wei Zhu, Bo Bian, Lei Li. 2008,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road-deposited sediments in a medium size city of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47(1~3): 171~181
4. 李磊, 朱伟, 林城, 大木宜章. 2009, 乾湿循环条件下固化污泥的物理稳定性研究, 岩土力学, 30(10): 3001-3004
5. 李磊, 朱伟, 吉顺健, 郑修军. 2008, 微生物对固化/稳定化污泥长期强度的影响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30(12): 1778-1782
6. 李磊, 朱伟, 张春雷. 2009, 污泥固化土的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 26增(10): 62-65
7. 李磊, 焦月红. 2009, 固化污泥中Cu、Zn形态的转化及对浸出毒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管理, 34(10): 31-34
8. 李磊, 朱伟, 林城. 2006, 硫桿菌对固化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环境科学, 27(11): 2105-2109
9. 李磊, 朱伟, 林城. 2005, 骨架构建法进行污泥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1(6): 41-43
10. 李磊, 朱伟, 赵 建, 陈 刚. 2005, 西五里湖疏浚底泥资源化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 33(2): 127-130
11. 朱伟, 李磊, 林城. 2006, 生物与化学作用对污泥固化体渗透性的影响. 岩土力学, 27(6): 933-938
12. 朱伟, 林城, 李磊. 2007, 以膨润土为辅助添加剂固化/稳定化污泥的试验研究. 环境科学, 28(5): 1020-1025
3.朱伟, 李磊, 张春雷, 赵建. 疏浚泥固化处理的最佳化设计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8(4): 87-89
6.Lin cheng, Zhu Wei, Li lei, T.OHKI, X.J.Zheng. Permeability and Leaching Behavior of Cement-Solidified/Stabilized Sludge Using Calcium-Bentonite as Additiv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 Pollution Control, NanjingChina. 2006,10
专利
1. 发明专利:污水厂产生的脱水污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的方法,2007(第二完成人)
2. 发明专利: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机,2007(第二完成人)
3. 发明专利:多孔混凝土生态囊砌块单元,2008(第三完成人)
五、主要获奖及荣誉称号
主要科研奖励
“基于水分转化原理的淤泥固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