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武夷级战斗补给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湾武夷级战斗补给船
- 国家:台湾
- 级别:武夷级
- 人员编制:164人
- 标準排水量:7112吨
- 满载排水量:17000吨
- 长度:162米
- 宽度:22米
- 吃水:8.6米
- 续航力:8100千米
- 最高航速:20.8节
- 飞弹武器:1座4联装海槲树防空飞弹发射装置
- 火炮武器:2门博福斯40毫米/L70机关炮,2门联勤T-75S型20毫米机关炮。
- 电子设备:1座CS/UPS-60搜寻雷达,1座韩国金星公司的I波段导航雷达
概述
该战斗补给船全长162.12米,舰宽22米,吃水8.6米,满载排水量达到17000吨。该舰分为上面5层、下面6层,共11层结构,舰上有4座大型油槽,共可携带9300吨(200万加侖)燃油、淡水及600吨军需物资,是目前台湾海军现役最大的军舰。“武夷”号上有4座海上加油站及2座物资传送站,可同时替2艘舰艇进行海上加油,而其物资传送站每小时可传达10吨重物资。舰艉直升机甲板则可供CH-47及S-70C等大型直升机起降,在同时替2艘军舰整补时,可利用运输直升机对第三艘进行垂直运补。自1991年起,“武夷”号取代已退役的“玉台”号(AR-521),年年编入台海军远洋的敦睦支队任旗舰,是曝光率较高的海军舰艇之一。
结构
“武夷”号补给船採用艏楼和桥楼甲板船型,舰首底部设球鼻艏,可减小兴波阻力,这充分显示出该舰设计时就要求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舰首水线以上外飘明显,使艏甲板较宽大,便于左、右锚穴、锚链舱及甲板上起锚设备和飞弹发射装置的布置。舰体中部宽大方正,有利于燃油、弹药舱和机舱的布置。舰尾採用椭圆型尾,布置有双桨双舵。
其艏楼较高,在上甲板以上分2层,这样可以儘量减小甲板上浪,以免影响布置在舰首的对空飞弹发射装置的使用。艏楼内布置有前货舱,由一部位于舰桥前的起重机吊运货物。舰桥较高,在艏楼甲板之上共有4层,驾驶、雷达室、医疗、生活等主要舱室均布置在此。舰桥顶部布置有一座桁格主桅,舰桥两侧各有一座吊艇架,吊装有先进的全封闭式投放救生艇。舰桥后为补给作业区,左、右舷共有6组大型吊桿,其中前后4组用于吊放油管进行液体燃料补给,中间2组用于吊放固体货物。舰尾布置有机库和直升机起降平台。
动力系统
该舰採用2台三菱-曼恩(Mitsubishi-M.A.N)14汽缸柴油机推进,总输出功率25000马力。从该舰的吨位看,主机功率明显偏小,虽然这类舰的机舱都布置在舰尾,传动轴从机舱到轴出孔处不远,功率损失小些,但是速度仍然显得不理想。
火控系统
在台湾海军后勤舰艇中,“武夷”号的自卫火力原本是最强的,舰艏装有1座4联装海槲树防空飞弹发射装置,舰艉上层结构两舷各有1门博福斯40毫米/L70机关炮,后来还在舰艏两舷各加装1门联勤T-75S型20毫米机关炮。但1999年以后,台湾海军对“武夷”号进行了改装,导致其自卫火力反而不如以往。首先是2门博福斯40毫米/L70机关炮遭到拆除,原炮位改装老式Mk3型单管40毫米/L-60机关炮。这种倒退式的更换可能与“武夷”号本身未配备射控系统有关,没有射控系统,40毫米/L70机关炮可由射控雷达带动的功能等于闲置,跟完全由人工操作的单管40毫米/L60机关炮差不多。此外,该舰还装备1座CS/UPS-60搜寻雷达,1座韩国金星公司的I波段导航雷达。
虽然一旦爆发战争,补给船不可能单舰执行勤务,会得到其他作战船只的护航,但目前的海战早已进入飞弹时代,像“武夷”号这种庞然大物很容易成为反舰飞弹锁定的目标,因此最需要的是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与电子战系统。然而台湾海军却没有给它安装任何相关係统,使得其受飞弹威胁时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其一旦被击沉,台湾海军就会基本丧失远洋作战能力。
列装
“武夷”号于1990年6月23日完工服役,首任舰长杨耀国上校。服役后,台湾海军发现了不少不足之处。除了马力不足之外,还传出舰身轴线弯曲,传动齿轮与操舵不良等问题。但是爱面子的台湾海军并不承认有此情况,只是委婉地承认,“武夷”号在空船出海时由于压舱水填充速度太慢无法配平,的确会造成船身短暂侧倾,但是对航行本身影响不大。不过从武夷级没有建造后续舰来看,这个问题远没有台湾海军承认的那幺简单。
评价
“武夷”号是维繫台湾海军远洋战力的重要舰艇,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它的海上加油能力在海军舰艇中无出其右者,舰上官兵的生活空间也比别的舰艇宽敞,而海军服役者如能分发到“武夷”号,更是每年出国访问的保证(把这看成一种福利了)。
摩擦
虽然“武夷”号是勤务船只,但是也曾经与大陆船只发生过“身体接触”。那是在1998年4月11日,台海军87敦睦支队自苏澳开往基隆港途中,由于实施雷达波管制科目时适逢海上大雾。清晨4时08分,在舰长、台湾海军上校郜学庸指挥下摸索前进的“武夷”号在彭佳屿西北方6.5海里处与大陆渔船闽连渔0953号擦撞。幸好双方碰撞并不严重,“武夷”号仅仅是舰体外表刮伤,没有影响远航任务,而我大陆渔船发生漏水现象并有两名渔民受伤。随后,闽连渔0953号由台海军军舰伴随,拖回基隆港在海三厂中修理了20多天,回归大陆。
对于台湾海军来说,其战略使命是外岛和近岸海上防御,因此建造这样一艘具备远洋补给能力的军舰不啻是种浪费。虽然,台海军强调该舰的远洋任务,但是如今的“武夷”号一直只是伴随战舰在近海演习中航行一下而矣。而基德级驱逐舰的加盟,无疑为该舰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契机,将有更多机会实践远洋作战。尤其万一台海爆发战争,基德级驱逐舰离开容易遭受攻击的海港,长期停留在海上进行威慑、防御和代理指挥,其补给就要依靠“武夷”号。但是话说回来,“武夷”号本身薄弱的防御能力和台湾地理固有的限制,在大陆强大的海空立体大家面前,这种战术又能维持多久呢?说到底,“武夷”号还是鸡肋,是台湾海军表明其远洋作战能力的绣花枕头而已。其精心的伪装,掩饰不了以武力对抗统一是注定要失败的结局。
性能
开工时间:1988年6月25日
下水时间:1989年3月4日
服役时间:1990年6月23日
全长:162.12米
舰宽:22米
吃水:8.6米
轻载排水量:7112吨
满载排水量:17000吨
主机:2台柴油机
最大推力:25000马力
推进方式:双轴
最大航速:20.8节
巡航速度:17.5节
续航力:8100海里/17.5节
运载能力:燃油/淡水9300吨 军需物资600吨
武备(改装后):1座4联装海槲树飞弹发射装置 (备弹16枚MIM-72F)
2座单管博福斯40毫米/L60机关炮 2座T75S联勤20毫米机关炮 4挺12.7毫米机枪
电子设备:1座CS/UPS-60搜寻雷达 1座导航雷达
人员编制:军官18名 士兵146名 合计164名
下水时间:1989年3月4日
服役时间:1990年6月23日
全长:162.12米
舰宽:22米
吃水:8.6米
轻载排水量:7112吨
满载排水量:17000吨
主机:2台柴油机
最大推力:25000马力
推进方式:双轴
最大航速:20.8节
巡航速度:17.5节
续航力:8100海里/17.5节
运载能力:燃油/淡水9300吨 军需物资600吨
武备(改装后):1座4联装海槲树飞弹发射装置 (备弹16枚MIM-72F)
2座单管博福斯40毫米/L60机关炮 2座T75S联勤20毫米机关炮 4挺12.7毫米机枪
电子设备:1座CS/UPS-60搜寻雷达 1座导航雷达
人员编制:军官18名 士兵146名 合计16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