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镇(湖北省竹山县官渡镇)
官渡镇位于鄂西北边陲,面积40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有19316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官渡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湖北省十堰市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
- 电话区号:0719
- 邮政区码:442299
- 面积:400平方公里
- 人口:19316人
- 车牌代码:鄂C
乡镇概况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
竹山县官渡镇位于鄂西北边陲,跨东经109°55′-110°10′,北纬31°57′-32°03分′,巴山东麓,是入川达渝之咽喉,秦巴文化古驿,堵河水道上的璀璨明珠。官渡镇距竹山县城64公里,东与房县中坝接壤,西与竹溪兵营相连,南同柳林乡交界,北和上庸镇毗邻。全镇版图面积40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60个村民小组4318户19316人。官渡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林特、旅游等自然资源,水能资源蕴藏量理论装机达30万千瓦以上;硅质黑板石品高质优、走俏欧美;境内石煤储量丰富,闪长岩建材质地光润,磁铁矿蕴藏量达4500万吨;“驴头峡”牌山野菜清香脆嫩、绿色环保,深受消费者青睐;官渡黄酒甘甜味美,享誉鄂渝陕;万亩菸叶已成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进,黑猪养殖、波尔山羊、郧巴黄牛已初具规模,成为畜牧产业大镇。娃娃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官渡风光

官渡镇景观引人入胜。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大自然赋予了官渡迷人的风韵,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观光、寻奇探险的最佳去处。被列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歌、民间故事、收藏、雕刻、剪纸等文化博大精深。已成功主办三省七乡镇的歌手参加的民歌大赛四届。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地质公园、湖北省旅游明星镇、湖北省卫生乡镇、十堰市魅力乡镇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

驴头峡景区
驴头峡位于官渡镇桃园村境内,距县城70公里,由驴头山和松树岭对峙而成。驴头山海拔1470米,松树岭海拔1205米,峡谷全长5公里,平均宽度不超过50米。谷道曲折蜿蜒,神秘悠远。深峡两岸奇峰插天,怪石嶙峋,阴绿蔽天,藤萝倒挂,苍苍茫茫。谷底堵水随物赋形,静时波澜不惊,宁静安详;动时惊涛拍岩,险象环生,是开展漂流、探险的理想胜地。着名的“驴头山”、“双鱼洞”、“猴跳峡”、“一线天”、“牛肝马肺”、“天狗望月”、“苍龙岭”、“太极图像”等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气象万千。
武陵峡景区

武陵峡景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37个重点建设景区之一,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峡谷全长33千米,平均高度800米以上,平均宽度5米左右,峡内山峦叠翠,悬崖峭壁,飞泉流瀑,九曲迴肠。景区规划範围以武陵河峡谷为中心,包括武陵河两岸的驴头山、四方寨、笔架山、大洼、小洼、楼房沟、窝棚沟及青龙皋等,规划总面积19.32平方公里。

秦巴民俗博物馆
秦巴民俗博物馆位于竹山县官渡镇集镇,始建于2007年, 2012年春,耗资450万元的新馆落并向游客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体结构为徽派仿古建筑风格,是秦巴地区唯一一家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博物馆藏品达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10余件。馆内设余曼白剪纸纪念馆、红色文化展区、文物杂宝展区、民俗遗物展区、匾牌对联展区、古典家具展区、票证钱币展区、雕花工艺展区等八个展区,馆内集合了秦巴地区的文化精粹,其中有很多藏品在秦巴地区绝无仅有,竹山县印牌是该馆镇馆之宝,充分展现了秦巴地区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堪称秦巴文化的宝库。
秦巴民俗博物馆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15689 |
男 | 8472 |
女 | 7217 |
家庭户户数 | 3750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15313 |
家庭户男 | 8213 |
家庭户女 | 7100 |
0-14岁(总) | 3625 |
0-14岁男 | 1846 |
0-14岁女 | 1779 |
15-64岁(总) | 10727 |
15-64岁男 | 5931 |
15-64岁女 | 4796 |
65岁及以上(总) | 1337 |
65岁及以上男 | 695 |
65岁及以上女 | 642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5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