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
孟河,是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新北区)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小镇。 这个地区出过许多名人。于南朝时期和清朝时期最为鼎盛。
孟河由先前的孟城和小河合併而成。
2014年3月11日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孟河
- 别名:河庄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江苏武进格式举例:中国华北
- 下辖地区:孟城 小河 万绥
- 政府驻地:孟河
- 电话区号:0519
- 邮政区码:213100
- 着名景点:万绥东岳庙 小黄山 九龙寺庙
- 机场:常州机场
- 火车站:常州火车站 常州高铁北站
- 车牌代码:苏D
- 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
- 所属城市:常州
江苏孟河镇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丁氏以儿科见长。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清道光、鹹丰、同治年间,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孟河医派作为着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着《本事方》,开医案类着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着《六科準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孟河医派着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等纷纷走出故土,有多名名医东行上海,开业授徒,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着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
孟河有许多着名的景点,如费伯雄故居、恽代英广场等。孟河中心国小更以传承“cheng”文化为特色创办学校。
甘肃孟河村
孟河村,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南,位于古城乡至王尹乡乡村公路南边,东至古城、王尹两乡交界处的堡子山下,东南边有南小河支流孟河绕村流过。
中文名称: | 孟河村 | 面积: | 25平方千米 |
外文名称: | Menghe Village | 人口: | 800人 |
村落类别: | 自然村 | 景点: | 堡子山、关公庙 |
所属地区: | 秦安县古城乡 | 机场: | 天水机场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秦安县古城乡境内东南端 | 车站: | 孟河公交站、秦安县汽车北站、秦安县长途汽车站 |
电话区号: | 0938 | 火车站: | 天水站、宝兰高速客运专线秦安火车站(在建) |
邮政编码: | 741600 | 车牌代码: | 甘E |
孟河村,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古城乡东南端一角,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河流以北为村庄主居住区,与河流以南居住区隔河相望,南北村庄由桥樑连线。
村庄北边有乡村公路,向西与兴丰乡盘旋乡村公路汇合,经古城延伸直至秦安县城,距县城路程10公里;向东为公路东端,位于堡子山脚下拐角处,与王尹乡公路连线贯通,距离王尹乡5公里。
历史沿革
孟河村,据说古时雨水丰沛、山溪潺流、泉眼百布、河流不断,由当初迁徙至古城的三户孟氏人家在此开垦土地、辛勤耕耘、生产生活,形成现有的村落。因村落全部为孟姓人家,村有河流绕过,便取名孟河村,发展为自然村,属历史名乡古城乡管辖。 古城乡历史悠久,曾是州、郡、县的治地。北魏治安阳县,兼治安阳郡。西魏治北秦州,宋治腊家城。明清属崇教里,民国初期属中区管辖。民国23年(1934),为中后乡。民国35年,改中后乡为兴隆乡。解放初期设崖湾、吊湾、康坡、涧滩、贾沟乡,属王尹区管辖。1955年,合併为康坡、贾沟、吊湾乡,属王尹区管辖。1958年建立康坡公社:1961年,改设为腰崖、缑湾、贾川公社。1965年合併为贾川公社。1983年4月,更名为古城公社,同年12月,改称为古城乡。1989年,全乡辖康坡、后沟、胡家崖湾、缑湾、吊坪、郑峡、郭屲、何山、蔡小、孙蔡、小湾、蔚林、腰崖、贾川、那坡、何杨、李家河、草湾、孟河、董家大庄、张庄等21个村民委员会,51个村民小组。共有51个自然村,即康家坡、古城、孟家河、孟家草湾、胡家崖湾、高家湾、后沟、青桐湾、赵家湾、浦家湾、缑家湾、缑家湾下庄、李家咀、阳坡门、双窑湾、吊湾、吊坪、杨家门、牟家沟、郑家峡、郭家屲、刘家湾、蔡家小庄、山上、孙蔡家、何家屲、蔡家河、南家坡、赵家小湾、李家屲、张家函、胡家偏屲、蔚林、邓家庄、靳家腰崖、赵家川、张家咀、贾家川、贾家沟、王家那坡、韩家函、何家湾、仁家湾、杨家湾、上湾、李家河、剡家湾、唐家堡、、董家大庄、张家庄和孙家阳湾。
民俗文化
全村居民近800人、130余户,以孟姓为主,孟氏人家占到全村户数的99%。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民为本、崇仁义、知廉耻、重荣辱,勤劳朴实,以农业生产为主业,以经商、外出劳务、製作草编等为副业。粮食作物以小麦最多,其次为玉米、洋芋;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籽、蔬菜、瓜类等;果树有苹果、桃、梨等;家养畜禽以猪、鸡为主。
受历史、地域、人文等因素影响,村民大都信奉佛教,并在村庄东北部的最高山---堡子山建有关帝庙,因继承孟子“仁、义、礼”的传统思想和美德,人们将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关公推崇为道德楷模,常年供奉、烟火不断。
村庄建有孟河国小,位于村庄东北部,环境幽静、竞相学习、相与讲习、人文气息浓郁,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校训,教育是一项长远的立本之策,孟河国小持久的优异成绩在周边学区树立起了良好形象,影响甚远。 孟氏人家继承祖辈的传统,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业,尊崇道德,注重德才兼备的引导,“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注重人格气度的教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河国小,从无到有,从简陋的毛墙坯屋,到整齐的砖墙青瓦,村民们为这所学校不断添砖加瓦、默默无私地付出汗水,经历40余载岁月的沧桑和洗礼,已是一所设备完毕的优秀国小。在一代代优秀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在孟天思、孟林祥、张香兰、南花兰等园丁的尽心培育下,这座花园里开满了色彩斑斓、朝气蓬勃的花朵,一名又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古城农中、秦安一中,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已奔向神州各地,奋斗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奉献着自己年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