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
大巨,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萎,早泄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基本介绍
- 别名: 腋门
- 隶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 功能: 调肠胃,固肾气
- 操作: 直刺1-1.5寸
- 出处: 《针灸甲乙经》
- 主治: 腹痛,腹泻,小腹胀满等
- 主要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名称释义
(1)大巨。二词合解,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2)腋门、液门穴。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腋门、液门穴名意皆指本穴为胃经经水出入的门户。理同大巨名解。
功能作用
传输胃经水液。
治 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1.小腹胀,小便不利,疝气;
2.遗精,早泄。
操作
刺法:直刺1.0—1.5寸,局部酸胀,针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消化系统疾病:小腹胀满,阑尾炎,肠炎,肠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便不利,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睪丸炎,遗精,阳萎,疝气;
其它:痛经,不孕,失眠。
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增进食慾的穴道刺激疗法、穴道刺激疗法治疗腹泻等。
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功效
调肠胃,固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