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CAD 2005工程绘图示準教程
《AutocCAD 2005工程绘图示準教程》是2005年8月26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新房。本书主要是系统全面地介绍了AutocCAD 2005工程绘图的基本知识。
基本介绍
- 书名:AutocCAD 2005工程绘图示準教程
- 作者:郭新房
- ISBN:9787302098577
- 定价:25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8-26
- 装帧:平装
- 印次:1-2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AutocCAD 2005的基本绘图功能,编辑图形对象的基本命令,图案的填充方法及其设定,块的基本操作知识,图形标準的基本操作,三维图形的创建,实体的创建,渲染及着色的基本操作,列印图形时所需的设定,以及在AutocCAD 环境下与Internet互联的相关技术。
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以多个机械和建筑领域绘图实例贯穿全书,使读者能迅速掌握AutocCAD的精髓。本书可作为AutocCAD 2005初级用户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在职人员学习AutocCAD绘图的参考用书。
图书前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绘图已成为绘图领域内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通用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 计)软体包,它是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内使用最广泛的CAD软体包,主要套用在机械、 建筑、纺织、地理信息、出版印刷等诸多行业。Autodesk公司新近推出的AutoCAD 2005 除了保持原有版本的特点与功能外,还进一步增强了绘图能力,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方便、 有效的图形设计工具。
1.本书内容介绍
本书以使读者掌握基本绘图方法为出发点,逐步掌握工程绘图的方法和技术,从而达 到独立绘製较複杂图形的目标。本书共分11章。
第1章主要为读者介绍了AutoCAD 2005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绘图环境的设定,对图 形档案操作的常识,以及如何控制图形档案的显示。第2章介绍了绘图工具列中各工具的 功能及使用方法。第3章介绍编辑图形对象的基本命令,包括图形的选取、複製、镜像、 移动等操作。第4章介绍了图案的填充方法及其设定、图案档案的定义等知识。
第5章主要介绍了块的基础操作知识,并区分了块与外部参照的概念,还介绍了如何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进行製图以及配置CAD标準。第6章介绍了图形标注的基本操作, 包括标注的定义、标注的类型、快速标注等。第7章介绍了三维图形的创建,主要包括线 框模型和表面模型的操作方法,以及在AutoCAD中编辑图形的技巧。第8章主要介绍了实 体的创建方法,主要包括实体的点、面、角等编辑,以及如何使用表达式创建複杂的组合 实体。
第9章主要介绍了渲染及着色的基本操作,包括设定光源、场景、材质、背景等渲染 的基本操作。第10章介绍了在列印图形时所需的设定,主要包括如何设定页面、创建视口 以及相关的列印设定。第11章详细介绍了在AutoCAD环境下与Internet互联的相关技术。
2.本书主要特色
· 学习目标:为了帮助读者明确每章具体的学习目标,本书每章章首概括了本章要点和学习目标,并以图示方式勾画了本章知识要点的结构,便于读者直观、简洁地了解本章内容要点,这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学习工具。
· 专家指南:本书在编写时,根据读者定位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安排了篇幅结构。将无法展开介绍的内容安排在"专家指南"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1.本书内容介绍
本书以使读者掌握基本绘图方法为出发点,逐步掌握工程绘图的方法和技术,从而达 到独立绘製较複杂图形的目标。本书共分11章。
第1章主要为读者介绍了AutoCAD 2005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绘图环境的设定,对图 形档案操作的常识,以及如何控制图形档案的显示。第2章介绍了绘图工具列中各工具的 功能及使用方法。第3章介绍编辑图形对象的基本命令,包括图形的选取、複製、镜像、 移动等操作。第4章介绍了图案的填充方法及其设定、图案档案的定义等知识。
第5章主要介绍了块的基础操作知识,并区分了块与外部参照的概念,还介绍了如何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进行製图以及配置CAD标準。第6章介绍了图形标注的基本操作, 包括标注的定义、标注的类型、快速标注等。第7章介绍了三维图形的创建,主要包括线 框模型和表面模型的操作方法,以及在AutoCAD中编辑图形的技巧。第8章主要介绍了实 体的创建方法,主要包括实体的点、面、角等编辑,以及如何使用表达式创建複杂的组合 实体。
第9章主要介绍了渲染及着色的基本操作,包括设定光源、场景、材质、背景等渲染 的基本操作。第10章介绍了在列印图形时所需的设定,主要包括如何设定页面、创建视口 以及相关的列印设定。第11章详细介绍了在AutoCAD环境下与Internet互联的相关技术。
2.本书主要特色
· 学习目标:为了帮助读者明确每章具体的学习目标,本书每章章首概括了本章要点和学习目标,并以图示方式勾画了本章知识要点的结构,便于读者直观、简洁地了解本章内容要点,这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学习工具。
· 专家指南:本书在编写时,根据读者定位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安排了篇幅结构。将无法展开介绍的内容安排在"专家指南"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图书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05操作基础
1.1 AutoCAD 2005基础知识
1.1.1 AutoCAD 2005的硬体要求
1.1.2 AutoCAD 2005的增强功能
1.1.3 了解视窗界面
1.2 设定绘图环境
1.2.1 选择绘图单位
1.2.2 限制绘图範围
1.2.3 设定绘图环境
1.3 课堂练习1-1:设定绘图视窗的背景
1.4 操作图形档案
1.4.1 创建档案
1.4.2 打开档案
1.4.3 保存档案
1.5 控制图形档案的显示
1.5.1 切换视窗间的显示
1.5.2 缩放图形和视图操作图形
1.5.3 重画与重生成操作
1.6 课堂练习1-2:精确绘图
1.7 思考与练习
1.7.1 複习题
1.7.2 上机练习
1.7.3 课后作业
第2章 创建简单图形
2.1 点、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2.1.1 创建点
2.1.2 创建直线
2.1.3 创建射线与构造线
2.2 多线、多段线及正多边形和矩形
2.2.1 创建多线
2.2.2 创建二维多段线
2.2.3 创建正多边形线
2.2.4 创建矩形
2.3 圆、圆弧、圆环及椭圆、椭圆弧
2.3.1 创建圆
2.3.2 创建椭圆、椭圆弧
2.3.3 创建圆弧
2.3.4 创建圆环或填充圆
2.3.5 创建样条曲线
2.4 课堂练习2-1:轴承俯视图
2.5 课堂练习2-2:创建齿轮
2.6 思考与练习
2.6.1 複习题
2.6.2 上机练习
2.6.3 课后作业
第3章 编辑图形
3.1 选取对象
3.2 编辑对象
3.2.1 複製、镜像、偏移对象
3.2.2 删除与恢复对象
3.2.3 移动、旋转、阵列对象
3.2.4 拉伸、延伸对象
3.2.5 修剪对象
3.2.6 打断与打断于点
3.2.7 倒角与圆角
3.2.8 缩放、分解对象
3.3 课堂练习3-1:绘製圆轴平面图
3.4 课堂练习3-2:绘製机械零件的平面图
3.5 使用夹点功能编辑对象
3.5.1 夹点定义和设定
3.5.2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对象
3.6 编辑对象特性
3.6.1 利用[特性]对话框
3.6.2 利用特性匹配
3.7 思考与练习
3.7.1 複习题
3.7.2 上机练习
3.7.3 课后作业
第4章 图案填充
4.1 创建图案填充
4.1.1 设定填充图案
4.1.2 编辑填充对象
4.1.3 填充边界与填充的可见性
4.1.4 定义图案档案
4.2 面域对象
4.2.1 创建面域
4.2.2 提取数字信息
4.3 课堂练习4-1:编辑填充图案
4.4 课堂练习4-2:提取图案数字信息
4.5 思考与练习
4.5.1 複习题
4.5.2 上机练习
4.5.3 课后作业
第5章 高效製图
5.1 块
5.1.1 定义块
5.1.2 块的存档
5.1.3 插入块
5.2 块的属性
5.2.1 创建块属性
5.2.2 使用属性控制块
5.2.3 编辑块属性
5.2.4 提取属性信息
5.3 课堂练习5-1:操作块
5.4 外部参照
5.4.1 使用外部参照
5.4.2 编辑外部参照
5.4.3 参照管理器
5.5 课堂练习5-2:利用外部参照增强工作
5.6 AutoCAD设计中心与标準
5.6.1 设计中心视窗
5.6.2 利用设计中心製图
5.6.3 CAD标準
5.7 课堂练习5-3:创建和附加CAD标準样板
5.8 思考与练习
5.8.1 複习题
5.8.2 上机练习
5.8.3 课后作业
第6章 文字标注与尺寸标注
6.1 标注文字
6.1.1 设定标注文字
6.1.2 输入文字的方式
6.1.3 编辑标注文字
6.1.4 查找、替换文字
6.1.5 文字的显示方式
6.2 课堂练习6-1:导入外部文本并编辑格式
6.3 标注尺寸
6.3.1 标注的基本组成
6.3.2 标注样式的组成
6.3.3 设定标注样式
6.4 尺寸标注的类型
6.4.1 线性标注
6.4.2 对齐标注
6.4.3 角度标注
6.4.4 坐标标注
6.4.5 基线标注与连续标注
6.4.6 半径、直径与圆心标注
6.4.7 引线标注
6.4.8 快速标注
6.4.9 关联标注
6.4.10 形位公差标注
6.5 课堂练习6-2:尺寸标注实例
6.6 编辑尺寸标注
6.6.1 更改与替换尺寸标注样式
6.6.2 编辑标注的尺寸界线
6.6.3 尺寸位置的调整
6.7 思考与练习
6.7.1 複习题
6.7.2 上机练习
6.7.3 课后作业
第7章 绘製三维图形
7.1 三维绘图基础
7.1.1 三维造型分类
7.1.2 设定视点
7.1.3 设定平面视图
7.2 用户坐标系
7.2.1 新建UCS
7.2.2 管理UCS
7.2.3 控制UCS图示
7.3 创建简单三维对象
7.3.1 点的确定
7.3.2 创建简单三维对象
7.4 课堂练习7-1:创建线框模型
7.5 创建三维面
7.5.1 多边形格线
7.5.2 旋转曲面
7.5.3 直纹曲面
7.5.4 平移曲面
7.5.5 边界曲面
7.6 课堂练习7-2:使用3DFACE生成的三维面
7.7 创建基本表面模型
7.7.1 长方体表面
7.7.2 稜锥面
7.7.3 楔体表面
7.7.4 球面
7.7.5 上半球面和下半球面
7.7.6 圆锥面
7.7.7 圆环面
7.8 编辑表面模型
7.8.1 三维旋转
7.8.2 三维阵列
7.8.3 三维镜像
7.8.4 对齐位置
7.9 课堂练习7-3:三维动态观察器
7.10 思考与练习
7.10.1 複习题
7.10.2 上机练习
7.10.3 课后作业
第8章 实体创建与编辑
8.1 实体造型
8.1.1 创建实体
8.1.2 控制实体的显示
8. 2 编辑实体
8.3 课堂练习8-1:製作水杯的模型
8.4 布尔运算
8.4.1 交集
8.4.2 差集
8.4.3 并集
8.5 课堂练习8-2:轴承的製作
8.6 思考与练习
8.6.1 複习题
8.6.2 上机练习
8.6.3 课后作业
第9章 着色和渲染处理
9.1 消隐和着色
9.1.1 消除对象的隐藏线
9.1.2 更改隐藏线的显示特性
9.1.3 着色图像
9.2 渲染模型
9.2.1 渲染工具列
9.2.2 [渲染]对话框
9.3 课堂练习9-1:实体渲染
9.4 渲染选项
9.4.1 设定光源
9.4.2 设定场景
9.4.3 材质和材质库
9.4.4 贴图
9.4.5 设定背景
9.4.6 使用配景
9.4.7 雾化/深度设定
9.4.8 渲染配置和统计信息
9.5 课堂练习9-2:渲染水杯
9.6 思考与练习
9.6.1 複习题
9.6.2 上机练习
9.6.3 课后作业
第10章 列印AutoCAD图形
10.1 工作空间
10.1.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10.1.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
10.2 布局
10.2.1 创建新布局
10.2.2 利用布局嚮导快速创建布局图
10.2.3 设定布局参数
10.3 课堂练习10-1:使用布局样板创建标準布局图
10.4 视口
10.4.1 创建、删除和调整视口
10.4.2 视口的基本操作
10.5 图形输出的相关设定
10.5.1 图形列印和列印预览
10.5.2 列印样式表
10.5.3 页面设定方案
10.5.4 列印配置
10.6 课堂练习10-2:输出图形
10.7 思考与练习
10.7.1 複习题
10.7.2 上机练习
10.7.3 课后作业
第11章 利用Internet技术
11.1 超连结
11.1.1 图形的超连结
11.1.2 块中的超连结
11.2 课堂练习11-1:利用Internet打开图形档案
11.3 电子传递
11.4 电子格式的输出
11.5 课堂练习11-2:创建Web页
11.6 思考与练习
11.6.1 複习题
11.6.2 上机练习
11.6.3 课后作业
附录 思考与练习答案
1.1 AutoCAD 2005基础知识
1.1.1 AutoCAD 2005的硬体要求
1.1.2 AutoCAD 2005的增强功能
1.1.3 了解视窗界面
1.2 设定绘图环境
1.2.1 选择绘图单位
1.2.2 限制绘图範围
1.2.3 设定绘图环境
1.3 课堂练习1-1:设定绘图视窗的背景
1.4 操作图形档案
1.4.1 创建档案
1.4.2 打开档案
1.4.3 保存档案
1.5 控制图形档案的显示
1.5.1 切换视窗间的显示
1.5.2 缩放图形和视图操作图形
1.5.3 重画与重生成操作
1.6 课堂练习1-2:精确绘图
1.7 思考与练习
1.7.1 複习题
1.7.2 上机练习
1.7.3 课后作业
第2章 创建简单图形
2.1 点、直线、射线和构造线
2.1.1 创建点
2.1.2 创建直线
2.1.3 创建射线与构造线
2.2 多线、多段线及正多边形和矩形
2.2.1 创建多线
2.2.2 创建二维多段线
2.2.3 创建正多边形线
2.2.4 创建矩形
2.3 圆、圆弧、圆环及椭圆、椭圆弧
2.3.1 创建圆
2.3.2 创建椭圆、椭圆弧
2.3.3 创建圆弧
2.3.4 创建圆环或填充圆
2.3.5 创建样条曲线
2.4 课堂练习2-1:轴承俯视图
2.5 课堂练习2-2:创建齿轮
2.6 思考与练习
2.6.1 複习题
2.6.2 上机练习
2.6.3 课后作业
第3章 编辑图形
3.1 选取对象
3.2 编辑对象
3.2.1 複製、镜像、偏移对象
3.2.2 删除与恢复对象
3.2.3 移动、旋转、阵列对象
3.2.4 拉伸、延伸对象
3.2.5 修剪对象
3.2.6 打断与打断于点
3.2.7 倒角与圆角
3.2.8 缩放、分解对象
3.3 课堂练习3-1:绘製圆轴平面图
3.4 课堂练习3-2:绘製机械零件的平面图
3.5 使用夹点功能编辑对象
3.5.1 夹点定义和设定
3.5.2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对象
3.6 编辑对象特性
3.6.1 利用[特性]对话框
3.6.2 利用特性匹配
3.7 思考与练习
3.7.1 複习题
3.7.2 上机练习
3.7.3 课后作业
第4章 图案填充
4.1 创建图案填充
4.1.1 设定填充图案
4.1.2 编辑填充对象
4.1.3 填充边界与填充的可见性
4.1.4 定义图案档案
4.2 面域对象
4.2.1 创建面域
4.2.2 提取数字信息
4.3 课堂练习4-1:编辑填充图案
4.4 课堂练习4-2:提取图案数字信息
4.5 思考与练习
4.5.1 複习题
4.5.2 上机练习
4.5.3 课后作业
第5章 高效製图
5.1 块
5.1.1 定义块
5.1.2 块的存档
5.1.3 插入块
5.2 块的属性
5.2.1 创建块属性
5.2.2 使用属性控制块
5.2.3 编辑块属性
5.2.4 提取属性信息
5.3 课堂练习5-1:操作块
5.4 外部参照
5.4.1 使用外部参照
5.4.2 编辑外部参照
5.4.3 参照管理器
5.5 课堂练习5-2:利用外部参照增强工作
5.6 AutoCAD设计中心与标準
5.6.1 设计中心视窗
5.6.2 利用设计中心製图
5.6.3 CAD标準
5.7 课堂练习5-3:创建和附加CAD标準样板
5.8 思考与练习
5.8.1 複习题
5.8.2 上机练习
5.8.3 课后作业
第6章 文字标注与尺寸标注
6.1 标注文字
6.1.1 设定标注文字
6.1.2 输入文字的方式
6.1.3 编辑标注文字
6.1.4 查找、替换文字
6.1.5 文字的显示方式
6.2 课堂练习6-1:导入外部文本并编辑格式
6.3 标注尺寸
6.3.1 标注的基本组成
6.3.2 标注样式的组成
6.3.3 设定标注样式
6.4 尺寸标注的类型
6.4.1 线性标注
6.4.2 对齐标注
6.4.3 角度标注
6.4.4 坐标标注
6.4.5 基线标注与连续标注
6.4.6 半径、直径与圆心标注
6.4.7 引线标注
6.4.8 快速标注
6.4.9 关联标注
6.4.10 形位公差标注
6.5 课堂练习6-2:尺寸标注实例
6.6 编辑尺寸标注
6.6.1 更改与替换尺寸标注样式
6.6.2 编辑标注的尺寸界线
6.6.3 尺寸位置的调整
6.7 思考与练习
6.7.1 複习题
6.7.2 上机练习
6.7.3 课后作业
第7章 绘製三维图形
7.1 三维绘图基础
7.1.1 三维造型分类
7.1.2 设定视点
7.1.3 设定平面视图
7.2 用户坐标系
7.2.1 新建UCS
7.2.2 管理UCS
7.2.3 控制UCS图示
7.3 创建简单三维对象
7.3.1 点的确定
7.3.2 创建简单三维对象
7.4 课堂练习7-1:创建线框模型
7.5 创建三维面
7.5.1 多边形格线
7.5.2 旋转曲面
7.5.3 直纹曲面
7.5.4 平移曲面
7.5.5 边界曲面
7.6 课堂练习7-2:使用3DFACE生成的三维面
7.7 创建基本表面模型
7.7.1 长方体表面
7.7.2 稜锥面
7.7.3 楔体表面
7.7.4 球面
7.7.5 上半球面和下半球面
7.7.6 圆锥面
7.7.7 圆环面
7.8 编辑表面模型
7.8.1 三维旋转
7.8.2 三维阵列
7.8.3 三维镜像
7.8.4 对齐位置
7.9 课堂练习7-3:三维动态观察器
7.10 思考与练习
7.10.1 複习题
7.10.2 上机练习
7.10.3 课后作业
第8章 实体创建与编辑
8.1 实体造型
8.1.1 创建实体
8.1.2 控制实体的显示
8. 2 编辑实体
8.3 课堂练习8-1:製作水杯的模型
8.4 布尔运算
8.4.1 交集
8.4.2 差集
8.4.3 并集
8.5 课堂练习8-2:轴承的製作
8.6 思考与练习
8.6.1 複习题
8.6.2 上机练习
8.6.3 课后作业
第9章 着色和渲染处理
9.1 消隐和着色
9.1.1 消除对象的隐藏线
9.1.2 更改隐藏线的显示特性
9.1.3 着色图像
9.2 渲染模型
9.2.1 渲染工具列
9.2.2 [渲染]对话框
9.3 课堂练习9-1:实体渲染
9.4 渲染选项
9.4.1 设定光源
9.4.2 设定场景
9.4.3 材质和材质库
9.4.4 贴图
9.4.5 设定背景
9.4.6 使用配景
9.4.7 雾化/深度设定
9.4.8 渲染配置和统计信息
9.5 课堂练习9-2:渲染水杯
9.6 思考与练习
9.6.1 複习题
9.6.2 上机练习
9.6.3 课后作业
第10章 列印AutoCAD图形
10.1 工作空间
10.1.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10.1.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
10.2 布局
10.2.1 创建新布局
10.2.2 利用布局嚮导快速创建布局图
10.2.3 设定布局参数
10.3 课堂练习10-1:使用布局样板创建标準布局图
10.4 视口
10.4.1 创建、删除和调整视口
10.4.2 视口的基本操作
10.5 图形输出的相关设定
10.5.1 图形列印和列印预览
10.5.2 列印样式表
10.5.3 页面设定方案
10.5.4 列印配置
10.6 课堂练习10-2:输出图形
10.7 思考与练习
10.7.1 複习题
10.7.2 上机练习
10.7.3 课后作业
第11章 利用Internet技术
11.1 超连结
11.1.1 图形的超连结
11.1.2 块中的超连结
11.2 课堂练习11-1:利用Internet打开图形档案
11.3 电子传递
11.4 电子格式的输出
11.5 课堂练习11-2:创建Web页
11.6 思考与练习
11.6.1 複习题
11.6.2 上机练习
11.6.3 课后作业
附录 思考与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