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AutCAD 2006实用培训教程
《中文版AutCAD 2006实用培训教程》是2005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斌、李磊、张国华。
基本介绍
- 书名:中文版AutCAD 2006实用培训教程
- 作者:王斌,李磊,张国华
- ISBN:9787302107170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utodesk公司最新推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体——中文版AutoCAD2006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全书共分28章,分别介绍了中文版AutoCAD2006的新特点、档案操作与绘图设定,基本二维图形对象的绘製,图形的精确绘製,图层的使用与管理,图形编辑命令的使用,文字和表格的创建与编辑,面域和图案填充,图形对象的标注尺寸,三维图形的绘製与编辑,块、属性的定义与外部参照的使用等功能。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叙述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本适合于相关培训班的优秀教材,也是广大初、中级AutoCAD用户很好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AutoCAD2006的功能和界面
组成 1
1.1教学目标 1
1.2理论指导 1
1.2.1AutoCAD的基本功能 1
1.2.2中文版AutoCAD2006的
新增功能 4
1.2.3中文版AutoCAD2006的
工作界面 7
1.3上机操作 13
1.3.1创建自定义工具列 13
1.3.2使用“AutoCAD文本视窗” 14
1.4思考练习 15
1.4.1填空题 15
1.4.2选择题 16
1.4.3问答题 16
1.4.4操作题 16
第2章档案操作与绘图设定 17
2.1教学目标 17
2.2理论指导 17
2.2.1档案的基本操作 17
2.2.2设定绘图环境 21
2.3上机操作 24
2.3.1更改绘图视窗的背景颜色 24
2.3.2设定图形单位并加密档案 25
2.4思考练习 26
2.4.1填空题 26
2.4.2选择题 27
2.4.3问答题 27
2.4.4操作题 27
第3章绘製基本二维图形对象 29
3.1教学目标 29
3.2理论指导 29
3.2.1绘製二维图形的方法 29
3.2.2绘製点 31
3.2.3绘製直线 32
3.2.4绘製射线 32
3.2.5绘製构造线 33
3.2.6绘製矩形 33
3.2.7绘製正多边形 34
3.2.8绘製圆 34
3.2.9绘製圆弧 35
3.2.10绘製椭圆和椭圆弧 36
3.3上机操作 38
3.3.1使用“直线”工具绘製
零件图形 38
3.3.2绘製辅助线 38
3.3.3使用“圆”工具绘製
零件图形 40
3.3.4绘製综合图形 42
3.4思考练习 44
3.4.1填空题 44
3.4.2选择题 44
3.4.3问答题 45
3.4.4操作题 45
第4章精确绘製图形 47
4.1教学目标 47
4.2理论指导 47
4.2.1使用坐标系 47
4.2.2使用捕捉、栅格 52
4.2.3使用正交模式 54
4.2.4使用对象捕捉 54
4.2.5使用自动追蹤 57
4.2.6使用动态输入 59
4.3上机操作 60
4.3.1使用多种坐标方法绘製
三角形 60
4.3.2对象捕捉功能的使用 61
4.3.3自动追蹤功能的使用 63
4.4思考练习 66
4.4.1填空题 66
4.4.2选择题 66
4.4.3问答题 67
4.4.4操作题 67
第5章控制图形显示 69
5.1教学目标 69
5.2理论指导 69
5.2.1缩放与平移视图 69
5.2.2使用命名视图 71
5.2.3使用平铺视口 73
5.2.4使用鸟瞰视图 75
5.3上机操作 76
5.3.1动态缩放视图 76
5.3.2使用命名视图观察图形 77
5.3.3使用鸟瞰视图更新视图 78
5.4思考练习 79
5.4.1填空题 79
5.4.2选择题 79
5.4.3问答题 79
5.4.4操作题 80
第6章使用与管理图层 81
6.1教学目标 81
6.2理论指导 81
6.2.1创建图层 81
6.2.2管理图层 86
6.3上机操作 92
6.3.1创建“标注线”图层 92
6.3.2创建图层过滤器 93
6.3.3使用图层绘製零件图 94
6.4思考练习 96
6.4.1填空题 96
6.4.2选择题 96
6.4.3问答题 97
6.4.4操作题 97
第7章选择对象 99
7.1教学目标 99
7.2理论指导 99
7.2.1设定对象的选择模式 99
7.2.2选择对象的方法 100
7.2.3过滤选择 103
7.2.4快速选择 104
7.2.5使用编组 105
7.3上机操作 107
7.3.1使用“对象选择过滤器”
选择图形 108
7.3.2使用“快速选择”功能选择
图形 109
7.3.3对图像进行编组 109
7.4思考练习 110
7.4.1填空题 110
7.4.2选择题 110
7.4.3问答题 111
7.4.4操作题 111
第8章夹点编辑图形与特性查看 113
8.1教学目标 113
8.2理论指导 113
8.2.1控制夹点显示 113
8.2.2使用夹点编辑对象 114
8.2.3认识“特性”视窗 116
8.2.4“特性”视窗的功能 117
8.2.5获取绘图数据 118
8.3上机操作 119
8.3.1使用夹点绘製零件图1 119
8.3.2使用夹点绘製零件图2 123
8.4思考练习 126
8.4.1填空题 126
8.4.2选择题 126
8.4.3问答题 126
8.4.4操作题 126
第9章使用图形编辑命令(一) 127
9.1教学目标 127
9.2理论指导 127
9.2.1删除对象 127
9.2.2移动对象 128
9.2.3旋转对象 128
9.2.4对齐对象 128
9.2.5複製对象 129
9.2.6阵列複製对象 129
9.2.7偏移对象 132
9.2.8镜像对象 132
9.3上机操作 133
9.3.1旋转图形对象 133
9.3.2使用阵列功能绘製零件图 133
9.4思考练习 135
9.4.1填空题 135
9.4.2选择题 136
9.4.3问答题 136
9.4.4操作题 136
第10章使用图形编辑命令(二) 137
10.1教学目标 137
10.2理论指导 137
10.2.1修剪对象 137
10.2.2延伸对象 138
10.2.3缩放对象 138
10.2.4拉伸对象 139
10.2.5拉长对象 140
10.2.6倒角对象 140
10.2.7修圆角 141
10.2.8打断对象 141
10.2.9打断于点 142
10.2.10分解对象 142
10.3上机操作 143
10.3.1延伸图形对象 143
10.3.2拉伸图形对象 143
10.3.3绘製零件图 144
10.4思考练习 147
10.4.1填空题 147
10.4.2选择题 147
10.4.3问答题 148
10.4.4操作题 148
第11章绘製与编辑多线和多段线 149
11.1教学目标 149
11.2理论指导 149
11.2.1绘製多线 149
11.2.2使用“多线样式”对
话框 150
11.2.3创建和修改多线样式 151
11.2.4编辑多线 153
11.2.5绘製多段线 154
11.2.6编辑多段线 155
11.3上机操作 157
11.3.1使用“多线”命令绘製
房屋平面图 158
11.3.2使用“多段线”命令
绘製零件图 159
11.4思考练习 160
11.4.1填空题 160
11.4.2选择题 161
11.4.3问答题 161
11.4.4操作题 161
第12章绘製与编辑样条曲线和其他
複杂二维图形 163
12.1教学目标 163
12.2理论指导 163
12.2.1绘製样条曲线 163
12.2.2编辑样条曲线 164
12.2.3徒手绘製线 166
12.2.4绘製修订云线 167
12.2.5创建擦除对象 167
12.3上机操作 168
12.3.1绘製零件断切面1 169
12.3.2绘製零件断切面2 169
12.4思考练习 170
12.4.1填空题 170
12.4.2选择题 171
12.4.3问答题 171
12.4.4操作题 171
第13章使用面域和图案填充 173
13.1教学目标 173
13.2理论指导 173
13.2.1使用面域 173
13.2.2使用图案填充 175
13.2.3绘製圆环、宽线与二维
填充图形 183
13.3上机操作 184
13.3.1提取面域的质量数据 184
13.3.2在图形中填充图案 185
13.4思考练习 186
13.4.1填空题 186
13.4.2选择题 186
13.4.3问答题 187
13.4.4操作题 187
第14章使用文字 189
14.1教学目标 189
14.2理论指导 189
14.2.1创建文字样式 189
14.2.2创建与编辑单行文字 191
14.2.3创建与编辑多行文字 195
14.2.4拼写检查 199
14.3上机操作 200
14.3.1创建文字样式Mytext 200
14.3.2创建单行文字注释 201
14.3.3创建多行文字注释 202
14.4思考练习 202
14.4.1填空题 202
14.4.2选择题 203
14.4.3问答题 203
14.4.4操作题 203
第15章使用表格 205
15.1教学目标 205
15.2理论指导 205
15.2.1新建表格样式 205
15.2.2设定表格的数据、列标题
和标题样式 206
15.2.3管理表格样式 207
15.2.4创建表格 208
15.2.5编辑表格和表格单元 208
15.3上机操作 210
15.3.1根据要求创建表格样式 210
15.3.2创建图纸说明明细表 211
15.4思考练习 212
15.4.1填空题 212
15.4.2选择题 212
15.4.3问答题 213
15.4.4操作题 213
第16章创建标注样式 215
16.1教学目标 215
16.2理论指导 215
16.2.1尺寸标注的组成 215
16.2.2新建标注样式 216
16.2.3设定直线 218
16.2.4设定符号和箭头 220
16.2.5设定文字 222
16.2.6设定调整 224
16.2.7设定主单位 226
16.2.8设定单位换算 227
16.2.9设定公差 228
16.3上机操作 229
16.4思考练习 230
16.4.1填空题 230
16.4.2选择题 230
16.4.3问答题 231
16.4.4操作题 231
第17章创建与标注尺寸(一) 233
17.1教学目标 233
17.2理论指导 233
17.2.1尺寸标注的规则 233
17.2.2尺寸标注的类型 234
17.2.3长度型尺寸标注 235
17.2.4半径、直径和圆心标注 237
17.2.5角度和其他类型标注 239
17.3上机操作 242
17.3.1使用线性标注功能
标注图形 242
17.3.2使用连续标注和基线
标注功能标注图形 243
17.3.3使用半径、直径、圆心
标注功能标注图形 244
17.3.4使用角度标注功能
标注图形 244
17.3.5使用引线标注功能
标注图形 245
17.3.6使用快速标注功能
标注图形 246
17.4思考练习 246
17.4.1填空题 246
17.4.2选择题 246
17.4.3问答题 247
17.4.4操作题 247
第18章创建与标注尺寸(二) 249
18.1教学目标 249
18.2理论指导 249
18.2.1形位公差标注 249
18.2.2编辑标注对象 251
18.2.3尺寸标注的关联性 253
18.3上机操作 255
18.4思考练习 256
18.4.1填空题 256
18.4.2选择题 256
18.4.3问答题 256
18.4.4操作题 257
第19章块与块属性 259
19.1教学目标 259
19.2理论指导 259
19.2.1创建与编辑块 259
19.2.2编辑与管理块属性 263
19.3上机操作 267
19.3.1将图形定义为块 267
19.3.2将块插入图形中 268
19.3.3定义属性块 269
19.3.4将属性块插入图形中 270
19.4思考练习 271
19.4.1填空题 271
19.4.2选择题 271
19.4.3问答题 272
19.4.4操作题 272
第20章三维绘製基础 273
20.1教学目标 273
20.2理论指导 273
20.2.1认识三维坐标系 273
20.2.2设定视点 274
20.2.3观察三维图形 277
20.3上机操作 280
20.4思考练习 281
20.4.1填空题 281
20.4.2选择题 281
20.4.3问答题 281
20.4.4操作题 282
第21章绘製三维图形 283
21.1教学目标 283
21.2理论指导 283
21.2.1绘製简单三维图形 283
21.2.2根据标高和厚度绘製
三维图形 284
21.2.3绘製三维曲面 285
21.3上机操作 288
21.3.1使用标高和厚度绘製
图形 289
21.3.2使用基本三维曲面命令
绘製图形 290
21.4思考练习 291
21.4.1填空题 291
21.4.2选择题 291
21.4.3问答题 291
21.4.4操作题 292
第22章绘製三维实体 293
22.1教学目标 293
22.2理论指导 293
22.2.1绘製基本三维实体对象 293
22.2.2通过二维图形创建实体 297
22.2.3布尔运算 299
22.3上机操作 300
22.3.1创建长方体 301
22.3.2创建圆环体 301
22.3.3使用拉伸方法绘製实体 302
22.3.4使用布尔运算绘製複杂
图形 304
22.4思考练习 308
22.4.1填空题 308
22.4.2选择题 308
22.4.3问答题 308
22.4.4操作题 308
第23章编辑与标注三维对象 311
23.1教学目标 311
23.2理论指导 311
23.2.1编辑三维对象 311
23.2.2编辑三维实体 313
23.2.3编辑实体的面与边 314
23.2.4标注三维对象的尺寸 317
23.3上机操作 317
23.3.1使用矩形阵列功能
绘製图形 317
23.3.2使用环形阵列功能
绘製图形 318
23.3.3使用三维镜像功能
绘製图形 319
22.3.4使用倒角和圆角功能
绘製图形 320
23.3.5创建实体截面 321
23.3.6标注三维实体尺寸 321
23.4思考练习 324
23.4.1填空题 324
23.4.2选择题 325
23.4.3问答题 325
23.4.4操作题 325
第24章着色与渲染三维对象 327
24.1教学目标 327
24.2理论指导 327
24.2.1着色对象 327
24.2.2渲染对象 329
24.3上机操作 339
24.3.1卸载AutoCAD的渲染
程式 340
24.3.2创建点光源渲染三维
实体 340
24.4思考练习 340
24.4.1填空题 340
24.4.2选择题 341
24.4.3问答题 341
24.4.4操作题 341
第25章使用外部参照与设计中心 343
25.1教学目标 343
25.2理论指导 343
25.2.1使用外部参照 343
25.2.2使用AutoCAD设计
中心 347
25.3上机操作 353
25.4思考练习 354
25.4.1填空题 354
25.4.2选择题 354
25.4.3问答题 354
25.4.4操作题 355
第26章使用布局视图 357
26.1教学目标 357
26.2理论指导 357
26.2.1在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之间切换 357
26.2.2创建和管理布局 358
26.2.3布局的页面设定 359
26.2.4使用浮动视口 363
26.3上机操作 365
26.3.1使用布局嚮导创建布局 365
26.3.2命名与保存页面设定 367
26.4思考练习 367
26.4.1填空题 367
26.4.2选择题 368
26.4.3问答题 368
26.4.4操作题 368
第27章图形的输入输出与列印 369
27.1教学目标 369
27.2理论指导 369
27.2.1图形的输入输出 369
27.2.2列印图形 371
27.3上机操作 373
27.4思考练习 373
27.4.1填空题 373
27.4.2选择题 374
27.4.3问答题 374
27.4.4操作题 374
第28章AutoCAD与Internet的连线 375
28.1教学目标 375
28.2理论指导 375
28.2.1通过Internet打开、保存
或插入图形 375
28.2.2在中文版AutoCAD2006
中使用浏览器 376
28.2.3电子传递档案 377
28.2.4设定图形的超连结 379
28.2.5以电子格式输出图形 380
28.2.6将图形发布到Web页 381
28.3上机操作 381
28.3.1给图形设定超连结 381
28.3.2利用Web发布功能将
图形发布到网上 382
28.4思考练习 385
28.4.1填空题 385
28.4.2选择题 385
28.4.3问答题 386
28.4.4操作题 386
附录A中文版AutoCAD2006
综合测试题 387
附录B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395
附录C中文版AutoCAD2006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413